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研究生(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研究生院)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研究生,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研究生院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孙诗卉 上海报道,
2022年接近尾声,这一年保险产品发展涌现了哪些新趋势,未来要朝着哪些新方向努力,成为行业关注的话题。
对此,记者特邀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保险系主任郭振华进行对话。
部分问题集锦:
一、如何看待近年来保险产品(人身险类)的发展情况?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
郭振华:在人身险中,寿险类产品的销量其实是稳步增长的。另外是健康险,包括重疾险、短期医疗险、长期护理险等。这一类别中,长期护理险的发展,在政府政策支持下能够慢慢拉动,但可能仍然需要较长的时间。重疾险和医疗险相比,我最近一直主张商业保险公司可以根据情况考虑大力发展医疗险。
我国基本医保其实面临着较大的压力,随着老龄化等进程加剧,对商业医疗保险额依赖会增加,因此商业保险公司应该借助这个机会主要发展医疗险。
对于重疾险和医疗险的演进方向,针对重疾险,可以化繁为简,将责任条款集中到重疾保障上,从而使当前昂贵的保费可以下调;针对医疗险,可以加强与医保的联动,让保障更全面,免赔额调低,而保费价格可以适当上调,才能更好地作为医保的补充发挥应有的社会保障效果。
二、对行业应对产品同质化等问题有哪些建议?
郭振华:保险产品应当因地制宜,多元化发展,有两个方向可以考虑。第一,可以按照地域、收入分类;第二,可以开发针对带病体的保险产品。
三、此前不久,增额终身寿险的一些激进行为受到监管通报,保险公司在开发、销售产品时应该秉承哪些理念?坚持哪些原则?
郭振华:保险公司在开发销售保险产品时,应当在产品设计、市场营销能力上下功夫,而不应该过于关注短期收益。
四、如何看待加强研究保险产品数据的意义?
郭振华:数据是保险产品定价的基础。对于全新的产品,在全球范围内没有先例的,可以先进行小规模的试验;对于我国没有先例,但在全球有先例的,可以考虑与再保险公司合作获得数据支持,保险公司加强基础数据积累和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研究生(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研究生院)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研究生(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