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之前,需想清楚为何出发




考研之前,需想清楚为何出发

□吕一含(北京外国语大学)

近期,2023年考研初试成绩公布,几家欢喜几家愁。有人高分上岸,也有人遗憾落榜——“95后考研落榜结果父母双双上岸”“女生八战考研均未上岸”等相关词条都出现在了高位热搜,引发网友争议。“考研是否是唯一出路?”“研究生非读不可吗?”都成为热门讨论话题。

研究生曾一度被认为是个人学历含金量的象征,然而随着近几年高校扩招、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考研热”持续升温,“遍地都是研究生”已成普遍现象。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达474万,同2018年的238万人相比,数量上翻了近一番。与之相对应的,研究生招生规模逐年扩大,但这一扩招并未跟上报考人数的增长速率,考研竞争愈演愈烈。

在庞大的报考人数背后,需要看到引发“考研热”的多重原因:一来有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客观需求,研究生学历日益成为不少人才找工作的敲门砖;二来也有考生追求自我提升的主观需求,希望通过读研提高能力。此外,考研大军中不乏有跟风者,看到多数人考研便跟着选择考研,或是因逃避现实而选择读研,或是盲目选择热门专业考研。在这种情况下,考研不再是只是少数人镀金的可选项,更像是个人作为集体一员沿着社会规训的一条必选项。

热搜榜上考研八次均落榜的女生曾一度被网友嘲笑,“如此坚持毫无意义”,批评质疑声伴随着鼓励声接踵而至。但只要细心阅读女生最初的发文便能知道,当事人本身对于考研目的、目标都有着明确规划。考研是因为她真的喜欢这个专业,想实打实学到知识。而分享自己的考研经历本意是和过去告别,已收拾好心情决定再次出发。“有人的故事最终依然以遗憾收场,单向的生命不值得在执念里蹉跎。”文字间能看到当事人对这段经历的反思,八年未上岸固然有憾,但对她本人未必没有收获。无论是单纯学习知识,还是个人生活感悟,直面挫折执着追梦也好,最终放下执念继续赶路也罢,未尝不是一种值得倾佩的人生态度。

考研热虽不减,也需要冷思考。在每年研究生报考人数持续创新高纪录的同时,研究生退学人数、延毕比率也在攀升,读上研依然迷茫感到虚无者也不在少数。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03年时,中国普通高校(机构)研究生未如期毕业率只有15.45%,而到2021年,这个数字增长至24.21%,“严进严出”的研究生管理制度,外加论文、实习、找工作的压力,成了不少研究生选择延毕、退学的主要原因。高延毕率背后,是读研人的心酸与艰难,也说明了,并不是考研成功、读上了研就代表万事大吉。

这也警示着所有想考研的人,在考研前不妨先沉下心思考一下自己为何要读研,是为学历镀金还是想提升能力?读研之后方向何在?想清楚这些问题,或许在面对压力焦虑时,读研人能少些困惑。考研之路也许看起来稳妥不出错,但不代表这是适合所有人的康庄大道。在读研之前想清楚为何出发,也许在未来路上能走得更加脚步坚定。

2023考研秘籍

跟我一起考研吗?马上关注我分享独家资料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