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考研,马克思主义理论考研
作者:冰 启
近日,教育部宣布,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将于10月5日开始报名。这也标志着一年一度的考研大幕即将拉开。近年来,考研竞争日趋激烈。其中,“逆向考研”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一些本科毕业于“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学生,在考研时不再局限于报名“双一流”建设高校,普通院校也逐渐成为他们的选择。据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布,近年来,在广外接收的推免生中,来自“双一流”的高校生源每年占比基本在30%-40%之间。
“逆向考研”是以考研学生本科就读学校与报考学校的身份、等级作为判定依据。从“双非”(非“一流大学”、非“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到“双一流”高校,这是“正向考研”,而从“双一流”高校到普通院校,则属于“逆向考研”。在大多考研生追逐名校,把考研作为第二次高考,以获得名校身份的考研大潮中,“逆向考研”就显得有些另类。其实,理性的考研本就不该以追逐学历为首要目标,而是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提升自己的能力。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逆向考研”,会推动破除考研中的唯名校论。
对于“逆向考研”,考研生有不同的看法。有的来自普通院校的学生质疑,“逆向考研”的学生挤占了他们的考研机会,“双一流”院校毕业生就应该继续选择“双一流”高校考研。还有考生认为,之所以选择“逆向考研”,是因为这些学生考不上“双一流”,只有退而求其次。这都是从学校身份、层次角度看待考研,认为提升学校身份、层次的考研,是“追求上进”,而选择一所身份、层次更低的高校读研,则“不思上进”。
在高校存在身份、等级的唯学历、唯名校评价体系中,有这样的论调并不意外,考研热就与此密切相关。地方本科院校的毕业生,是考研大军的主力。不少人考研的主要目的,就是想进一所名校,获得更好的学历身份。有的考研生为了实现进名校的目标,不惜“二战”、“三战”。但是,这却并非理性的考研,以提升学历为主要目标的考研,除刺激考研之外,还会加剧学历内卷。
从高校办学的角度看,一流大学不代表所有学科和专业都是一流,同样,一些综合排名不高的大学却在某一学科或专业上实力卓群。因此,在本科教育阶段,学生选择综合实力强的大学,接受通识教育,而在研究生教育阶段,则选择办学实力强的学科、专业,是更为理性的研究规划。
2021年,我国共招收研究生117.65万人。其中,招收博士生12.58万人,硕士生105.07万人。根据2020年教育部等三部委发布的《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我国将以服务需求为导向,合理扩大人才培养规模。坚持供给与需求相匹配、数量与质量相统一,保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培养能力相匹配的研究生教育发展节奏,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适度超前布局,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稳步扩大。而扩大硕士研究生规模,将主要由普通院校进行。也就是说,到非名校的普通院校读研,将会是大部分考研学生的选择。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要让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结构、质量与社会需求紧密接轨,就必须扭转源于精英教育时代的“身份教育”与“学历社会”问题,推进教育观和人才观转向“能力社会”。本科毕业生选择深造读研,要以提升能力作为规划的基线。而“逆向考研”这样的说法,也就不再有市场。(冰 启)
来源: 北京青年报
论考研(马克思主义理论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