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三战,考研三战值得吗
“妈妈在,她在夕阳里。我看她,背景是绚丽的晚霞,太阳不会那么快落下。妈妈不在了,我站在夕阳里。在这儿,我一眼就看见了夜,看见月光,看见生命的终点”这是敬一丹在自己书中写到的一句话。也是自己对生命的感悟,为何会有如此感悟呢?
时间回到2018年一个非常平常的一天,敬一丹一家围在一起照常吃饭,敬一丹的母亲感觉到进食困难,
于是老太太在家人的陪同下一起送去医院检查,而当结果出来的时候全家人都不能接受,敬一丹和家人为了让老人安心治疗和家人编造了一个善意的谎言,他们对母亲说过几天就能痊愈回家了。
但悲伤的情绪还是在敬一丹脸上呈现了出来,老太太一眼就看出来了,在老太太的追问下,家人向母亲坦白了,老太太只是微微一笑。
一年后母亲的病情极具恶化,也正是在敬一丹64岁生日那年母亲离开了人世,这也成了她一生的痛。
1955年黑龙江省哈尔滨的一个普通的家庭在几声鸣亮啼哭后一个女孩诞生了,而女孩的父亲全程都陪着妻子,
当她抱起小小的女婴非常的高兴,并在和妻子商量后给这个女儿取名为一丹。在这家的墙上挂着很多的父母的荣誉证书。
敬一丹小时候家里有一台老式的收音机,每天清早一起床父亲便会打开收音机收听新闻,而一旁的小一丹就坐在父亲旁边和他一起收听新闻,偶尔收音机里还会传来一些当时非常留下的歌曲。
可能是每天的耳濡目染,让小小的敬一丹,萌生了一个想法在长大后也要像收音机里的叔叔阿姨一样。
有了这个想法她开始认真地听收音机里传播的内容。
有一次母亲在厨房做饭,在饭做好后喊敬一丹吃饭,而她正听得入迷没有回答母亲,母亲走到客厅看着自己女儿听得入迷也不好意思打扰她,等播音员播完后才又喊她吃饭。
母亲见她对播音员这个职业如此的痴迷,于是和丈夫商量如何去培养女儿。于是父亲和母亲请教了有从事播音员的朋友,父母于是开始培养起小一丹了。
当她读小学的时候,学校的广播站里找一个“小小播音员”由于她年龄太小了于是落选,而那个广播站成为她梦的起点。
时间一晃而过很快她读到中学,一到中学她就主动地去了解学校广播站是否招播音员,而恰好面临着换届,于是她就大胆地去竞选学校广播台的播音员,
在她印象里中学的广播站比小学的广播站更多,中学广播站里的播音员也更多,而且播报的节目也更加丰富,终于在经过几轮激烈的竞选后她顺利成为中学广播站的一名播音员。
在中学广播站的日子里她学习到了很多,每天早上都要练习绕口令,也有一些比他们学长学姐带着她们学习播音的知识。
在中学的几年里她更加系统地学习了播音的知识,也养成了每日练习基础功的习惯。
1972年的夏天敬一丹从高中毕业,那时候的知识分子都响应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号令,17岁的敬一丹也是如此,那时候她被分配在黑龙江通河县清河镇当知青,
在那里她再一次展现出自己在播音上的潜质,在镇上有时候乡委会要发布公告,镇长就会喊她让她播报,随着在这里越来越熟悉,她开始想着让大家的文化节目更加的丰富。
于是在和其他的青年的商量下开始播放当时很红的歌曲,相声小品,小说等,于是这个小的电台在节目上越来越丰富。
很多老人在休闲之余就爱听广播里传来的节目。后来因为比较优秀又被镇上的林业局调往林业局做播音员。
在乡下当知青的那些日子里敬一丹也没有改变每日收听电台新闻和进行播音的基础功练习。
那些年里她有了更多的机会去接触农村,和农民一起下地干活,听农民讲故事等。在也为她在后来沉稳性格的形成很重要的作用。
1976年的一天下午一个电话打到了镇上,电话那头说找敬一丹,镇长马上就去找还在农场的敬一丹接电话,
他的父亲说省台在招播音员,问敬一丹要不要去试一试,得知这个消息的敬一丹非常的兴奋就和父亲一起去了解具体的情况,
原来是电视台替中国传媒大学招生,不过当时中传叫北京广播学院,1976年21岁的敬一丹在各项成绩合格后以工农兵学员的身份顺利地进入大学校园。
1977年高考恢复的消息响彻大江南北,这一消息很快地传到了学子的耳边,很多有着大学梦想的青年开始了考大学的准备,
而工农兵学员的两年制被废除,取而代之的是大学四年制,为了进行深造,敬一丹开始准备着考研,
当第一次进入考研的考场看着写满英文的试卷让她感到一脸茫然。而最终成绩出来了结果可想而知她落榜了。
只认识24个英文字母让她了解到自己和研究生的差别。
在父母和朋友的支持下她又准备了一年,那个年代没有各种考研机构,研究生极具匮乏,考研的资料获取难度非常的大,
在那一年她开始更加努力地准备考研,而这一年她花费了更多的时间在英语的学习上,在二年的考试中英语成绩有着不错提升,但还是没能够成为研究生。
第二年的成绩给了敬一丹很多鼓励。而更多的鼓励是来自她和母亲的书信,当自己学不进去的时候敬一丹就会给母亲写信,而母亲总是鼓励女儿,告诉女儿美好的事物总需要不断的努力才能获得。
终于在第三年的研究生考试上她顺利考上了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专业研究生班。那一年她28岁。
在研究生班里由于自己优异的成绩在毕业后老师邀请她留校任教。
后来在书中她回顾自己三年的考研的时候说:“一共考了三年,我也真够笨的!”
而在第一次的考场上遇到了自己的真爱王梓木,在考完后他们两个人议论起了考研这件事,
敬一丹从王梓木那里得知发现原来他也是落榜生,于是二人就在商量是否要再考一次,而二人都有再战的打算,
于是二人从路人变成了研友,在备考那段灰暗的日子里,他们互相鼓励着对方,渐渐地两个人产生的感情。
也正是在上研究生的日子里他和王梓木结婚了,并且在1986年他们爱情女儿王尔晴出生了。
婚后一家人沉浸在幸福的喜悦中,直到两年后敬一丹的人生即将开启一段全新的旅途。
1988年中央电视台扩招,这一消息传到了敬一丹的耳边她曾经的梦想再一次浮现在眼前,于是她辞掉了稳定的工作,通过央视总台严格的考核终于被录用了。
其实敬一丹也有曾纠结过是要放弃当时众人艳羡的职业去博一个不确定的未来,于是和丈夫和母亲仔细地聊了聊自己的选择,丈夫是完全支持妻子的这一决定,并鼓励她家里的事情自己会打理好。
而母亲知道自己的女儿从小就喜欢新闻事业就说让她遵从自己喜欢,并说可以帮忙照顾孙女。
正是在得到了母亲和丈夫的支持后她才做了如此的决定。
在央视的这个大舞台上他需要更加的努力,而央视的领导也看到了她的专业能力于是在1993年开办了以她为名字的栏目叫做《一丹话题》并且担任主持人。
也是在同年由于优异她以优异的成绩获得第一届金话筒奖。而随着《一丹话题》的走红她也被观众所熟知。
在1994年《焦点访谈》筹备这开播当时的央视新闻主任孙玉胜想要邀请她加入,在向敬一丹说明了《焦点访谈》的节目内容后,她欣然地接受了孙玉胜的邀请。
1995年她加入了《焦点访谈》,主持这个访谈节目,这一主持就是20年,直到2015年敬一丹在最后一次主持完《焦点访谈》后和观众鞠了一躬,从此告别了自己24年的央视主持生涯。
在告别了央视主持她开始回归家庭照顾年迈的母亲出版书籍和参加一些公益活动。
直到2018年的5月她的母亲身体出现了不适,在家人的陪同下去医院检查结果她的母亲已经是肺癌晚期。
而那一年老人已经80多岁高龄为了维持生命进行一些药物辅助和治疗,可是在医院治疗后还不见任何好转,看着被病痛越来越瘦弱的母亲敬一丹百感交集。
那一年她所有时间都陪在母亲身边,和母亲说话,给母亲看自己写的书,帮母亲整理写给孙辈的信,并整理成家书,联系出版社出版,好在再母亲在世的时候这本书顺利出版,这也是她母亲看的最后一本书,并让敬一丹好好的照顾自己。
到了2019年她的母亲病情愈发地严重只能插着氧气管,流食管进食深受病痛的折磨。
很多次母亲央求敬一丹和弟弟拔掉管子让她早点解脱,每次听到这里她都非常难受,直到2019年4月27日敬一丹64岁生日的那天她的母亲在医院离世。而这也成为敬一丹一生的遗憾!
在后来的一年里她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走出来,好在丈夫在那一年无微不至的关照,还有母亲留给她的那些书信给她安慰。
都说世界上最难过的莫过于子欲养而亲不待,时光总是在你不注意的时候带走我们最亲近的人,台湾著名作家龙应台在自己书《目送》中写到后来我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的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是今生今世不断的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考研三战(考研三战值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