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全日制考研,非全日制考研究生需要什么条件
非全日制研究生自2017年被设立以来一直饱受质疑
社会认可度不高、学费贵、不提供住宿…让很多同学望而却步
但非全设立5年后的今天
我们也许应该重新审视一下:
非全到底有没有用?
非全设立的初衷
在更多人看来,非全是次于全日制的选择。但在教育部的眼里,它们是平起平坐的。
2016 年国家教育部针对研究生教育政策进行了改革,决定从 2017 年起,教育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类分别编制和下达全国博士、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在所下达计划内(国家下达的专项招生计划除外),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可根据社会需求和培养能力自主安排已有学位授权点招生规模。
(摘自百度)
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研究生制度改革:对内,它帮助学校灵活处理富余的教育资源;对外,它解决了从业工作者再学习的需求。
在制度建设者看来,它压根不是什么“次一等”的选择 。
重新看待:非全的地位
在社会各阶层,非全已经逐渐被认可。早在去年人大,就有代表正式提出要消除非全偏见。
而多地考公、考编的通知里,也表示对非全不得歧视,一视同仁。
非全日制的概念出现的比较晚,所以社会认可度没有普及,就好像更早时候,人们也曾对“专硕”嗤之以鼻,结果你看,现在多吃香!
与其担心学历,不如担心能力
在实际找工作的时候,非全这块敲门砖,总还是会被人“多看一眼”。毕竟是不同的培养方式,光看简历多少吃亏一些。
但后面到了面试,真正看重的还是项目经历、实际技能。很多时候我们也需要扪心自问,自己缺的究竟是抛门砖,还是这份能力。
谁更适合考非全
1、升学考公、考编的同学
2、在职希望提升学历、能力的同学
3、工作单位、行业硬卡硕士学历的同学
比起全日制,非全拥有更低的录取划线、更多的调剂可能,但我并不建议应届生,从一开始就以非全为目标来计划。
非全并不是你逃避内卷的途径。不同的培养模式,不同的经验经历,你应该珍惜接受全日制教育的机会。但如果你是初试落选,也请不要歧视非全,应该庆幸,自己还有这样一条不错的退路。
有没有考上非全的同学
来评论区聊聊一亲身感受吧
非全日制考研(非全日制考研究生需要什么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