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官网)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官网
  现在很多大学生想要提高自己的学历,继续在校园中学习,这些学生会有考研的计划。考研的竞争也是比较激烈的,学生们需要在众多的考生中取得好的成绩,才能够进入到自己喜欢的学校读书。现在市面上也出现了不同品牌的考研培训机构,这些机构也会推出各种考研培训活动,考研培训班集训营就是其中的一种。这种集训营有参加的必要吗?看看下文的内容就了解答案了。  上海考研培训机构排行榜备受关注,现在的考研报名人数屡创新高,在选择考研的过程中竞争会比较机构,而考研辅导班也在不断的出现,对于考研辅导的形式考生需要全面了解,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辅导形式。无论是选择面授还是网课要找专业的机构,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提高学习效率,获得更好的学习条件,使自己对考试有更全面的了解,可以一次性通过考试。

邹晓东 • 个人简介

邹晓东,男,汉族,1982年生,山东莱西人,山东大学物理学学士、哲学硕士、哲学博士,现为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教授、《文史哲》编辑部编辑,入选山东大学青年学者未来计划(2020—2025),目前主攻中国儒家哲学、西方宗教哲学,兼及其他。著作有《意志与真知——学庸之异》、《性善与治教》、《我在<文史哲>干编辑》等。

近期,山东大学青年学者、《文史哲》编辑部编辑邹晓东出版了新书《我在〈文史哲〉干编辑》,以亲历者的视角,讲述《文史哲》工作现场的故事,阐释《文史哲》七十余年来的办刊宗旨、历史传承、编辑风格,揭晓一个一流学刊的成功秘诀,一个学者型编辑的修养工夫。人文学者与学术期刊编辑怎样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青年人应以怎样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面对时代主题?期刊如何成为学术的创造者和引领者?在学者和编辑的双重身份之间如何取舍和兼顾?快来跟着大山一起探究这些问题吧~

践行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党的二十大要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并特别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作为“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的重要方面。在邹晓东看来,这与2021年5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以下简称重要回信)中提出的“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阐释如何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相一致。邹晓东表示,重要回信中的“如何更好”四字,极大地顾及了追求真理的学术本性。这里所要求的“深入阐释”,既非照本宣科,亦非一味因循成说。围绕着“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这一主旋律,特殊疑问词“如何”为我们提供了开放探索的空间,程度副词“更好”则意味着“日新又日新”的进取。在这种“进取空间”下,学者追求“一得之见”的求真创新劲头儿,无疑有其用武之地。“这是一个兼顾时代感、现实感和学术本性的提法,它应该成为新时代中青年人文社科学者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的基本内涵。”邹晓东如是说。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邹晓东认为这句话对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当今人文社科学者在遵守“象牙塔”治学规律的同时,尤其应该透过各种新闻和自己的切身生活去感受、沉思当今世界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无疑是一本百年难遇的社会之书、世界之书,是印证、证伪、修订、创新“象牙塔”学术的现实熔炉。有现实感和责任感的人文社科学者,应该将自身所体察到的自己、他人、不同群体、祖国与他国在其中的表现与主张纳入其追求真理的学术关怀之中,从道义上、逻辑自洽性上、现实有效性上去加以深思和阐释,构建自己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当下,在党的二十大精神和重要回信精神的鼓舞下,越来越多的中青年人文社科学者,正抱持着求真、求新、求“更好”的学术初心,加入到“深入阐释如何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行列中去,反过来,这也必将有助于当今中国人文社科学界自身的精进,使之更有可能结出新的思想学术硕果。

做学术史的创造者和引领者

2015年春天,在正式入职《文史哲》编辑部之前,邹晓东即参与了《文史哲》期刊第五次人文高端论坛的筹办,尤其全程参与了《文史哲》期刊与《中华读书报》联合发起的首次“年度中国人文学术十大热点”评选发布。那时,他就隐隐感觉到:春季是《文史哲》编辑部最繁忙、最热闹的时节。问题在于,追求这种“热闹”,究竟有何好处呢?那时,刚刚蜕下“学生皮”的他,虽满怀激情地投入了相关工作,但脑海之中始终有一个声音在徘徊:不是说学者“板凳要坐十年冷”吗?如此大张旗鼓地设置学术议题、托举学术现象,岂不与“坐冷板凳”精神相悖?渐渐地他发现实际情况并非“追求热闹”这么简单。邹晓东说:“人文社科学术与时代精神息息相关。每一时期的社会状况都在变换,精神气候始终都处在调整重建的过程中。人文社科学术只有及时感知到这种变化,才能够适时发挥引领与支撑作用,反之难免要承受被动之苦。可以说,一端是‘引领潮流’的荣光,一端是‘落伍’的狼狈,中间部分则是‘被引领而预流’者。真正的问题是:你所在的学术期刊要成为哪一段?”

这些年,邹晓东越来越认识到《文史哲》期刊在共和国早期人文学术史上的“引领者”英姿,是一座召唤后来人“不甘平庸”的丰碑。始于2008年而渐成常规的春季人文高端论坛,以及始于2015年的“年度中国人文学术十大热点”评选与发布活动,这些“热闹”的学术策划正是《文史哲》在办刊主业基础上延伸出来的具有“二次创牌”效果的业务增长点。他说:“无论是在高端论坛议题设置方面,还是在‘十大热点’的遴选、条目凝练、解析辞撰写方面,前辈们都会将其亲历的学术史的纵深感带到讨论之中,而使我们的构思、表述在潜移默化中带有了贯通‘两个三十年’的气派。”对于像他这样的“80后”学者来说,见识《文史哲》前辈们的上述“心迹”流露,堪称最难得的高端补课与学思历练,反过来又加强了他为刊物、为学界效力的能量。举例来说,邹晓东本人并非研究现当代中国思想史的专家,因为参与筹办2019年度“儒学价值及其现代命运:五四运动百年纪念”人文高端论坛的良缘,他在会后撰写了《儒学与“五四”能和解吗?》这篇仅看题目就具有相当冲击力的长篇侧记。在2020至2021年参与刊史梳理,2021年参与筹办、聆听“亚细亚生产方式与中国道路”人文高端论坛之后,并非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研究专家的他与相关同仁联合撰写了《“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前世今生》。这两篇侧记均在《中华读书报》上整版推出,被认为对深化论坛议题、扩大论坛影响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面对新的历史征程,党的二十大报告发出了“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的号召,哲学社会科学期刊在这方面无疑有着特殊担当。《文史哲》现任主编王学典教授曾给出过这样一个对比性的说法:学术期刊可以不做被动收容的公共汽车、码头、集装箱,而要成为学术史的主动有力的创造者,乃至引领者。邹晓东对此深表认同,他说:“《文史哲》一定要敢用、善用自己的金字招牌,不断继承发扬《文史哲》在创刊之际所奠定的‘古典学术与时代精神密切互动’的刊风基因,在变化着的社会情况与精神气候中,与时俱进地凝练、宣示带有宏观意义的学术理念,并围绕理念推出相应的选题策划,真正成为王学典教授所期待的学术史的创造者和引领者。”事实上,《文史哲》围绕“中国人文学术的本土化(中国化)转向”这一意向,推出的一系列形散神聚的学术策划,正是践行这一追求的有力举动。

使学者与编辑双重身份相持而长

对于学者编辑的双重身份,邹晓东感叹道:“编辑和学者各自都是一份完整的工作。说‘完整’,是因为它们都可以作为无底洞,吞噬一个人职业生涯的全部工作时间和精力。任何一个‘脚踏两只船’的从业者,都面临着如何在二者之间切割时间、分配心思的纠结。但是‘编辑与学术双肩挑’也有其深刻的益处,一方面是因为学术研究与编辑工作之间有着较为直接的双向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则在于编辑工作可能是当今职业学者将‘象牙塔’作为‘生活世界’进行全方位体察的最佳立足点之一。”

在踏上《文史哲》编辑工作岗位后的一段时间里,邹晓东一直认为那些较为宏观的议题大概是自己 50多岁后才能参与进去的。然而,编辑工作不等人,审稿、编稿、写论坛侧记、解析热点论题,无不要求编辑开足马力,将现有的识见快速开拓到可以运用、拿得出手的程度。时间一长,非但使他攒出了《我在〈文史哲〉干编辑》这样一本文集,而且促使他更直接地思考自己的古典研究同当下时代的关系,而产出了《性善与治教》这本书。一个编辑在从事办刊工作的同时,能陆陆续续地产出一板一眼的学术成果,能在学术研讨会上进行专业的发言、互动,他的编辑工作就会便利许多。邹晓东说,目前,他所在的哲学专业有不少这样“双肩挑”的学者型编辑,而学刊与学界之间形成更加良性的互动关系也有利于他们的创新性工作。

过去,学术界一直流传着一句话:不发表即死亡。可见学术成果的发表对于学者的重要性,而学术期刊编辑部正是最新的科研成果的集散地。邹晓东指出:“在这里,可观学界众生百态,进而可追溯学术研究的全产业链,并旁及方方面面的人情世故。对于服膺‘知行合一’的人文社科学者来说,这一视角优势天然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毕竟,一个人文社科学者如果连对自己所在的圈子都不能作‘生活世界’式的理解,又怎么可能以自己的笔担当起更大范围的家国天下?”可以说,从学术期刊编辑的岗位上体察学术界的生活方式,这是“象牙塔”内的学院派学者最便利的“接地气”途径。出于保护他人隐私等职业操守,编辑虽不能直接将所接触到的现象行诸笔端,却可以凭借自己的学术素养将一些现象提炼为议题,用学术研究的方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这方面,他也进行了一些尝试,提出了“学者办刊应处理好七个关系”“学刊专职编辑主持实用编委工作室”“将学术论坛变成干编辑的工作现场”等设想,被学界前辈陈卫平先生赞为“把哲理分析的头脑运用到了对编辑工作的思考上”。

今人常说“择一而终”,但邹晓东却在学者编辑“双肩挑”的工作经历中,体会到了别样的滋味儿。正如“象牙塔”联系着整个世界那样,一个编辑岗位也联系着编辑部,进而联系着整个刊界和学界。对学者和编辑双重身份相持而长的工作模式的期望和探索,大而言之,与期刊编辑部的运作机制改革、国家层面的学术评价体制改革、学界与刊界良性互动关系的建立息息相关。他相信,只要有足够的心力坚守与奋发,就有望见证一个学术与学刊双繁荣时代的到来。

素材来源 | 山东大学融媒体中心

文 | 王琰

图 | 受访者

编辑 | 宋奕蕾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官网)

2023考研秘籍

跟我一起考研吗?马上关注我分享独家资料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