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研究院招生简章)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研究院招生简章
  考研究生辅导培训班机构选择方法和技巧  对于想要快速完成考研辅导的学生来说可以选择高途考研,它是一家非常专业、性价比的机构,可以给更多的学生带来贴心的服务,也会有封闭式训练。它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是有保障的,可以针对性学生进行课程制定,毕竟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是不一样的,机构会在个性化课程定制这方面有更专业的表现,为学生考研提供优质的资源。

坐拥全国首个国家级虚拟现实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汇聚全国近七成虚拟现实科研力量,聚集100余个相关项目和90余家相关企业

崂山区,虚拟现实产业高地隆起

4月1日上午,伴随网上拍卖成功“落槌”,株洲路片区一处国有建设用地迎来“新生”。将于上半年正式启动、并于2023年9月底交付使用的青岛虚拟现实产业园正式“落子”株洲路以北、新宏路以南、科苑经七路以西。

作为通往“元宇宙”必由之路的虚拟现实产业,已是“兵家”必争之地。经过多年悉心培育,崂山区的虚拟现实产业以领先一个“身位”的优势站在这条赛道上。

就在拍卖会开始前几天,山东省工信厅等七部门联合发布了《山东省推动虚拟现实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以下简称《计划》),提出要用三年时间,基本形成以青岛为中心,济南、潍坊、烟台、威海四市联动,其他市协同的“1+4+N”虚拟现实产业区域布局,努力打造国内一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千亿级虚拟现实产业高地。

青岛,又一次担纲主角。坐拥全国首个国家级虚拟现实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汇聚全国约70%的虚拟现实科研力量、聚集100余个虚拟现实相关项目和90余家相关企业的崂山区,随之站上“C位”。

产业结构优化进程中的一块重要拼图

2016年被业内称之为“虚拟现实产业元年”,崂山区围绕虚拟现实产业的布局便可追溯于此,甚至更早。

2015年成立、如今已是虚拟现实行业龙头企业的小鸟看看,总部就注册在崂山区,巨峰科创曾先后对其投资1.1亿元;2016年5月,落户崂山区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研究院成立了虚拟现实研究院,积极建设“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青岛分室”……

先行一步的背后,是崂山区勇担责任使命、在区域经济竞争中进位争先的必然选择。

从全球看,这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当前,全球虚拟现实产业正进入新一轮爆发期。3月29日晚歌尔股份发布的2021年年报佐证了这一点。年报显示,歌尔股份全年营业收入782.21亿元,同比增长35.4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75亿元,同比增长50.09%。对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显著成长的原因,歌尔股份认为,这得益于VR虚拟现实等智能硬件产品及相关精密零组件产品需求的持续增长。

从全国看,2017年1月崂山区获科技部批复建设全国首个虚拟现实高新技术孵化基地,先行一步的崂山,成为我国虚拟现实应用创新的“试验田”。

从省内看,这为山东找寻新的增长点提供了有力臂助。曾错失消费互联网等发展机遇的山东,近年来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刚刚发布的《计划》表明,虚拟现实产业正成为山东产业结构优化进程中的一块重要拼图。

具体到青岛,崂山区在虚拟现实产业领域的率先发力,则是青岛这个拥有丰富制造业应用场景的城市在数字化转型和数字新基建时代拥有对全球前沿技术的敏锐洞察的重要体现。

回归到崂山区自身,这更是崂山区踔厉奋发、勇当排头的“胜负手”之一。2021年,崂山区以仅占全市3%的陆域面积创造了整个青岛近1/6的财政收入。地区财政质量不断优化的背后,虚拟现实类企业是一支重要力量。

全国约70%的虚拟现实科研力量扎根崂山区

成为山东虚拟现实产业区域布局的“中心”,青岛自然有着自己的底气,这个底气就来自于崂山区。

记者从崂山区科创委获悉,在平台载体方面,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是促进创新要素集聚,推动产业集聚的重要依托,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载体,当前,崂山区就坐拥全国首个国家级虚拟现实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未来,崂山区还将拥有更广阔的虚拟现实产业发展平台——青岛虚拟现实产业园。“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在歌尔等龙头企业引领下,这里将吸引和集聚虚拟现实产业链配套企业,增强产业配套能力,提高智能制造水平,完善智能产业链,成为青岛市、山东省乃至全国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的新高地。”项目投资方青岛微电子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戴衍华说。

科技创新方面,山东目前拥有的13家专业从事虚拟现实领域的高端研发机构,大部分都在崂山区,全国约70%的虚拟现实科研力量在此汇聚。

近年来,崂山区搭建起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青岛分室等国内顶尖科研机构、国字号实验室,与国内顶尖高校、产业联盟、智库等合作共建了山东大学青岛虚拟现实研究院、青岛山景虚拟现实研究院等11家科研机构。

“研究院由北京大学汪国平教授团队发起成立,坐落于青岛国际创新园,崂山区在虚拟现实领域的雄厚底蕴吸引了我们。”青岛山景虚拟现实研究院院长竺志江表示,通过自主创新,虚拟现实领域一些“卡脖子”问题正在崂山区逐一破解。

企业集聚方面,崂山区如今已集聚虚拟现实相关企业90余家,接近全省总量的一半。这里形成了“硬件-软件-内容应用”的产业链条体系。

硬件领域,崂山区拥有歌尔声学、小鸟看看等虚拟现实行业龙头企业。目前,歌尔已在崂山区布局全球研发总部,先后在这里参与或主导建立了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等。“2019年,我们与青岛微电子创新中心有限公司、高通(中国)控股有限公司共同成立青岛芯谷·Qualcomm中国·歌尔联合创新中心,在智能音频、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智能硬件与物联网领域,提供技术评估、研发指导、测试及认证等支持,促进青岛当地和国内相关产业发展。”歌尔股份相关负责人说。

软件领域,青岛星鲨虚拟现实技术研究院搭建起虚拟现实内容公共研发制作平台,提供设计制作、研究开发、集群渲染等内容制作功能服务。

内容应用领域,崂山区则在文化娱乐、商贸创意、教育培训、工业生产以及医疗健康等领域形成特色优势,拥有聚好看、海信医疗、观享世界、未来医疗等一批业内具有一定话语权的代表性企业。

政策保障方面,崂山区是省内最先出台虚拟现实专项发展政策的区县级政府,早在2017年便出台了《崂山区促进虚拟现实产业发展实施细则(试行)》,此后更是加以修订,并发布《崂山区虚拟现实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等。截至目前,该专项政策已累计兑现扶持资金4300余万元,惠及企业及科研机构175家次。

“多种产业聚集的硬件优势、金融聚集区的资本优势、高校云集的人力资源优势、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优质高效的营商环境、日益丰富的居住软环境优势,为崂山区构建虚拟现实产业生态夯实了基础。”青岛海科虚拟现实研究院副院长王媛媛说。

推动虚拟现实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拓展

未来,崂山区该如何继续在虚拟现实产业领域继续发力?刚刚发布的《计划》指明了方向。其核心就是推动虚拟现实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拓展。

要优化完善产业链条,健全产业发展生态,持续丰富整机产品供给、夯实核心元器件根基、健全软件技术支撑;要强化技术协同创新,持续构建协同创新体系、突破关键共性技术、建设公共服务平台,提升公共服务能力;要开展行业应用示范,赋能前沿新兴领域;要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激发市场内在活力,加快培育行业龙头企业、分类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还要持续优化人才培育平台、强化人才引进。

相对应的,崂山区应加快虚拟现实整机设备、感知交互设备、内容采集制作设备的研发及产业化,强化核心芯片支撑,提升虚拟现实软硬件产品系统集成与融合创新能力;应搭建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平台,突破一批产业链关键基础、核心技术、“卡脖子”等薄弱环节;应聚焦虚拟/增强现实及可穿戴智能设备等“元宇宙”入口,构建“元宇宙”时代下的数字经济新业态;应充分发挥歌尔股份、小鸟看看等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培育虚拟现实领域“专精特新”、单项冠军、瞪羚、独角兽等优质企业,形成大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发展,中小企业为大企业注入活力的融通发展新格局;还应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有效衔接,分类型、分领域推进虚拟现实人才队伍建设,打造虚拟现实高端人才集聚高地。

明年即将交付的青岛虚拟现实产业园成为开展好这一系列工作的契机所在。

“区科创委已牵头成立项目专班,微电子公司成立工作小组,推进设计施工等进度,重大问题召开专题会,通过项目早开工、早建成、早见效抢占新赛道、激活产业新动能。”戴衍华透露,早在2017年,青岛就提出“虚拟现实产业园项目”建设,要以崂山区为中心,积极打造“中国虚拟现实产业之都”,进一步推动虚拟现实产业生态链向价值链高端拓展,提升数字经济尤其是虚拟现实产业核心竞争力。

在戴衍华看来,青岛虚拟现实产业园项目的建设,不但可以进一步健全崂山区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生态,强化虚拟现实技术协同创新,更可以为青岛、为崂山区集聚一大批虚拟现实产业市场主体、高端人才,推动崂山区、青岛乃至全省、全国虚拟现实产业取得新突破。(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衣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研究院招生简章)

2023考研秘籍

跟我一起考研吗?马上关注我分享独家资料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