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学考研阁楼,电影学考研阁楼怎么样
(图源:小禾)
看完《消失的她》,刚出电影院门就给朋友发了这个消息。咱就是说,这年头,单身才是最牛的!至少咱安全呀!
不禁想到多年前《东宫》热播时,大家开玩笑说,和别人谈恋爱要钱,和李狗子谈恋爱要命。
这古装到底还是有点距离,当电影走向最后时,我的耳边仿佛又响起了那句“小白船”,切切实实地感到这确实有点要命呀!
于是神级评论——《消失的她》最精准的观后感被网友们戏称:男默女泪。也不是没有道理对吧!
(图源:微博@芒果妈妈)
于是乎,我细细盘点这部悬疑片,发现,它不仅是紧张生活中的一次放松体验,更是一次传播学理论的大聚会!(涉及剧透,慎点哦~)
—01—悬疑:符号建构下另类梵高的世界
符号首先是一种象征物,用来指称和代表其他事物。其次符号是一种载体,它承载着交流双方发出的信息。但是符号具有抽象性,普遍性,多变性。
如果说看完电影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那大概就是贯穿影片的那副“星空”,还有最后扭曲到瘆人的梵高自画像。
星空是这部影片的一个强烈符号。男女主的相遇、分离都与星空密不可分。而如果你了解梵高、了解星空创作的背景,就能感觉到悬疑电影背后的伏笔和隐喻,感受到悬疑导演与观众的一次隐秘对话。(你看到下面海报里的木子了吗?)
(图源:微博@电影消失的她)
星空是梵高晚期的画作。此时的他因为精神病发作,割下了自己的一只耳朵,随后便被送入了疯人院。疾病摧毁着画家的精神世界,但画笔又将梵高最后的才华留在了纸上,这副星空背后既是创作者内心的扭曲与挣扎,又表达了他对宁静美好的向往。
喜欢星空的木子是孤独但美好的,而死于星空之下的木子,又是绝望与挣扎的。如果只看画作的表面,你可会觉得那个灯塔如此似曾相识,影片的布景也参考的画作的构图。灯塔下的“星空”,只有表面的宁静,与无尽的波涛。那个为木子创作最后一片星空的何非又何尝不是另一个世界中挣扎的梵高?
符号论美学家卡西尔认为,“艺术可以被定义为一种符号语言”,是我们的思想,感情的形式符号语言。每一个艺术形象,都可以说是一个有特定涵义的符号或符号体系。为了理解艺术作品,必须理解艺术形象;而为了理解艺术形象,又必须理解结构。影片的结尾有一副巨大的梵高自画像,它出现的时机足以震撼人心。而此时梵高的自画像不过是一个符号,隐喻的是为了接近木子而不断模仿、培养自己的何非……当然,导演还用了许多的梵高画作来隐喻人物之间的关系,比如友情、又比如正义……不同网友深挖影片细节时又会有不同的解读,这也是解码符号时不同认知体系的偏差。但万变不离其宗,悬疑的设计正是无数符号的编码与解码。
(图源:微博@电影消失的她)
—02—人物:楚门的世界的再现
拟态环境,是指大众传播活动形成的信息环境,并不是客观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对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加工和报道,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所提供的环境。
在何非一觉醒来发现曾经的妻子变成了另一个人时,他遍寻妻子的踪迹,希望通过曾经的媒体记录来验证这个突然出现的陌生女子并非自己的妻子。可是他失败了。
(图源:微博@电影消失的她)
此时的何非处于一个被建构的世界中,他所见到的一切环环相扣,被演绎,被规划,而他甚至无法找到突破口。如此情景 你是不是想到了那个生活在镜头下,被直播一切的“楚门”?而比起从出生起就不知道真相的楚门,何非才是真正的处于恐慌和愤怒之中。
如此,他所处的拟态环境,也并非仅仅是经过媒体选择的世界。在新媒体时代,他身边的每个人都是这些信息的把关人,决定了他能看见什么,不能看见什么。这些“象征性现实”与何非脑海中的“主观现实”以及真正的“客观现实”产生了偏差,主角陷入了严重的自我怀疑之中。如此看来,影片通过戏剧的形式将“拟态环境”再一次展现在我们眼前,此时你看到的一切,又是否被演绎,被建构呢?
当下,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深度伪造已是常事,AI合成声音、图片、信息、视频等等生活中随处可见。电影里通过入侵系统更改信息的超强犯罪组织,让何非处于被构建的世界。在何非看来是虚假的事情在他人眼里却是事实。
试想,一觉醒来,你发现自己手机里和室友的合照中,室友的样子全部变了。你不信,又打开了视频,发现视频里也不是原来那些人。你还是不信,决定去常去的奶茶店,让阿姨给你看一眼监控,发现监控里也不是原来的人脸了。你惶恐万分,觉得学院的信息系统和名单里肯定还和原来一样,可是当你一路飞奔找到老师,却发现,还是不对。
此时,你会怎么办呢?
忽然想到那段出行还需要行程码与健康码的日子,在数据现在已经浸透甚至掌控我们生活的大背景下,脱离数据,我们又该如何证明我们是我们呢?
(图源:微博@电影消失的她)
—03—失衡:认知基模被打破的恐慌
影片中情绪失控的何非也陷入了认知失调之中。什么是认知失调呢?费斯汀格在1957年指出,认知失调指当个体面对新情境,必需表示自身的态度时,个体在心理上将出现新认知与旧认知相互冲突的状况,为了消除此种因为不一致而带来紧张的不适感,个体在心理上倾向于采用两种方式进行自我调适,其一为对于新认知予以否认,另一为寻求更多新认知的讯息,提升新认知的可信度,借以彻底取代旧认知,从而获得心理平衡。认知失调的四种表现分别是不恰当理由、自我否定、思维反刍、决策等。
换而言之,当你发现你的妻子不是原来那个人时,你疯狂向这个世界求证,但却发现他们的认知是统一的,只是恰好与你不同。此时的你急于证明这一切,却好像没有任何证据。你的心理失衡,因此做出了一些反常的行为。
而当我们分析何非验证这些的证据以及大侦探曼曼如何通过细节破案的时候,又可以想到,这不正是行走的认知基模吗?
基模(schema)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知识表征(knowledge representation)的一种。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在研究儿童成长和认知发展过程之际提出的一个概念,后被广泛应用到教育学、信息处理学和传播学研究当中。所谓基模,指的是人的认知行为的基本模式,或者叫心智结构、认知结构或者认知导引结构。我们对现实世界的认识逐渐在脑海中形成了一棵大树,它有许多枝干。当新的信息与我们的认知想吻合时,我们就会强化这个信息,而当矛盾冲突时,我们可能就会出现上诉的认知失调现象。何非沿着自己的认知,一条条地寻找线索,然而每一条都被否定,他的情绪也越来越难以控制。
(图源:@北大新传胡师姐)
另外,诸多悬疑小说破案时,侦探的经典名言不是“真相只有一个”,而是“根据他的习惯XXXX”“XXX的性格导致XXX行为”,这些也是根据对对象的认知进行的一种推测!心理学尝尝与破案结合在一起,就是通过这种认知与行为的连接来帮助人们发现与分析线索。
看到这里,那个被突然出现的妻子逼得发疯但又无可奈何的何非,做出想要掐死对象的行为时,也一定是无奈到了一个境界。
—04—监狱:信息世界中自由的边界
边沁把圆形监狱描述为“一种新形式的通用力量 ”(a new mode of obtaining power of mind over mind, in a quantity hitherto without example)。圆形监狱由一个中央塔楼和四周环形的囚室组成,环形监狱的中心,是一个瞭望塔,所有囚室对着中央监视塔,每一个囚室有一前一后两扇窗户,一扇朝着中央塔楼,一扇背对着中央塔楼,作为通光之用。这样的设计使得处在中央塔楼的监视者可以便利地观察到囚室里的罪犯的一举一动,对犯人却了如指掌。同时监视塔有百叶窗,囚徒不知是否被监视以及何时被监视,因此囚徒不敢轻举妄动,从心理上感觉到自己始终处在被监视的状态,时时刻刻迫使自己循规蹈矩。
而新媒体时代,我们尝尝用圆形监狱来比喻在大数据中被监测的我们自己。在影片初始,导演建构了一个可以入侵系统更改信息的超强犯罪组织,他能够获取你的所有个人信息,甚至能够更换你在现实世界的足迹,令人细思极恐。
试想一下,你的出行或许被某出行软件监测,你喜欢看的短视频类型体现了你的性格,你的购物记录里都是你的需求,你发布在社交媒体上的照片都能够被所有人公开获取。你前一秒还在和朋友讨论想要买个香水,下一秒某APP首页就出现了你香水,但你从未搜索过。今天你出去玩走了两万步,你一个许久未联系的朋友忽然给你发微信,说你咋出去玩了?你莫名其妙,才意识到微信运动暴露了你的行踪。
不论是各个APP突然的窃听以及出现在你淘宝或者小红书首页的你不久前讨论过的话题,还是身边的朋友忽然的关照,这些被监控的人生里,我们的自我又该向何处寻找呢?我们在圆形监狱下的行为又该如何自处呢?
图源:pixabay.com
更有甚者,信息时代,虚假信息的手段日益高级,人们对于P图甚至难以辨别真假,对合成的视频更是没有判断力。诈骗手段无孔不入,影片中的手段并非对现实的捕风捉影,正是因为切合我们的生活才令人细思极恐。
一方面我们感慨自己处于圆形监狱之中,一切行动都处于算法与数据的监视里;另一方面,我们又担心虚假信息的犯罪无孔不入,而我们又缺少鉴别的能力。作为偏向时间与空间的媒介,数字世界却也不是百分之百安全和稳定的。因此,此时的不安恰恰与主角产生了共鸣,迅速将观众带入情节之中。
—05—移情:爱与不爱的最终命题
共情(empathy),也称为神入、同理心,共情又译作同感、同理心、投情等。这是一个由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所阐述的概念,也常常出现在对影视作品的分析中。
改编自泰国杀妻骗保案,与近期诸多渣男新闻共鸣的电影不禁让许多观众共鸣,正好踩在了“热点”上。电影通过镜头语言将现实还原的过程恰好把大家拉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而电影院黑暗密闭的空间,唯一的一块大屏等,也让人更加具有沉浸感。使得观众更能真正地与角色共情。其实整个电影并没有可以煽情,也没有把拒绝“恋爱脑”打在公屏上,但是看完电影的你或许也和许许多多个路人一样觉得,呀,恋爱真的太危险了。
(图源:微博@热剧)
影片出来后很多人感慨,曾经苦苦劝说三年的好友终于决定和渣男男友分手。这正是该女生真正与角色共情的结果。说到这个话题,我们也不禁想到近期较为火热的Metoo运动,这是一次没有电影屏幕呈现的共情。Metoo运动是无数曾经受到侵害的女生之间的共情与相互鼓励。诸多弱势群体在集中在一起的时候才能够获得群体认同。而很多人由于缺乏相似的经历才难以真正与被害者共鸣。这些散落的弱者因为网络的契机聚集,在认同中相互鼓励,打破沉默的螺旋。
然而不论是电影还是Metoo运动,都并非是简单的情感的煽动能起到的效果。它们通过情绪连接,但是又在理性和逻辑中推动着大家前进,看清事件的本质。非理性是重要的,但理性也是重要的。木子之所以成为“消失的她”是因为感性胜过了理性。而许许多多个恋爱中的人也容易陷入“我的爱情是独一无二的”“他会为了我改变”的陷阱。选择相信往往是感情大于理性,但并不是所有的感情都如同你所想象的那么美好。因为对方也是在你的面前“表演”,他们的后台往往难以触摸。所以放下爱情的滤镜,加上现实的滤镜,或许一切都能更加清晰。
电影学考研阁楼(电影学考研阁楼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