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考研背景,大学生考研背景调查
大大小小的考研辅导机构都有自己的特点和营销点,如何能够提升考生对于自己的信赖感需要不断的积累,积累更多的发展经验,积累更多的教育资源才能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可以体现出自己的个性化发展模式,为更多考生提供优质的服务。教育学考研辅导机构的市场需求量在不断提升,哪家比较专业是考生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需要有一定的对比性,提高选择性可以更好的参与到其中。 3.按照授课方式选择
本科背景有没有影响?当然有影响!但你改变不了。
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那什么能改变?
合理择校+科学备考!
选一所力所能及最好的学校,再加上一年勤勤恳恳的复习备考,赢得一张研究生的船票。
一、合理择校六原则
2019考研报名人数290万,2020为341万,2021更是达到了377万,极有可能2022考研报名人数突破400万大关。在竞争激烈的考研征途中,选择一所合适的学校显得尤为重要。
另外,考研和高考不同,高考是先努力复习,去高考考场上厮杀,出了成绩后再填报志愿,而且可以填报多个志愿,拿一个志愿冲刺一下,再拿一个志愿来保底。
然而,考研是先报名再考试,报名的时候就得选择学校和专业,只能填报一个。而且大部分专业课都是自命题,意味着你填报哪个学校就得按照学校的要求进行复习,中途换学校的成本也很高。
所以,在考研之前,就应该选择一所合适的的学校,这所学校要满足你的野心,更要在你能力撑得起的范围内。一句话:选择力所能及最好的学校。
六条准则,小编带你轻松搞定考研择校。
准则第一条:学校分级,找准位置
首先,把全国的院校分成以下6个等级,你对照自己的本科院校和专业,看看自己当前所处的位置。
第一级:清北+top985强势专业
第二级:top985其他专业+普通985强势和热门专业
第三级:普通985+211强势和热门专业
第四级:普通211+一本强势和热门专业
第五级:普通一本+二本强势和热门专业
第六级:其它
准则第二条:评估实力,合理跳级
接下来,小编将实力评估拆分成以下4个因素,大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看看到底是ok还是ko
1.学习能力:本科期间绩点排名以及所获奖学金情况
成绩在前35%且能获得奖学金,为ok,反之为ko
2.历史数据:在过去的3-5年中,直系或者相近专业的学长学姐考到哪一个层级的学校居多
主要在前3级,为ok,反之为ko
3.本科学校:按照准则第一条中的分级方法,判断自己本科学校所在的层级
在前3级,为ok,反之为ko
4.时间因素:是否从3月开始,能保证每天平均10小时的复习时间
可以保证,为ok,反之为ko
如果你能拿到4个ok,完全可以冲刺第一级;
如果你能拿到3个ok,建议选择第二级;
如果你能拿到2个ok,建议选择第三级;
如果你能拿到1个ok,建议选择第四级;
如果你能拿到0个ok,建议选择第五级
以上的原则是根据身边同学考上的数据得出的一般规律,供大家参考。
准则第三条:选定城市,缩小范围
在城市选择方面,你需要考虑以下两点因素:
1.城市偏好
你可能会有自己偏好的城市,甚至未来想在那座城市定居,那么研究生就直接考过去。
如果你未来想去大城市发展,建议直接考大城市的学校,因为读研期间你有更多的机会在大城市实习,有更多的机会留下来。
如果未来考虑回老家发展,可以考虑老家附近城市或者省会城市的学校。除了极强的学校,大部分学校有属地效应。
2.城市经济
大城市有大城市的便利,小城市有小城市的安逸,没有对与错,只有对你适不适合。
当然,如果你现在还没有明确的目标,那么小编建议尽可能选择经济发达地区的学校,毕竟向下兼容总是容易的。
就比如实习,一般日常实习不太允许去外地实习,只能在学校所在地实习。但是那些大公司大多集中在一线城市。
准则第四条:选定条件,筛选院校
根据原则一:你有了对自己本科院校和专业的定位
根据原则二:你有了对自身实力的衡量,确保合理跳级
根据原则三:你有了城市的大致选择
那么,接下来就到了具体学校选择的时候了。
1)进入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研招网)
点击硕士目录。按照省市、学科类别、专业名称进行查询。
注:学科类别为必选项,其余的5项选一项即可
点击查询后会出现符合你查询条件的所有学校和研究所,以及这些学校的基本信息。
这个时候,先别着急筛选,把所有符合条件的学校都列出来。
建议大家建一个excel的表格,把所有符合条件的学校列下来,并列出所有筛选的条件项。
小编帮你建了一个学校筛选的表格,供参考~
准则第五条:院校数据,再次定度
院校数据不要只看分数,分数是最不具备参考性的。专业课大部分都是自命题,考的难度不一样,批改的松紧程度不一样,数学英语的难度也有大小年,报考也存在大小年,所以千万不要只盯着分数看。
院校数据主要看以下几方面:
专业排名
招生人数
报录比
1.专业排名
一般而言,排名越靠前,报考人数越多,竞争也越激烈。但激烈程度也分三六九等,这也是小编一直强调合理择校的重要性。
推荐教育部学科评估排名是教育部学位中心对于全国具有硕博士学位一级学科的评估,官方数据,参考价值高。
2.招生人数
查看招生人数一定要慎重!慎重!再慎重!
1)部分学校公布的招生人数是统考+保研的总人数,有些只是统考的人数,务必留意招生人数的口径;
2)关注招生人数的变化趋势,有不少学校的一些专业的保研率逐年增加,且涨幅惊人,意味着统考指标数逐年下降,务必关注最近3-5年的招生人数趋势;
3)如果可以的话,尽量避开只招1、2个人的学校,风险太大。
3.报录比
报录比=统考报名人数/统考录取人数
报录比小于5:1的,属于竞争相对较小的。
准则第六条:安心备考,适时调整
在确定了目标院校后,就必须开始朝着目标努力推进了。
当然,在前期制定目标的过程中,主要都是参考了外部信息制定了目标院校。
等复习一段时候后,对考研有了更加深入的认知,对于择校会有更明确的判断,如果发现前期目标有较大偏差,调整到正确的赛道上即可。
二、科学备考规划
接下来,小编带你完整走一遍考研的旅程,从搜集资料了解考研,到初试准备,再到复试准备,带你了解每个阶段要完成的考研任务。
1.2021年9月-12月,充分了解考研
对应的是大三上学期,这个时候没必要拿起词汇书开始复习,考研战线拉太长未必是好事。
1)考研初认识:查找和搜集考研信息,了解考研基础知识,比如考研的大体流程、要考哪些科目,学硕专硕的区别等等;
2)确定是否考本专业:这一点很关键,如果要跨考,那么你得提前准备专业课;如果考本专业,那么大三上学习正好是专业课集中的学期,那几门将来初试和复试要考的专业课,现在认真学一学,而不是只求期末考试飘过就行。
2.2022年1月-2月,确定目标院校&制定考研计划
对应的是大三寒假,务必利用好寒假时间,赢在起跑线。
1)确定目标院校:目标院校选择的具体方法已经在上文详细写过了,按照方法确定适合自己的目标院校。
2)制定考研计划:国有五年计划,考研也应当有复习计划。阅读经验帖,总结学长学姐的计划和方法,制定出属于自己的复习计划。
3)提前联系和认识学长学姐:考研中存在不少信息差,比如说专业课的重难点、复试考察的内容和重点,这些内容在网上是查不到的,只有找已经考上的学长学姐了解,才能了解到。如果能知晓一二,能少走不少弯路。
3.2022年3月-6月,基础复习阶段
大三下学期开学,在考研教室或者图书馆找一个位置,买好复习资料。站在考研跑道的起点,发令枪就此打响。
基础阶段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打基础,不求快只求打牢基础。重心要放到公共课上,毕竟基础课需要长时间的累积才能换来分数质的飞跃。
教材/复习资料+网课+习题=搞定基础
过教材或复习资料,接着结合网课加深知识点理解,再结合习题巩固和查漏补缺。
4.2022年7月-8月,暑假黄金复习阶段
暑假的重要性无须多言,备考的黄金时间,也是实现弯道超车的大好机会。
数学:网课为辅,按照专题大量刷题为主,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和提升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英语:重点攻克阅读理解,刷完2010年以前的阅读理解。
政治:考数学的小伙伴可不启动;不考数学的小伙伴开始刷网课,直接从强化班开始刷起,刷完一节做一节1000题。
专业课:从头到尾完整的过一遍教材,并做好笔记,整理出知识框架。
5.2022年9月-10月,强化复习阶段
强化阶段就是两件事:一是拔高,二是查漏补缺。
比如数学,之前都是分模块的复习和刷题,是一个个孤立的知识点,如果要考高分,需要在这个阶段把零散的知识点串起来,先串成线,再拼成面。
查漏补缺同样重要。通过暑假的刷题和复习,你会知道哪些地方存在薄弱点,需要针对性加强。
6.2022年11月-12月,冲刺复习阶段
进入11月,考研进入白刃战。专业课和政治进入背诵阶段,英语和数学需要按照进行完整的模拟。
准备好这些,就可以踏上初试考场了。
7.2023年1月-3月,复试准备阶段
考完初试,啥也不要去想,给自己放一周假,这一年的初试准备辛苦了。
休息完,继续复试准备的征程,要知道你现在还在半山腰。
如果初试考的不错,安心准备复试。如果初试考的不好,那么有必要复试+调剂两手抓了。提前了解调剂政策和调剂信息。调剂真的就是手慢无呀~
大学生考研背景(大学生考研背景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