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美院考研,清华美院考研时间
最近人教插图因风格过于病态丑陋,引发了一波又一波的激烈争论,这版插图的创作者正是吴勇设计工作室。
吴勇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潢系,现在的名字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去年闹得沸沸扬扬的“眯眯眼”,就是来自于清华美院的设计,如今人教插图风波又将清华美院引入争议之中。
清华美院就遭到张捷的怒怼:中国的美术馆前,要用洋人的雕像!
张捷提到早前清华美术馆,竟然发现美术馆前面永久雕像竟是希腊人的形象,却使用中式开弓的方式:大拇指拉弓弦,弓拉到耳后!
张捷可能是觉得这个造型不伦不类,再加上又是中国的美术馆,却摆了了希腊人的雕像在前面做标志总觉得不舒服。
可以理解张捷的心情,因为我们的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神话人物都可以用来当雕像,比如后羿,后羿射日的典故应该是没有人不知道的,后羿就是用弓箭的高手,也是可以用来当雕像使用。
虽然清华美术馆用希腊人当用永久雕像是事实,但是张捷为什么突然提起来呢?
起因是有网友发现清华美院的标志,竟然看起来像是一个跪着的人拿着叉子,而叉子一般来说还是洋人用得多。
张捷也关注到了这个,其实清华美院的标志也不是现在才有争议的,早在去年就有人提出过、质疑过。
清华美院也就此做过解释:
并非是跪着的人举着叉子,而是基于国宝长信宫灯的外型,加“艺”字的篆体,联合设计出来的。
但网友却觉得这种解释有点牵强,张捷也对此提出质疑:
长信宫灯的灯是有顶部的,不是叉子的模样,应当是中字或者说甲字才对。
张捷的质疑有理有据,虽然清华美院对这个标志的设计理念解释得很清楚,但在普通人看来就是:一个跪着的人举着叉子!
可能由于这种艺术太高端,普通人无法从中体会到艺术的美感所致。
也正是因为常人无法理解“高端艺术”,清华美院也多次因此而陷入争议中:这次是“病态插图”,上次是因为“眯眯眼”!
普通人肯定是欣赏不来“眯眯眼”,因为普通人都是以“眼大有神”为美,但这“眯眯眼”却似乎成了“高级艺术”的代名词。
很多艺术家似乎陷进了死胡同,总以为稀奇古怪、奇葩诡异的东西才叫艺术,于是总是设计出“不忍直视”的东西。
别人反驳的时候,就来一句:你不懂艺术可以,要尊重艺术!
艺术按理说应该是要让人感受到“美”,但是像“眯眯眼”和“病态插图”这两类,带给大众的只有反感和不适,根本就找不到美。
如果艺术连普通人都打动不了,那说明这个艺术只是创作者以及少部分人的艺术,少部分人的艺术不能称之为“高级艺术”。
真正的高级艺术,应要得到大众认可。
以丑为美、以诡异惊悚为追求的病态艺术,说白了就是靠造型博眼球,实际上和艺术两个字是无法搭边的。
难道一个几岁的小朋友画成油腻大叔,做出诡异的表情、吐舌头很可爱吗?
很显然,一点不可爱!
这两年清华美院出来的学子,两次因为创作的东西太过于丑陋,太不符合常理,而屡屡登上热搜,从而导致清华美院也跟着饱受争议。
清华美院或许该重新审视对“艺术”、“审美”的定义,不能再继续培养:设计“眯眯眼”、“病态插图”等作品的“艺术人才”!
当然如果是放在小圈子里欣赏也无所谓,但千万别放在教材、或者推崇病态审美!
追求个性化艺术无可厚非,但在关键时还是要以大众艺术为基点,而不是自己觉得是艺术,就要求所有人都觉得。
最近的“人教插图”风波,就是因为创作者只满足自身对于“审美”的追求,但却忘了他们眼中的审美是绝大多数人眼中的“丑”。
没有人愿意,自家孩子天天翻着插图丑到极点的教材学习,更没人愿意自己是一个“眯眯眼”!
还有正如张捷所说:中国美术馆前,为什么要用洋人当雕像啊?
五千年的历史长河,孕育了无数极具传奇色彩的经典人物,难道找不出一个具有“艺术美感”的人物来当“艺术雕像”吗?
难道只有“洋”元素,才叫艺术?
张捷指出清华美院的问题,其实也是很多网友所关心的问题。
清华美院考研(清华美院考研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