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黔西南考研培训机构,黔西南考研辅导机构
编前语
又是一年高考日!即将步入大学校园的这群年轻人,需要带着感动与思考,到更为广阔的世界中去迎接更多挑战、解决更多难题,不负时代重托,不负师长期望。在高考前后的学习中,老师是引路人。高考期间,贵州日报天眼新闻策划推出贵州六名国家级教学名师的故事,一起听听他们的育人故事、人生感悟。
16年前,她取得了研究生学历,顺利考入贵州省一类示范性高中实验三中任教,正志气满满地规划着自己的教育生涯。
3年后,她眼看着城市学校科技创新教育如火如荼,感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差距,毅然放弃优渥的工作条件,回到家乡兴义决心改变当地教育现状。
她,就是兴义市第一中学副校长刘婷婷,今年46岁,已在教学一线奋战了24年。从教以来,她始终致力于偏远地区有效教研的探索,创立的中学生物VIPP教学法深受同学们喜爱,该方法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在西南地区广泛推广。
刘婷婷说,“教”是传道授业,“育”是关爱呵护,两者缺一不可。
刘婷婷是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2018年,刘婷婷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名师,并先后被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十佳优秀科技辅导员等称号。
国家级教学名师刘婷婷
教学改革 弥补教育资源短板
刘老师的生物课有趣,这是学生公认的。
猪肝取材农贸市场,过氧化氢溶液来自药店的消毒水,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品,在她的手中,就成了和同学们一起探究酶高效性的实验材料。
刘婷婷的实验课,往往只演示一遍,就放手学生去做,即便出错,她也不着急纠正。她认为,实验的乐趣在于探索,要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知识应该看得见、摸得到、闻得着,这是刘婷婷上课的原则。学校器材缺乏,她就自制教具;知识点抽象她就用音视图直观讲解;只要具备条件开展的实验一定让学生亲自动手得出结果……
她的学生王臣说,刘老师的课轻松、有趣,她带着我们一起参与互动,体验操作过程,讲过的知识点印象都很深刻。
为了改进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差的现状,刘婷婷探索出一套中学生物VIPP教学法,强调课程的参与性与可视性。
通过应用可视性材料使中学生物教学中很多微观的生物结构及抽象知识形象化、趣味化、生活化,突破学生思维障碍。应用自创的实物激趣法、创设教具法等VIPP教学方式,很好地解决了班级人数多,学生探究活动耗时,难以开展的难题,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为少数民族地区薄弱学科建设提供了方法途径。
近年来,刘婷婷主讲的生物教学在全国同类学校和同学科中取得不错反响,多次受省内外教育主管部门的邀请,开展讲学和示范;受教育部西南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的邀请,为西藏首批基础教育名师作培训,聘为名师班学科导师;贵州师范大学聘请为硕士生导师,参与学生见习实训教学。
刘婷婷说,在经济条件欠发达地区,更需要教学教研的改革创新,因为教育资源匮乏,只有通过改进教学方法来弥补短板。
刘婷婷指导学生做实验
创新教学 为学生打开另一扇学习的窗
先把讲台站稳,才能大胆创新。2009年,刘婷婷开始尝试在教学中加入科创活动。
曾经,兴义市万峰湖网箱养鱼规模庞大,每年投入水体饲料高达万吨,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严重。
为了探究万峰湖的水质改善的方法,她带着学生一起实地调研,利用高中生物课本知识——植物根系能够吸收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采取生物浮床技术,治理富营养化,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她多次从三十公里外养殖场取回实验水样品,供同学们研究;学校实验器材达不到分析条件,她就到黔西南州环境保护监测站协调仪器使用;历时半年,实验百次,筛选出“小天使”和“三色茱蕉”这两种吸收效果较好的本土植物……这项课题在贵州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获得了二等奖,成为黔西南州连续六年来的首个获奖项目,这让刘婷婷的信心得到极大鼓舞。
2011年,在刘婷婷的努力下,科技创新教育在兴义一中得以全面推广。
正当科技创新活动开展如火如荼的时候,部分家长却持有不同意见:大量时间花在课外活动上,学习成绩怎么保障?
刘婷婷却说,学习不止是坐在教室里面,课堂之外的学习也同样必要,不信我们一起看科创活动带给孩子的变化。
当时,她的班上有一名同学,性格十分内向,刘婷婷就针对性地引导他开展科创项目,为了探究城区垃圾桶分布的合理性,这位同学独立访问了150多个环卫工,最后甚至还总结出一套询问交流技巧在全班分享,通过这次科创活动,成功帮助这个孩子打破了交流障碍,树立了信心。
这一年,刘婷婷所带的班级不仅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十多个同学都在全省的科技创新大赛上斩获奖项。
“自信对于学生来说很重要,当孩子们做一件事获得成功后,同样会激励他们去挑战学习的困难。”刘婷婷说,科技创新教育是培养青少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更深远的意义在于中学阶段为学生埋下了创新的种子,今后的学习中,一旦遇到合适的土壤,它就会发芽。
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刘婷婷组建的科技创新教育团队,培训学生5000多人次,成功开展了“珍爱生命之水”“科学饮食”等多项科技体验活动,培训黔西南州科技辅导员2000多人次。指导学生开展了30多个课题的科学探究,其中100余名学生在贵州省、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及全国生物学联赛中获奖。兴义一中也被授予贵州省青少年科技特色学校。在刘婷婷的努力下,黔西南州的科技创新教育实现了从无到有、从点到面、从弱到强的巨大转变。
刘婷婷指导学生做实验
履职尽责 用爱倾注教育事业
2018年,刘婷婷当选贵州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
履职期间,她始终关注贵州教育事业,用实际行动支持基层教育发展,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到乡镇学校为老师们上示范课,开展专题讲座,助力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同时,及时收集整理基层教师的心声,思考探索基层教育发展思路,将“在贵州设置六年一贯制实验班”“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等建议带上两会。
在最近一次两会上,刘婷婷又建议大力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她说,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也面临着现实困境,高中课程紧张,很难系统地开展。对于教师,只有读本,没有教辅,教师在开展课程过程中无从下手。
“生态兴则文明兴,要为学生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发展理念。”刘婷婷说,希望推动生态文明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组织编写相关教材,打造一批精品课程,让广大青年学生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当好践行者和宣传者。
爱一直是刘婷婷坚持的师道。为了照顾生病的同学,她半夜到医院陪护;为了帮助学生戒除网瘾,她走遍了兴义的网吧,将学生劝回学校。对家庭贫苦的学生更是关怀备至,为了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她自掏腰包自己拿出数万元工资作为奖学金鼓励支持贫困学生。节假日家远的孩子回不了家,都会收到刘婷婷精心准备的小礼物。班上一名学生是孤儿,刘婷婷不但帮他申请各种学费减免和社会资助,还每个月资助他200元,一直持续到高中毕业。
为了推动实现教育公平,她组建贵州省刘婷婷劳模创新工作室,关注培养边远地区农民工子女创新能力,帮助其积极对待生活和学习。为助力教育精准扶贫,2018年开始,带领“国培计划(2018)”教育部“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刘婷婷创新团队研修工作坊,多次对册亨县教师进行精准教育帮扶,培训教师600余人次。
刘婷婷始终认为,教育是山区孩子走出大山的重要途径,经济基础决定的教育失衡一时难以改善,我们努力为学生争取更好教育资源的同时,也要着力发掘本身教育的优势,努力探寻一条特色教育的发展新路。
策划 岳振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何登成
编辑 郭睆秋
二审 施昱凌
三审 田旻佳
贵州黔西南考研培训机构(黔西南考研辅导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