中国政法32名研究生录而不读被指浪费资源,为何不反思录取制度?




中国政法32名研究生录而不读被指浪费资源,为何不反思录取制度?

在工作大环境整体不好的情况下,这两年的考研形势可以说是越来越严峻。

相关数据显示,仅2022年考研,落榜人数就达到了347万,而对于2023年的考研情况,多方猜测预计人数会破500万大关,在与2022年录取率持平的情况下,落榜人数还要在原有基础上再多38万。

这意味着有三分之二的考研人早就已经注定是炮灰,无关乎你努力不努力。

但在这样的情况下,居然还有人考上了顶尖政法类高校中国政法大学的研究生还不去上!

是谁这么勇?一起来看:

  

中国政法大学32名研究生放弃入学资格引争议,有教授称这是浪费资源

这两天,中国政法大学在其官网上发布了本年度32名研究生放弃入学资格的公示,根据相关制度,这些学生两周内未请假也未报,因此视为放弃入学资格。

名单中共包含内地硕士生15名、内地博士生7名、港澳台研究生4名、外国来华研究生6名。

根据相关统计,这样的情况已经不是第一次,也并非中国政法大学一所高校存在,去年前年甚至更早,苏州大学、太原理工大学都曾出现这样的情况。

对此,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某教授表示:虽然放弃的原因很多,但这种行为危害到高校的招生秩序,浪费高校资源,应引起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

  

看到录而不读的原因,我表示“呵呵”

刚看到这件事的时候,其实我跟很多网友是一样的想法,就觉得现在考个研究生那么不容易,怎么还有人傻到放弃?

同时又觉得上文中那位湖师大教授说的是对的,虽然相对于每年的考研人数,32个只是九牛一毛,但不去终究还是造成了录取名额的浪费,放任这种情况发展下去也不是个事。

直到我瞥见人家放弃的真实原因,我“呵呵”了!

看到没?人家放弃的原因是被调剂到非全!

至于这个说法,我总觉得后者可能才是主要原因。

有点常识的都应该明白全日制和非全的区别,那压根就不是一回事好吗?能怨人家不去读吗?

众所周知,对于每一个考研人来说,但凡有稍微好一点的选择,都不会愿意去读非全。

  

另一方面,与其指责学生,倒不如反思一下录取制度

当然,这个说法也不并不意味着录而不读的学生没有一点责任,毕竟是他们没有提前告知校方自己的选择而导致了现在的局面,理论上说,如果他们在录取的时候就明确告知不上,根据相应的制度,大多数高校应该都有递补这一说,后面的同学就有机会了,也不会造成名额的浪费。

但是,这是人家凭本事考的,人家也有选择的权,万一是最后一刻才决定不上,也不能说是人家的责任。

比起当下高校研究生录取制度的缺陷,这并不能算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有时候想想,为什么就不能积极推动一下录取制度的改变呢?

就像这样的情况,万一报到的时候出现了放弃的情况,那是不是可以再进行一次递补呢?

毕竟当初复试都已经进行了一个排名,且按比例,即便有人调剂,也总有没学校上的人,若能再次递补对于他们也是一个机会,怎么选择全看他们自己,如此下来也就没有浪费这一说了。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说出你的观点!

中国政法32名研究生录而不读被指浪费资源,为何不反思录取制度?

2023考研秘籍

跟我一起考研吗?马上关注我分享独家资料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