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考研,上海交大考研分数线
2022年12月16日,上海交通大学致远学院联合上海三联书店举办“致远通识丛书”新书发布暨研讨会,发布两本通识教育学生成果汇编集——《雏凤清声:“学术写作与规范“作品集》、《自然之重:“生命科学发展史”读思录》。上海三联书店副总编辑冯征,致远通识丛书责任编辑、上海三联书店编辑中心副主任吴慧,上海交通大学副教务长吴静怡,教务处处长杨颉,教务处副处长兼致远学院副院长朱燕民,人文学院副院长汪云霞,人文学院历史系主任李玉尚等出席。会议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在交大闵行校区设立线下分会场,由致远学院党总支书记洪梅主持。
线下会议现场
致远学院常务副院长章俊良首先致辞,他表示致远学院作为上海交通大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从拔尖计划1.0的“导师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到拔尖计划2.0的“书院制、导师制、学分制”,始终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道路上摸索前行。2018年,为进一步培养具有家国情怀、人文素养和世界视野,兼具思辨、沟通、协作和领导能力,身心健康,意志坚强的拔尖创新人才,致远学院成立通识教育委员会,在学校领导和相关院系老师的大力支持下,进入通识教育探索新阶段。
本套丛书由人文学院特聘教授、致远学院通识教育委员会主任关增建教授倾力策划,汇集了致远学子在通识课程中学习、思考的优秀成果。关增建在发言中指出,致远学院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秉持 “量体裁衣,打造精品”的理念打造。所谓“量体裁衣”,是指面向致远学子的特点,统筹考虑专业学习与通识教育,确定边界、形成互补。所谓“打造精品”,是指精心选择每一门通识课程,以课觅人,聚集了一批国内外杰出的任课教师承担教学任务。探索四年来,致远通识课程围绕人文学科、自然学科、社会科学三个模块,开设《唐诗宋词人文解读》《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崛起》《生命科学发展史》等16门课程,惠及学生1924人次。衡量一种教育模式成败的关键,是看最终培养学生的质量。两本图书的出版不仅仅是致远学院通识教育成效的展示,也希望通过丛书的出版能在更广的范围引起对通识教育的重视和思考。
《雏凤清声:“学术写作与规范”作品集》
冯征表示,理科学生需要文科素养、文科学生也需要理科思维。如今上海交大已经形成涵盖工科、理科、生命科学、人文社科四大板块的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办学格局,提升学生的通识教育也有了充分的学科基础作为支撑。三联书店创始人、近代中国记者和出版家邹韬奋也是交通大学的杰出校友,希望双方延续这种缘分,未来能有更好的合作。
吴慧表示,在编辑书稿的过程中,既作为职业出版人,更作为交大毕业的学长和文学爱好者,非常欣喜地看到致远学子思考范围之宽广、思考内容之深刻,相信同学们未来必能“雏凤清于老凤声”,无论在学术研究还是人文领域都有光明的前景。
《雏凤清声:“学术写作与规范”作品集》由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张志云教授主编,汇集了三十余篇致远学生作品,涵盖理工、社科、人文、创作等领域。张志云表示,“学术写作与规范”课程设立的初衷是唤回学生对于阅读和写作的淳朴热情,这是一个“没有答案的课堂”,非常幸运能和团队老师一起,以真心陪伴学生,以同理心唤起学生的研究、表达欲望,以兼容并蓄、求同存异的理念鼓励学生写自己所想。
《自然之重:“生命科学发展史”读思录》由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教授孟和主编,汇集了百篇《人类简史》、《物种起源》等18本著作的书评或读后感。孟和表示,通过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大胆批判,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质疑权威的勇气,为学生今后的科研发展道路奠定基础。
《雏凤清声》特邀原上海交通大学校长、致远学院创院院长张杰院士作序“成其高,致其远”。张杰在序言中指出,致远学院自创院之初,就决定走“人文情怀”和“科学精神”相结合的育人道路,致力于打造学者共同探究自然奥秘、拓展认知疆域、养成人文情怀、点亮人生道路的学术共同体。“致远的学生,应该是具备科学精神、人文关怀的全人学者”,这也是致远通识教育的目标所在。
《自然之重:“生命科学发展史”读思录》
致远学院于2010年正式挂牌成立,取自江泽民学长为母校的题词——“思源致远”,既包含交大校训“饮水思源”的精神内核,又怀揣“宁静致远”的学术志向,致力于培养具有批判思维能力、知识整合能力、沟通协作能力、多元文化理解和全球化视野的创新型领袖人才。十余年来,探索形成了“使命+好奇心”双激发、“学术志趣养成+学者身份认同”两引导的拔尖人才培养体系,1638名毕业生中92.5%继续深造,约70%直接攻读博士。多年来,学院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试验田,引领了上海交大一系列的改革探索实践。
杨颉对致远学院通识教育取得的成果给予高度肯定,对三联书店能关注到学生的“小作业”表示感谢。他指出,通识教育乃“大用之用”,要帮助学生形成多元的思维方式,养成完整的人格,达成内外认知的同一性。交大的学生普遍理性思维特别强,但感性思维还有所欠缺。未来,将在全校范围内开设学术写作课程,综合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创造能力、传播和表达能力。
吴静怡对新书的出版表示祝贺,对老师们的倾力付出和三联书店的鼎力支持表示感谢。她指出,自2018年来,致远学院在通识课程领域做出了诸多探索,目前已初显成效,书籍的出版充分显示了人才培养的成效。未来领军人才更需要具备深厚的人文情怀、坚韧不拔的意志、跨界思维的能力,而通识教育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希望未来能有更多优质的通识课程辐射至更多的学生,在全校范围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发布会结束后,召开了致远通识课程发展研讨会,由致远学院副院长何峰主持。与会领导和老师围绕通识教育的目标和内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学生案例等进行了分享和探讨,为致远通识教育积极献言献策,为学院通识教育未来的发展指明方向。
洪梅在总结讲话中指出,致远学院汇聚了最具创新潜力的学生和最具创新思维的教师,学院的人才培养和未来发展离不开学校和兄弟院系的大力支持,学院乐于大胆尝试、勇于突破创新,将继续当好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先行者。未来,学院将以致远书院为核心构建师生同学共住、共思同研的学术生活共同体,进一步完善拔尖创新人才的“全人教育”,为党和国家培养出更多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创新型领袖人才。
上海交大考研(上海交大考研分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