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通gil综合管廊,苏通gil综合管廊观后感
江南时报讯 6月22日,苏通GIL管廊工程安全运行满1000天,累计输送电量超过600亿千瓦时,为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苏通GIL管廊工程是“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重点输电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起于长江南岸苏州,止于北岸南通,于2016年8月开工建设,2019年9月正式投运,是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输电距离最长的特高压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工程。
据了解,该工程开创性采用“紧凑型特高压GIL+大直径长距离水下隧道”穿越长江,代表了特高压输电研发、电工装备制造、深水隧道施工等领域的国际领先水平。据统计,投运以来,该工程已安全输送电量突破600亿千瓦时,相当于折合标准煤1800万吨,二氧化碳4480万吨,对于优化能源配置、保障电力供应、防治大气污染、拉动经济增长等具有显著意义。
GIL是气体绝缘输电线路的英文缩写。与电缆和架空线路输电方式相比,GIL管廊具有传输容量大、运行可靠性高、节省占地、维护成本低等显著优点。为保障夏季用电高峰时期的GIL设备稳定运行,国网江苏电力每年都需要对GIL设备进行“全身体检”,检验GIL本体内绝缘性能是否良好是体检工作的重要内容。
“GIL采用六氟化硫气体绝缘的方式,将1000千伏特高压线路密闭在直径一米不到的金属管道内,就像罩上了一个‘金钟罩’,整个管廊内共充有约800吨六氟化硫气体,有36000多个检测点,我们需要用超声局放带电检测仪定期对每一个点进行检测,并细致比对分析数据。”国网江苏超高压公司苏通GIL管廊站站长戴晨榕说。
管廊长距离穿越长江,最低点在水面下74米深处,水土复杂,水压大,这给管廊的运维提出了难题。“由于受不同区段水文地质的影响,管廊会不断调整‘身姿’,处于动态平衡中,但其运行中产生的形变应力会影响内部GIL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戴晨榕介绍。为此,苏通GIL管廊站运维人员使用隧道结构多功能扫描仪定期检测管廊隧道是否出现外扩、沉降、错台等隐患,“其精准识别功能可360度扫描隧道本体,生成高精度图像,识别出小于0.3毫米的裂缝。”戴晨榕说。
为了更好地保障苏通GIL管廊工程安全健康运行,国网江苏电力组织了一支平均年龄30岁左右的运检精英团队,加快推进“GIL智慧管廊平台”建设,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特高压设备精益化管理水平,为保障长三角地区安全稳定用电提供坚强保障。(黄蕾 庞家彧 戚银)
苏通gil综合管廊(苏通gil综合管廊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