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马原,考研政治马原大题有几个小题
【马原篇】唯物论和辩证法仍然是分析题的核心内容,尤其要掌握物质意识关系原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关系原理、对立统一规律、联系普遍性原理、否定之否定规律原理、矛盾的三大关系原理、认识和实践辩证关系原理以及真理谬误的关系。
【选择题所含知识点】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
1、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实践性、科学性、革命性、阶级性;显著特征——实践性和阶级性;最显著特征——实践性
2、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与时俱进)
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共产主义)
5、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6、唯物辩证法:联系、发展地看问题;形而上学:孤立、静止地看问题。
7、哲学基本问题:
区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何为第一性
区别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是否具有同一性
8、唯物主义历史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本原是气(古代唯心主义认为世界本原是理)(气-理之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同机械唯物主义)——强调物质决定意识,忽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现代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所有事物的共性,即客观实在性。
9、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精神是人的;客观唯心主义——精神不是人的。
10、辩证的唯物论:
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区别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
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物质是可知的(区别不可知论);
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物质是所有事物的共性(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区别一切旧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坚持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统一(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
11、任何物质的存在应该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只强调运动而否认静止——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只强调静止而否认运动——形而上学。
12、时空与物质运动不可分性:凡是时间和空间的量度都要借助于一定的物质运动来量度;凡是物质运动都要经历时间,占据一定空间;割裂时空与物质运动相互联系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最终走向唯心主义。
13、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劳动要求人对事物现象和本质规律的反映,从而提出意识产生的客观要求;语言作为思维的物质外壳,促进了意识的产生和发展;语言和劳动共同起作用,从而形成人的意识。
14、意识的表现形式:人的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能动创造性;对客观物质的改造作用;对其它生理器官的控制作用。
15、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前提:遵循客观规律;基本途径:社会实践;条件:一定的物质条件。
16、只强调遵循客观规律而忽视主观能动性——机械唯物主义;只强调主观能动性而忽视遵循客观规律——唯心主义。
17、实践的基本形式:生产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验。
18、唯物辩证法(两大特征、三大规律、四种思维方法、五对范畴):
19、两大特征——联系和发展。
联系的特点——客观性、普遍性(重点)、多样性和条件性;
发展的本质——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0、判别新旧事物标准——是否符合事物发展规律、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趋势。
21、三大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22、度的定义——指事物质和量的统一,维持事物质的稳定和量的范围、幅度、限度。
23、认识度的意义——坚持适度原则,反对过犹不及。
24、量变和质变的关系——连续性和间断性、渐进性和飞跃性、不显著性和显著性的关系。
25、量变是质变的基础,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26、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事物的内部矛盾。
27、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同一性:事物存在发展的前提、使矛盾双方相互吸收利于自我的因素,促使矛盾的发展、决定事物发展方向,即向对立面转化;
斗争性:在量变阶段促使矛盾发展、在事物质变阶段,促使旧事物瓦解和新事物的产生。
28、唯物辩证法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
29、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
30、事物发展方向——向对立面转化。
31、认识事物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32、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3、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34、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反对一点论和均衡论的哲学依据——主次矛盾以及矛盾的主次方面关系原理。
35、辩证否定的两个根本特征:它是事物发展的环节、也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36、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既克服了肯定方面的消极因素,又保留了肯定方面的积极因素。
37、四种思维方法——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
38、五对范畴——原因和结果、必然和偶然、可能和现实、现象和本质、内容和形式。
39、关于认识(三种对立面):
唯物主义:物——感觉——思想;唯心主义:思想——感觉——物。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
40、实践和认识的联系: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的目的,也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41、认识辩证过程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最终使认识和实践、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42、认识辩证过程的两次飞跃:
第一次飞跃——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第二次飞跃——理性认识到实践。
43、真理的标准(定义)——主观与客观的一致。
44、真理与谬误:
区别——人对事物本质规律的正确(错误)的反映。联系——相对中而存在,相斗争中而发展。在一定条件下,二者可以相互转化。
45、真理的根本特性——客观性。
46、党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的辩证统一。
47、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力量)。
48、地理环境作用——合理开发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使资源的利用、环境的保护和社会经
济发展相互协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人口因素作用——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从而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协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生产方式作用——提供人类、社会存在及发展的物质基础;决定社会结构、面貌、性质;决定了人类由低向高的发展过程。
49、社会规律客观性表现:人的活动受物质条件制约、结果不可预期、不可改变社会发展趋势、受社会客观规律的限制。
50、生产力构成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
51、生产关系——客观的经济关系。
52、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
53、社会意识特点:依赖于社会存在、具有具体性和历史性、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阶级性。
54、社会意识形态表现:与社会存在发展不同步性、与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具有历史继承性、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55、社会历史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56、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改革。
57、社会历史发展最终动力根源——社会生产力。
58、社会历史基本规律: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方法论意义: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方法论意义:是党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依据。
59、人的本质——从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60、人的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二、政治经济学:
1、资本原始积累途径:通过暴力手段剥夺农民土地;通过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2、商品二因素——价值、使用价值。
价值(共性、本质属性、社会属性)——指凝结在商品中人类无差异的一般劳动;
使用价值(有用性、自然属性)——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反映商品中人与自然的物质关系。
3、商品交换形式上是物与物的交换,实质上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劳动交换。
4、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
联系——使用价值是价值的基础,价值是使用价值得以实现的条件。
区别——定义不同,二者构成了商品的内在矛盾。
5、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
联系——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区别——价值是本质属性,是劳动;交换价值是使用价值交换时的数量比例关系。
6、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通常指生产商品的劳动形式是具体的。
抽象劳动——凝结了人类无差异的一般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价值。
7、商品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
8、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9、劳动率提高,单位商品价值总量不变;商品个数增加,单位商品价值量减少。
10、劳动率下降,单位商品价值总量不变;商品个数减少,单位商品价值量增加。
11、货币的定义——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12、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13、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
14、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15、价值规律——以价值量为基础的等价交换。
16、价值规律的作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刺激生产者改进技术,增加经济效益、调节社会收入分配。
17、价值规律的消极后果:导致垄断、导致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造成社会资源浪费。
18、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19、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本质——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占有剩余价值。
20、只有在劳动力商品的使用过程(劳动过程)中,才能带来价值的增殖。
21、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劳动力成为商品。
22、劳动力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再生产劳动力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
23、劳动力价值的特点:还原为再生产劳动力所需的物质资料价值(包括维持劳动者生存所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维持劳动者家庭所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劳动者教育培训的费用);还应取决于社会的历史道德因素。
24、剩余价值——工人劳动创造的被资本家所剥削的超出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反映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关系)
25、资本主义的生产: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形式上——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
实质上——追逐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
26、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绝对地延长总工作时间从而绝对地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所获得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提高全社会劳动生产率,从而缩短了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地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所获得的剩余价值。
27、超额剩余价值——个别部门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形成超额剩余价值。
28、超额剩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的前提;相对剩余价值是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29、不变资本——用来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是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条件;可变资本——购买劳动力的资本,是剩余价值的源泉,会产生价值的增殖。
30、资本主义工资——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31、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剩余价值规律。
资本主义生产实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剩余价值理论——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剥削本质,阐明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指出无产阶级革命的必然性。
32、由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的发现,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33、资本积累实质:用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不断扩大规模去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
34、资本积累的直接后果:资本有机构成提高;间接后果:资本对劳动力需求减少,引起相对过剩人口。
35、资本积累有利于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
36、资本积累必然引起资本主义两极分化,是资本主义矛盾更加尖锐化,最终否定自身。
37、资本构成:
资本的技术构成——从物质形态上,表现为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构成比例;
资本的价值构成——从价值形态上,表现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构成比例;
资本的有机构成——由资本的技术构成所决定,并反映资本的技术构成和价值构成。
38、资本周转理论——研究资本运动的速度及其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39、资本循环理论——职能作用为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和销售阶段。
40、固定资本——以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流动资本——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
41、经济危机根源(资本主义矛盾):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破坏社会再生产比例协调关系;社会生产无限扩大和有支付能力需求相对狭小的矛盾,破坏了社会再生产的总量平衡。
42、垄断不能消除竞争。
43、垄断主义在社会生产中占据统治地位。
44、银行的垄断形成后,银行的新作用:建立固定的信贷关系、资本的渗透、人事结合,从而牢牢控制企业。
45、金融寡头对资本主义世界的统治:经济上通过参与制、政治上通过个人联合、通过建立基金会,咨询机构控制科教文化等。
46、垄断主义的作用:
积极——促进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
局限性——无法消除私有制,无法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47、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社会阶层和阶级结构的变化、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政治制度的变化。
48、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原因:
根本推动力量——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发展;
重要力量——工人阶级为争取自身权力和利益的斗争;
社会主义制度的初步优越性产生影响;
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的改革。
49、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实质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
50、资本主义根本制度没有改变,依然是私有制,依然是雇佣劳动制度。
三、科学社会主义:
1、社会主义根本特征最重要的是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这是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社会主义优越性根本体现。
2、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探索需要一个过程。
3、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原因——各个国家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有不同特点、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
4、社会注意的自我发展与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从根本上克服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对生产力的束缚、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在改革中不断发展完善。
5、共产主义基本特征: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6、党的最高纲领:实现共产主义;党的最低纲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是统一的。
【分析题所含知识点】
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马克思主义最强大的生命力根源在于它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
4、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由理论本性决定、由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决定、是否站在广大人民根本立场上是试金石。
5、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共产主义
6、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谁为第一性——区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是否具有同一性——区别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7、物质——标志客观实在的范畴,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又能被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
8、运动和物质密不可分:
凡是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凡是物质都是运动的——坚持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9、运动和静止——无条件和有条件、绝对和相对、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10、时空与物质运动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时空具有绝对性、相对性、无限性和有限性。
11、意识是人对物质的反映——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意识形式是主观的,但内容是客观的;
意识主体反映能力有差异,但都具有客观的根源;
意识既有正确的反映,也有虚幻歪曲的反映。
12、意识具有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
13、主观能动性与遵循客观规律方法论意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既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又要遵循客观规律;从而社会的发展既要合乎主观目的,又要合乎规律;从而人和自然相和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从根本上解决生态问题,构建和谐社会。
14、实践——人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对象化活动——直接现实性、能动创造性、社会历史性。
15、唯物辩证法总特征——整个物质世界处于普遍联系、永恒发展之中。
16、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和条件性的特点。
17、联系的意义:当代中国正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就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大关系,坚持统筹兼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8、把握事物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在种种联系中把握决定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即把握事物的规律性。
19、唯物辩证法基本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20、量变是质变的基础,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21、方法论意义:我们要把远大理想与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相结合,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要把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相结合,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22、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联系的根本内容;揭示了发展的根本动力(事物的内部矛盾)。
23、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24、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任何事物发展都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我们要学会求同存异、取长补短、双赢共赢。
2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面对任何事物都是面对矛盾去分析,用矛盾分析法解决;同时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6、个性包含共性,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个性也离不开共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7、方法论意义——把握矛盾辩证法的关键;认识事物从个别到一般,再到个别;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
28、主次矛盾关系方法论——面对事物诸多矛盾,善于抓主要矛盾;在实际工作中善于抓中心环节。
29、矛盾主次方面方法论——面对事物矛盾双方要抓矛盾主要方面;面对事物抓本质、面对形势抓主流。
30、任何事物发展都是由事物内部矛盾引起的,是自我否定、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
31、否定之否定规律:
内容上——揭示了任何事物发展都是由事物内部矛盾引起的,是自我否定、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
形式上——决定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32、五对范畴:
原因和结果——把握因果关系的客观必然性,使得实践具有预见性。
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现象和本质——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和规律。
必然和偶然——把握事物必然性,重视偶然性的作用。
可能和现实——创造条件使可能性变为现实。
3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起决定作用,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观点)——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认识的目的、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4、唯物辩证法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根本的观点和方法。
35、矛盾分析法是根本的认识方法:分析矛盾特殊性方法、两点论与重点论结合的方法、抓关键看主流的方法、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和在同一中把握对立的方法、批判与继承相统一的方法。
36、真理——主观与客观相一致。
37、真理发展规律——真理是在与谬误的相对中而存在、相斗争中而发展的。
38、社会主义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
考研政治马原(考研政治马原大题有几个小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