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p研究,kap研究发表SCI有用吗
人们总在抱怨,现在长癌症的越来越多了。
这是为什么?
除了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增加以外,最主要原因就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不健康的所谓“西方”生活方式成了人们生活的常态,其中很多成为了癌症发生的新的危险因素。
肥胖,全球当下的第二大致癌因素
其中,超重/肥胖就是当代社会最为耀眼的新生代致癌“明星”。
此前,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基于传统流行病学观察的研究报告,超重/肥胖与多达13种癌症的发生相关,这13种癌症分别是食管腺癌、绝经后乳腺癌、结直肠癌、子宫内膜癌、胆囊癌、胃贲门癌、肾细胞癌、肝细胞癌、卵巢癌、胰腺癌和甲状腺癌,以及脑膜瘤和多发性骨髓瘤等。
这13种癌症因而被称为肥胖相关癌症(obesity related cancers),占全球癌症负担的约一半。
其中,有超重/肥胖直接导致的癌症病例数约占全部癌症病例说的6%,已经成为继吸烟之后全球第二大致癌因素。
IARC最新遗传学研究:肥胖的致癌性被严重低估,直接导致的病例数是此前估计的2倍
由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牵头,英国布里斯托大学领衔的国际研究团队进行的孟德尔随机化研究发现,此前传统观察性流行病学严重低估了肥胖的致癌性影响,估计超重/肥胖直接导致的癌症占所有癌症病例数的12%,是此前估计的6%的2倍。
什么是孟德尔随机化研究呢?
传统的观察性流行病学研究是在特定人群中观察两个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然后根据相关性来推测被观察的因素之间的关系。
比如,肥胖与癌症发生之间的关系,一般是选取特定人群,在某个时间点测定体重指标(通常是体重指数BMI),然后看不同BMI人群的癌症发病率(横断面研究);或者经过很多年随访后,不同BMI人的癌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纵向研究)。
观察性流行病学研究是医学临床中最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很多疾病的病因都是通过这种方法发现线索进而最终确认的。
但是,这种方法具有其固有的不可克服的缺陷:
首先,这种研究只能发现相关性,不能确定因果关系;
其次,这种观察性研究不能控制所观察的指标之外的其他因素,即使是设置了对照依然不能控制其他因素的影响。这些混杂因素会对最后的结果具有不可预期的影响;
观察因素之间甚至还会存在反向因果关系来干扰最终的结果。
比如,肥胖与癌症发生之间的关系,如果测定BMI时被调查者已经患上未被诊断的癌症,并因此造成体重减轻。那么,体重减轻实际上是患癌症的结果,这就属于典型的反向因果关系。
而孟德尔随机化研究是使用遗传学替代所要观察的因素来进行研究。
比如,肥胖与癌症发生,直接使用遗传学数据库中与肥胖发生的基因来替代传统研究中的BMI测定。由于肥胖基因是再胚胎生成时随机分配的,因而可以实现真正的随机化研究,不受观察研究中所有混杂因素,以及反向因果关系的干扰。
孟德尔随机化研究已经成为一种越来越重要的研究手段,已经成功的验证或否认了很多传统流行病学研究的结果。由于不受混杂因素和反向因果关系的干扰,因而这种方法被认为可以直接获得因果关系结论。
IARC的最新研究中,正是使用这种研究方法,对8种已被证实与肥胖发生间存在正相关的癌症中的6种进行了重新调查。
结果发现,孟德尔随机化研究得到的每5个单位BMI增量估计值明显高于传统观察性调查的估计值,对于肾细胞癌、子宫内膜,卵巢和食管腺癌来说增加超过2倍,而胰腺癌和结直肠癌更是增加高达4倍。
基于此,可以估计超重/肥胖造成的癌症发生数量是此前估计的2倍,占所有癌症病例数的12%。
肥胖,直接影响到一直以来吸烟头号致癌因素的霸主地位
我们知道,吸烟一直是全球范围内的头号致癌因素,直接造成全世界所有癌症病例中的15%,稳居致癌性“头把交椅”。
现在,肥胖,虽然还是坐在“二把交椅”上,但是所直接造成的癌症病例数却从此前估计的6%直接倍增跃升到12%,直接威胁到了吸烟头把交椅地位。
并且,全球范围内控烟运动使得全球吸烟率出现持续明显降低;另一方面,全球肥胖率却快速升高。
此消彼长,肥胖取代吸烟的头号致癌因素地位只不过是时间问题,估计不会让人们等太久。
kap研究(kap研究发表SCI有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