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师范大学考研,上海师范大学考研难度
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国际化大都市,上海各类社会资源都非常丰富,其中的大学资源更是让人羡慕,一座城市就包揽了4所985高校,和10所211高校。
在众多的名牌大学面前,“双非”学校显得不那么引人注目,不过如果是在上海或者北京等一线城市,占了城市的红利,高考和考研的录取分数也不会低。
不过每一年的研究生报考都有变数,有时候一所学校上一年过于热门,考试压力大,第二年就会让学生们“敬而远之”,不敢报告,从而出现一些冷门的情况,今年,上海的一所高校就遇到了这种情况。
上海某高校考研遇冷:36个专业报考不足10人,调剂赶紧“捡漏”
上海师范大学也是一所实力不错的师范学校,而且文科实力比较好,专业种类非常丰富,不过今年考研,这所大学却“遇冷”了。
上海师范大学有36个专业报考人数都不到10个人,有的专业甚至只有3个,如果招生名额充足,这3个学生恐怕就妥妥被录取了。
对学生来说,这可能是一种“幸运”,可是对于学校来说,却可能是“头疼”的事情了,如果招生实在不足,对这个学科的发展也就造成不利影响,甚至给整个学校不好的影响。
拿这所学校的外国语学员来说,招生计划是1437个人,而课程与教学论这个专业,报名人数就不足10个,这个学科几乎就被“抛弃了”。
不过对于考其他学校同类专业的学生来说,却可能是一个好消息,既然上海师范大学的相关专业有招生名额,而人数不足,就给了原本考其他大学,而没有希望被录取的同学一个调剂的机会。
而且上海师范大学的整体实力也是非常不错,又是出于上海这样的大都市,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调剂”是怎么回事?最难的是分数“压线”的人
像是高考或者考研这样全国范围内的大型考试,都会安排一个调剂的环节,不同的是,高考的调剂是在报考志愿时选择服从或者不服从的。
比如一个学生非常想进一所大学,而自己的分数并不是非常有把握,有的人就会选择服从学校的调剂,也就是当考生的分数高处学校的录取分,而低于志愿专业的录取分时,可能不不会被这个专业录取,而被安排进其他的专业。
被调剂的专业往往是学校里不太优秀的专业,招生人数有压力,就会吸收调剂的学生,这也就意味着学生放弃了原本的理想专业。
而考研则是笔试分数公布,国家线公布出来之后,才能去决定要不要去调剂的,是否需要调剂的标准要看两个分数线。
只要考生过了国家线,就有了调剂的机会,而有的学校是自主设置院校线的,考这类学校的考生,如果过了国家线,而没有过院校线,也可以选择调剂。
调剂时一定要把握调剂系统所打开的时间,毕竟调剂的考生非常多,也是有抢名额的压力,如果本来的学校没有过线,而调剂的学校通过了,就又给自己赢得了一次读研的机会。
调剂考生中最难的就在院校线中“压线”的考生,这类考生的“够得着”目标院校,可是又不足以有十足的把握考上,也有一些人会考虑调剂。
毕竟现在考研竞争非常激烈,分数稍微不足就可能被高分的同学挤掉,每个同学都是非常谨慎,其实对于进入了面试,可是排名比较靠后的同学来说,调剂还是非常有必要的,毕竟靠后的胜算已经不大,有必要给自己多安排一条出路。
上师大文科专业遇冷?考研专业甚至比学校更重要
从上海师范大学公布出来的低报考专业来看,大部分都是文科性专业,而且学术性非常强,专业细分程度高,少人报考的原因也可能是不好就业。
毕竟考研的最终目的就是提高自己的就业市场的竞争力,文科类专业的就业岗位比较少,就算是读完了研究生也有可能面对工作难的问题,还不如从一开始就报考其他专业。
读研的专业选择可能比学习更加重要,当前的社会对于工科专业的学生就业场景更多,如果读完研还没有合适的工作,反而会让人质疑读研的价值。
专业的重要性甚至会超过学校,所以有些人宁可考普通学校的王牌专业,也会放弃名牌大学的普通的专业。
个人分析:考研调剂对于分数不够高的学生来说非常重要,而且压力也比较大,每个学生都要抓紧时间,而如果符合条件的话也不要只报一个,祝愿每个学生都能收获理想的结局。
今日话题:你怎样看待文科考研的冷门专业?
上海师范大学考研(上海师范大学考研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