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法硕,中国人民大学法学考研分数线
2022年,北京周泰律师事务所主任王兆峰博士率领的律师团队继续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学生讲授刑事辩护实务课程,首堂课程由周泰律所王兆峰主任担任讲师。
该课程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打造的“双师同堂”实务精品课程,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刘计划、肖中华两位教授与北京周泰律师事务所王兆峰博士领衔的资深刑辩律师团队共同授课。
本次课程从模拟法庭开始,激烈精彩的控辩交锋结束后,王兆峰博士从辩护的策略、法庭辩论的技巧等方面对每位参与学生进行点评,并针对辩点的提炼和形成,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讲解。
截至目前,王兆峰博士已率领律师团队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授课五年,本学期也会继续为法科学生带来精彩的刑辩实务课程。未来周泰律所期望走向更多高校法学院系,为在校法科学生提供接触实践的机会,加强法学教育、法学研究以及法律实务之间的联系,实现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深度衔接。
刑辩实务课堂
「课堂日记」
段嘉钰
20级法学本科三班
↕️ 上下滑动查看全文
刚一拿到卷宗,整个小组都陷入了悲观情绪——被告人骗得明明白白,金额算得清清楚楚,成立保险诈骗罪简直就是板上钉钉。不论是伤员的口供还是成功公司其他职员的叙述,矛头都直指王大力故意赚取差价,甚至连他本人都多次表示自己的行为是保险诈骗,并愿意认罪认罚。
在第四次组会之前,大家得出的意见都是揪住伤员自愿签订合同这一点,将差价定义为是成功公司与员工内部协商的好处费、医药费等费用,从而将成功公司与保险公司、成功公司与伤员独立成两对关系,以此解释保险公司依据协议金额理赔的正当性。辩护思路似乎到这里就戛然而止了,在此期间甚至由于我们找到了数个法院不支持这种辩护意见的类案,动摇了坚持打无罪辩护的信念。所有人心里都没底,因为觉得作为差价的那笔钱很难完全和保险公司剥离开来。
直到上课前一天,我们在反复查看卷宗的时候注意到,每个伤员笔录后附的理赔时间与回访时间似乎存在问题。待到把整条时间线理出来后,我们发现保险公司明明已经回访了伤员,且伤员也告知了其存在差价赔偿行为,却依旧选择向成功公司理赔。发现这条线索后,在第四次组会中,我们顺着这一新发现推翻了原有的辩护思路,转向论证保险公司因缺乏错误认识而阻断了因果关系链。
复盘来看,作为辩方,有以下几点在今后的庭前准备中可供注意:一是阅卷时先明晰控方的观点以及论证观点的逻辑。大观点是指控的罪名,小观点就是用于论证罪名成立的分论点;二是要谙熟破题之法。在阅卷时要格外注意对证据适格与否的判断,检验证据的三性;三是要遵循四要件或三阶层的规范判断逻辑。必须逐一排查既有事实与证据是否够得上每一部分的成立标准,不得有遗漏;四是要牢记细节决定成败。那些习以为常的、不起眼的细节,很有可能就是破题的关键所在。王兆峰律师最后的“先破后立”之课简直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原来有那么多线索隐藏在卷宗中尚待挖掘。细细回想起来,我们并非没有看到这些内容,而是毫不敏感地将它们忽略了;最后是一定要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敷衍和取巧的心态永远不会成功,脚踏实地的准备才是法庭上最重要的底气。
而在法庭辩护中,也有几点需要改进:一是一定要在完全明晰了对方的观点和逻辑后再作出回应,不能回应得牛头不对马嘴或是自说自话;二是要完整记录要点,不能遗漏应该作出回应的要点;三是有意识地使用规范性用语,减少口语化、停顿、重复等输出观点时的瑕疵,尽量做到自然得体;四是要和审判长、合议庭有所交流,及时调整自己的辩护策略。
非常感谢由周泰律所与人大法学院联合打造的这门课程,它最大程度地还原了刑事辩护的真实形态,带来极致体验感的同时也敦促着我不断改进自己的不完美之处。同时,这门课也让我学会了如何进行团队协作,感谢我靠谱负责的组员们,是大家一起相互扶持找到了破题之术,期待下一次更精彩的合作!
肖智中
20级法学本科一班
↕️ 上下滑动查看全文
在选课之初,我曾百般纠结是否要留在这门课上,一来因为自己历来都不善言辞、表达欠佳,另一方面也担心自己作为大三的本科生是否有足够的知识储备与时间精力应对如此“硬核”的课程。但是最终或许是基于对刑辩的热爱,也希望能够在书本之外感受真实的法律人的职业环境,我还是选择突破自我的舒适区,自我揶揄“已经大三了,给自己上上强度”。
在第一堂课之后,我开始感谢自己当初的勇气,这堂课确实是一次难得的机会,让一个法学生从传统的课堂中脱身,在实践中历练自身的专业素养,与此同时也让我产生思维上的转变。无论是从最朴素的观感出发,还是之前在法院的实习过程中,我总是倾向于从检方的角度看待案件,然而这样一种被告人有罪的预设很容易让人忽视案件细节而轻率地做出结论。在看到案卷之初,我便暗自揣度“这个就是很明显的保险诈骗吧,最多争取轻罪,怎么能打无罪辩护呢?”但是在一次次小组讨论中,在对案情的不断深究和对细节的挖掘中,我最终实现了从轻罪辩护到动摇再到无罪辩护的态度转变。尽管检方的指控看上去似乎严丝合缝、无懈可击,但是在不断地尝试与转换思路的过程中,我们最终发现了反击的细节——保险公司回访与理赔的时间点,并基于此最终形成了辩点,构建了辩护思路。在最后梳理时间线的过程中,我大受震撼,案件事实与证据对于控辩双方是多么重要,案卷中看似不起眼的时间点竟成为我们辩护的关键,一条完善的逻辑链可能因为某一处证据的缺陷而完全被推翻。
第一次参加模拟法庭,首次担任辩护人的角色,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挑战,面对着一百余页的案卷也曾感到无所适从。感谢小组内大家共同的努力以及每一位队友对我的帮助,让我不断明晰辩护思路并最终与大家共同完成法庭辩护。尽管在临场发言方面依然表现欠佳,但对我而言已是一次意义非凡的尝试。
法庭辩论后的律师点评与授课环节同样令人受益良多。刘计划老师的点评让我们感受到在法庭上用语严谨的重要性,王兆峰律师的教学更是让我们深入体会到在实务中一名优秀的法律人在应对案件时应当怎样思考、如何行事,对我们今后的法庭表现与职业发展大有裨益。
陈至烨
中国人民大学2019级法学本科
↕️ 上下滑动查看全文
参与刑事辩护实务课是我走出舒适圈的一项尝试。选课前小小纠结了一阵,还是觉得人到大四还从来没打过模拟法庭颇为遗憾,加之苦于实务经验匮乏,所以最后决定来理论性传道授业以外的实务天地中看一看。
从一开始的无措惶惑,觉得被告人都已经认罪认罚,案件似乎没有回寰的可能;到慢慢形成将赔付差额咬定为员工对成功公司自愿返还、基于合同相对性保险公司无权干涉的思路;再到又一次翻看卷宗时发现保险公司核赔日期晚于回访员工日期这一重要事实,由此改弦更张,重新以保险公司不存在认识错误为立论基础,建立整套辩护意见的完善逻辑……一周内从零开始的人生首次模拟法庭经历,便在这短短竖数行中说尽了。
看到证明保险公司不存在认识错误的关键证据的那一瞬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冲进脑海;也同样是在那一瞬间,我更深刻地体悟到了“一般实务中案件发生斗转都是依靠核心证据,要以证据为中心,‘事实胜于雄辩’”的含义。
大四伊始,谢谢刑辩课能陪伴我走完本科生涯的最后一程。也谢谢我的队友们,在短短几天中我们有过从无罪到不如做罪轻辩护的犹疑,谢谢他们最后还是勇敢地选择去挑战一件难度相当大的事情。与优秀的人共事永远是我的荣幸。
在课上听完王兆峰主任的讲授,还是忍不住喟叹自己的无知浅薄——高山仰止,二十年的差距果然判若云泥。经过王主任点拨,看卷宗时那些隐约觉得不对却又说不出来的地方都有了答案,原来保险公司报案也算不上光明磊落,而是出于要挟成功公司、让其放弃合理大额索赔的私心。但总的来说,这次模拟法庭的经历是个很不错的开端,这个开端向我昭告着刑事辩护“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和希望同在”。
最后借用刘计划老师在课上的话作结:“今天我们在这里演示,几年之后,法院、检察院、律所就会有我们人大法学院同学的身影,为司法公正而战。”
那就希望有朝一日,我也真的能实现上课前一晚在纸上给自己写下的期许——“足够敏锐、足够冷静、足够自信”地,为司法公正而战。
唐梓淳
2021级法律硕士(非法学)涉外律师项目
↕️上下滑动查看全文
参加刑事辩护模拟法庭是一次非常新奇有趣又颇有收获的体验,与以往参加的模拟法庭不同,刑事辩护模拟法庭有控辩双方的身份区别,二者要紧紧围绕自己作为公诉人或辩护人的身份来进行法庭辩论。
第一次模拟法庭我拿到的是公诉人的身份,所用的模拟案件是一起涉嫌保险诈骗罪案件。在阅卷过程中,可以说每一次翻阅长长的卷宗都有新的惊喜。从第一次看完觉得资料已经非常完善没有什么疑点,到再次翻阅后对嫌疑人行为的性质是否真的是犯罪行为产生怀疑,再到讨论中发现保险公司员工对此事早已知情,作为公诉人的压力可以说是逐渐加深。
在模拟法庭辩论的过程中,辩护人一方也非常敏锐地抓着我们觉得最难受的地方作为主要辩护理由,我们则尽量将事先对该问题准备好的几个论证角度尽可能充分地表达出来,可以说在内容方面我们对自己的表现还是比较满意的。但因为准备时间比较紧张我们对程序相关的问题没有认真研究,在法庭辩论中出现了搞错了起诉书和起诉意见、搞不清该叫审判长还是合议庭等等问题,也算是给后面几次模拟法庭积累了经验教训。
在点评阶段,周泰律所的王兆峰主任为我们补充了真实案件的更多细节,并从辩护的策略、法庭辩论的技巧等方面对每个人的表现进行了全面的点评。王主任精彩的点评让大家对案件中的背景故事、法律适用和法庭辩论技巧等方面都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认识,收获颇丰。
最后,再次感谢周泰律所对刑辩模拟法庭的大力支持,也希望在之后的模拟法庭中自己能够有更大的进步和收获。
颜琪芳
20级法学本科
↕️ 上下滑动查看全文
立于公堂之上,或指控行为人罪责,或为行为人竭力辩护。学习如何控辩是每个法科学生的必修课,而刑事辩护实务的课堂则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难得的机会。
第一次接触模拟法庭,我有幸得到了上场的机会,作为公诉人切身投入紧张的法庭辩论之中。收到周泰律所提供的教学案卷材料以后,起诉书、被告人供述、证人证言、保险协议等等内容呈现在我们眼前。阅读案卷,了解事实,原本只是刑法、刑事诉讼法课堂上教授们口中的抽象名词具象起来。就着这些证据材料,或控或辩,法庭上的任何一句发言,都与被告人的命运休戚相关。如何做到以充分的证据、严密的逻辑来支撑己方的观点,并清晰地输出,是这门课上将锻炼我们的。
两场法庭辩论结束后,王律师对每一位上场选手进行了评论,既表扬了大家的长处,也指出了我们的不足。同时,王律师展示了他的辩护意见,由此与同学们展示争议焦点的归纳方法。王律师的不吝赐教,令我收货颇丰。在接下来的几次辩护课程中,我必将更加深入投入到每一个案件中,感受理性、逻辑、情感交织下刑事辩护,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欢迎点“赞”和“在看”,与朋友共享精彩内容
人大法硕(中国人民大学法学考研分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