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理工大学计算机考研(西安理工大学计算机考研科目)




西安理工大学计算机考研,西安理工大学计算机考研科目

学院简介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起步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1994年成立计算机系,2002年7月成立学院。

学院现有四个专业系(研究所)、一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智能计算研究所)、网络工程系(网络与信息安全研究所)、软件工程系(虚拟现实与可视化研究所)、物联网工程系(网络与软件新技术研究所),建设有陕西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陕西省网络计算与安全技术重点实验室两个省级平台。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以及人工智能五个本科专业,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自2010年入选陕西省特色专业,2013年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专业,2017年入选陕西省“一流专业”培育计划,2019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网络工程专业2019年获批陕西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软件工程专业2020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物联网工程专业2021年获批陕西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网络工程两个专业都已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有条件6年)。学院具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博士学位一级授予权和软件工程学科硕士学位一级授予权。此外,学院还具有计算机技术以及软件工程两个专业学位授予权。2022年5月,计算机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学院实验中心由计算机基础实验室和计算机专业实验室两大部分组成。基础实验室拥有由IBM、DELL、联想、HP等900余台套品牌计算机联网组成。专业实验室设有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室、嵌入式系统实验室、网络工程实验室、软件工程实验室、物联网实验室、多媒体与虚拟现实实验室,综合开发实验室,拥有一批功能齐备、性能先进的实验设备,面向计算机及相关专业学生开放。

学院广泛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瑞士、德国、新加坡等国家的著名大学和学术机构开展了合作研究。多次与日本大学、福井大学联合举办系列学术会议,产生了一定的国际影响。此外,学院还邀请IEEE Fellow、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的多名学者来我院讲学,促进了本学科师生的国际学术交流水平。部分教师被邀请到芝加哥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访学、研究。学院还与澳大利亚詹姆斯库克大学(JCU)开展本科生与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计划,与美国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分校(UMKC)开展“3+1+1”研究生联合培养计划。

我院师生赴日本大学理工学部交流访问

我院师生参加中国计算机大会

学院拥有一支职称、学历、学缘、年龄结构趋于合理、综合素质高的师资队伍,教师基本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现有教授、副教授40余人,其中博士生导师9人,硕士生导师42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陕西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陕西省科技新星3人。目前在校本科生1300余人,硕、博士研究生近350人。

人才培养

学院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科技活动和“互联网+”,ACM/ICPC等竞赛,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竞赛、ACM/ICPC竞赛、微软“创新杯”竞赛、全国研究生移动终端应用设计创新大赛、陕西省研究生创新成果展、“互联网+”竞赛等赛事中多次获得大奖。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均达到95%以上。我院毕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大多数就业于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区,在科研院所、政府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参赛获奖情况

学术研究

学院的四个研究所形成了网络与信息安全、智能科学与技术、物联网技术、可视媒体计算、计算机系统结构等四个研究方向。近五年,主持参与国家级重点研发项目近10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余项,省部级重点项目13项,累计科研到款近6000余万元;获省部级、厅局级科研成果奖16项,发表论文500余篇,其中三大检索45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90余项;出版专著及教材20余部。

专业介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我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自2010年入选陕西省特色专业,2013年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专业,目前是陕西省名牌专业之一,2017年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7年入选省属高校追赶超越“一流专业”培育项目,2017年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8年获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博士学位授予权,2019年开始面向全国招收本硕连读生,同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研究、设计、开发、维护软、硬件及其应用系统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即使学生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系统分析与开发、工程创新能力,并成为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

通过毕业后的工程实践和继续深造等方式,本专业毕业生5年后应具备担任IT行业技术架构设计师、技术骨干或IT项目管理人才的素质与能力,胜任复杂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任务。具体达到下列目标:

具备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恪守职业道德,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能够履行计算机领域技术人员的职责,积极服务国家与社会;

能够适应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掌握工程数理基本知识和计算机工程专业知识,具备工程创新能力,能对计算机领域工程项目提供系统性的解决方案;

能够跟踪计算机工程及相关领域的前沿技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术手段并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等制约因素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具有独立从事本领域工程项目的分析、设计、开发和管理能力;

具备在多学科背景下团队的合作意识及有效的表达、沟通和交流的能力,并在团队或跨文化环境中作为技术骨干或主要负责人发挥有效作用;

具备终身学习和拓展知识的能力,自觉遵守计算机行业标准、工作规范和相关行业法规,并有为国内和国际社会及民众服务的能力和意愿。

本专业采取大学本科学分制,学制四年,修业年限为3至6年,所授学位类别为工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

C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离散数学、电路与电子技术、数据结构、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设计、算法分析与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汇编与接口、计算方法、软件工程导论、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计算机图形学、人工智能导论、编译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大数据技术、软件工具与环境、机器学习导论、自然语言处理、Linux基础与应用、人机交互技术等课程。

就业方向

本专业的毕业生可在科研院所、国内外高等院校、政府部门与企业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软、硬件系统及其应用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和系统维护等工作;通过工作实践、继续教育等方式持续提高专业素养和自身素质,能够在毕业后5年左右具备担任IT行业技术骨干或IT项目管理人才的能力。

往年录取情况

软件工程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具有扎实的数理和软件工程基础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跟踪软件工程前沿领域发展的能力,能够进行软件开发的专业高级人才。自2019年起软件工程专业面向全国招收本硕连读生,2020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本专业配备国内一流的软件工程实验室,安装有国际先进的软件开发、项目管理以及测试软件,使学生在掌握扎实理论基础的同时,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

本专业采取大学本科学分制,学制四年,修业年限为3至6年。对所修学分满足专业规定并符合学校学位管理条例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

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操作系统、编译原理、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离散数学、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算法分析与设计、计算方法、软件工程导论、软件工具与环境、软件测试技术、UML建模原理、软件体系结构与框架、软件设计模式、构件技术、软件项目管理等。

就业方向

本专业的毕业生可在软件工程领域从事计算机软件的研究、设计、开发和维护等工作,也可在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继续深造、或在政府部门与企业从事管理工作。

往年录取情况

网络工程

网络工程专业是教育部针对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以及对网络人才特定需求而设置的专业。我院本专业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配备有国内一流水平的网络工程实验室。2018年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9年入选陕西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跟踪网络工程前沿领域发展的能力,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管理能力,具有扎实的数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网络工程基础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能够进行网络软件开发、网络协议开发及网络系统设计与管理的网络工程专业高级人才。

本专业采取大学本科学分制,学制四年,修业年限为3至6年。对所修专业期满并符合学校学位管理条例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

离散数学、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电路与电子技术、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设计、算法分析与设计、计算方法、计算机组成原理、汇编与接口、数据库原理、操作系统、Linux基础及应用、计算机系统结构、软件工程导论、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路由与交换技术、网络通信协议分析、网络编程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网络管理、无线网络技术和软件定义网络等。

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可从事网络软件或网络系统的设计、开发、测试和运维等工作,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继续深造,或在政府部门和企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

往年录取情况

物联网工程

物联网已经被正式列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本专业是我院为适应物联网技术发展和人才培养需求,经教育部正式批准的新专业,2021年获批陕西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物联网的相关理论、方法和技能,具备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精通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传感技术等信息领域宽广的专业知识,适应物联网技术相关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采取学分制,学制大学本科四年,修业年限为3至6年。对所修专业期满并符合学校的学位管理条例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

本专业的主干课程有:离散数学、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信号与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库原理、操作系统、物联网概论、软件工程导论、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网络通信协议分析与应用、嵌入式系统、智能感知与定位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原理、RFID原理与应用、物联网控制技术、通信原理、传感与检测技术等,以及相应的综合实践类课程;还包括,人工智能导论、数据挖掘、软件工具与环境(初级、中级和高级,内容涵盖含JAVA、Web开发和移动应用开发)、大数据原理与技术等特色选修课程。

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于与物联网和IT行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从事物联网的通信架构、网络协议和标准、无线传感器和信息安全等领域的设计、开发、管理与维护工作;或在各级政府的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电子政务等信息管理工作;也可在高校或科研机构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还可以选择继续攻读计算机、通信及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

优秀毕业生代表

虽是年轻专业,但已涌现出多位杰出代表。多位同学考入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知名学府研究生,多位同学进入小米、华为、腾讯、阿里巴巴、新浪等IT企业。下面两位不仅是我们专业,也是我们学校的优秀毕业生。

邢壮 成功格言:仰望星空 脚踏实地

物联网专业第一届本科毕业生,曾任校学生会主席。在校期间,曾获得“陕西省挑战杯科技竞赛特等奖”、“第一届互联网+大赛陕西赛区金奖”、“CCTV-2中国创业榜样”等多项大奖。

陈鹏宇

成功格言:努力成为不可替代的人,唯有坚持不懈的奋斗,才能让我们在无悔的青春里成为最好的自己。

物联网专业第三届本科毕业生,第十三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候选人(全国50强)。2014年考入西安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大学期间创建工作室,承接了30多个科技项目,并先后拿下了第三届全国移动互联创新大赛国家二等奖、最具市场潜力奖,陕西省沣西新城杯三十强,学校第二十五届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等多项荣誉。2017年,收到华为(SPoffer)、谷歌中国、小米(SPoffer)、烽火通信等多家企业录用函。

往年录取情况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是从计算机应用系统角度出发,主要研究如何设计制造出可以模拟人类智能活动能力的智能机器或智能系统。它是一门融合计算机、控制论、信息论、神经生理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多学科的综合学科。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目前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正在对世界经济、社会进步和人类活动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我校人工智能专业自2019年开始面向全国招收本科生。它将以国家战略为导向,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积极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产教融合和军民融合,为人工智能发展和国家全面振兴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培养目标

为了应对我国人工智能人才短缺的现实需求,围绕人工智能的具体内涵,培养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交叉学科领域技术革新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使其掌握扎实的数学理论、跨学科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智能科学基础理论;具备良好的外语运用能力、丰富的专业实践能力、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跟踪人工智能前沿领域发展的能力;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具备源头创新能力和解决关键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满足国家各行各业的智能化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推进技术革新,引领社会发展。

学生毕业后可在人工智能或跨学科领域从事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交叉领域技术革新等工作,也可在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继续深造、或在政府部门与企业从事管理工作。

本专业采取大学本科学分制,学制四年,修业年限为3至6年,所授学位类别为工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

离散数学、数据结构、算法分析与设计、工程数学、计算方法、人工智能导论、机器学习基础、脑认知科学基础、计算机图形学、图像理解与计算机视觉、最优化理论与方法、模式识别、自然语言理解、计算智能导论、人机交互技术、智能机器人系统、大数据技术、数据库原理、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智能传感技术、移动计算及应用开发、云计算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等课程。

就业方向

该专业学生在本科毕业后可继续攻读人工智能相关学科的硕士或者博士学位,也可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业事业单位的人工智能或跨学科领域从事研究、教学、开发和管理工作。通过工作实践、继续教育等方式持续提高专业素养和自身素质,能够在毕业后5年左右具备担任人工智能领域科研骨干、技术骨干或管理人才的能力。

往年录取情况

西安理工大学计算机考研(西安理工大学计算机考研科目)

2023考研秘籍

跟我一起考研吗?马上关注我分享独家资料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