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研究生成绩查询(上海大学研究生成绩查询入口)




上海大学研究生成绩查询,上海大学研究生成绩查询入口
  现在很多机构往往会过多地强调自己的老师授课水平多好多好,但是却忽略了课程规划和考研相关的其他问题,所以,不能随随便便选择寄宿考研机构。当大家了解了寄宿考研有哪些机构之后,可以从多个方面去做比较,背景规模、教学资质、师资力量等等,这些都是非常关键的因素。所谓的寄宿式考研,其实简单来说就是由 “寄宿”+“辅导”+“练习”教学模式而衍生出的一种新的考研复习模式,对于考生来说,借助“寄宿式考研”,可以达到时间的高效充分利用,而且拥有“统一作息、统一复习”的管理,借助集吃、住、学习为一体的模式可以让学员的更好地加入到考研备考中去。  一些条件比较好的辅导机构,住宿条件是很好的,有空调、有独立卫生间有专属的宿舍套间等等,当然了这些价格都是非常高的,对于考生来说就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复习特点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寄宿考研辅导机构。

考情分析系列来啦,接下来的日子里,小编会整理国内各大院校的新传博士招生情况,包括招生人数、申请考核条件、复试比例、复试办法、博导介绍等内容,同时心传考博也会持续关注2023的博士招生简章,及时为大家更新招生信息。

今天,是上海大学专场哦!

#

阅 读 索 引

1.招生人数

2.报考条件

3.申请材料

4.申请程序

5.参考书目

6.博导介绍

招生人数

2022年:15人

2021年:13人

2020年:12人

报考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学风端正,无学术不端和其他违法违纪受处分记录。

3.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毕业或取得硕士学位)。

4.只能取得硕士学位证书而无毕业证书的考生,报名时必须已获得硕士学位证书,否则不得报考。

5.持境外获得的硕士学位证书的报考者,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报名时须提交认证报告复印件。

6.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规定。

7.有至少两位与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相关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8.现役军人报考,按解放军总政治部有关规定办理。

9. 申请考生对学科研究应具有浓厚兴趣,并具有突出的科研能力,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

申请材料

(1)材料目录(注明申请人姓名、报考专业和导师)。

(2)《上海大学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一份,完成网上报名后,从网上报名系统直接打印,盖章签字须齐全)。

(3)身份证复印件。

(4)硕士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及学位认证报告。考生可登录“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http://www.chinadegrees.cn),进入“学位查询”在线查询学位,并截图打印,如不成功须申请中文学位电子认证报告后打印,具体申请操作见:(http://www.cdgdc.edu.cn/cn/);应届硕士毕业生提供学生证复印件及学籍认证报告,考生可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www.chsi.com.cn),进入“学信档案”在线申请学籍验证,打印下载本人的学籍认证报告。凡在境外获得学位的考生,还须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本科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

(5) 硕士研究生阶段课程学习成绩单或复印件(需加盖成绩管理部门公章)。

(6)本科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

(7)外语水平证书或成绩单的复印件。

(8)各类获奖证书复印件。

(9)两封具有正高职称专家签字出具的推荐信(模版可至上海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文件下载”栏目中下载)。

(10)公开发表的学术性论文或专著等科研成果复印件(论文复印件应包括期刊封面、目录及正文第一页),最多5项。

(11)硕士学位论文(应届硕士毕业生提供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及已完成部分的论文文稿)。

(12)本人陈述(含学习经历、学术志向、自我评述、已有成果简介)。

(13)博士期间详细研究计划(模版可至上海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文件下载”栏目中下载)。

(14)其他可以证明申请人学术水平和科研素质的证明文件或申请人认为有价值的其他申请材料。

考生提供的申请材料务必保证真实有效,一经发现材料造假,即取消其攻读博士学位的资格或学籍。

申请程序

1.网上报名

申请人根据《上海大学2022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详见学校研招网),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网上报名。

2.寄送材料

须按照《上海大学2022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的要求交纳报名考试费、打印报名表、寄(送)报名材料和申请材料。

3.资格审核

(1)新闻传播学院成立博士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院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

(2)在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成立资格审核小组,资格审核小组负责对申请者进行资格审核。

(3)资格审核小组对考生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对考生做出评价,明确资格审核结果,择优确定通过资格审核的名单。资格审核通过名单在新闻传播学院网站上公示。资格审核通过者才可参加综合考核。

资格审核的遴选标准如下(至少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①申请人有较高水平科研成果发表。

②申请人有较高水平专著出版(主编及教材不算)。

③申请人获得过校级及以上科研奖励。

④申请人在新闻传播专业领域内做出重要贡献。

⑤申请人获得省级及以上优秀硕士论文。

⑥申请人具有良好的专业理论基础、学术发展潜能,愿意致力于学术研究工作,具有培养潜力。

4.综合考核

在学院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成立综合考核小组,综合考核小组负责对申请者进行综合考核。

综合考核前申请人需出示(1)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原件;(2)硕士学位证书原件(应届硕士毕业生提供学生证,在境外取得硕士学位的考生须提供硕士学位证书和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报告原件)进行核对。

综合考核由综合考核小组负责,按专业方向分组对申请人的外语水平、专业基础、科研能力、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

综合考核分为英语、新闻传播学专业基础、新闻传播学专业综合三门科目(每门科目满分为100分)以及综合能力考核(满分200分),总分为500分。

任意一门科目出现不及格(低于满分的60%),即不予录取。

参考书目

(01)《新闻报道与写作》 梅尔文・门彻 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01)《中国新闻教育史论》,新华出版社,2003版

(01)《精神交往论》陈力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01)《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黄旦,复旦大学出饭社2015年

(01)《文人论政》李金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01)《回到马克恩》齐爱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

(01)《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童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

(01)《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程》陈力丹,人民大学出版社

(01)《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史》郑保卫,福建出版社

(01)《典型报道研究》朱清河,科学出版社

(01)《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十五讲》李彬,清华大学出版社

(02)《中国传播思想史》,金冠军、戴元光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05年版

(02)《比较媒介体制》,(美)丹尼尔·C·哈林、(意)保罗·曼奇尼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2年版

(02)《欧洲传播思想史》许正林著 上海三联书店05版

(02)《传播的历史:技术、文化和社会》,(加)戴维·克劳利、保罗·海尔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1年版。

(02)《传播理论》小约翰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02)《传播与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分析》,赵月枝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02)《全球传播:理论、利益相关者和趋势》,【美】托马斯·L·麦克费尔(Thomas L. McPhail)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02)《国际传播学》,关世杰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02)《重塑文化政策(为发展而推动文化多样性的十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著︱意娜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

(02)Internationalizing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Chin-Chuan Lee (ed. ). (2015)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02)《媒介分析:传播技术神话的解读》(第二版),张咏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10月版。

(02)Bryant, J., & Oliver, M. B. (2009). Media effects : advances in theory and research (3rd ed.). New York: Routledge

(02)Wimmer, R. D., & Dominick, J. R. (2014). Mass media research : an introduction (Tenth Edition. ed.). Cengage- Wadsworth

(03)《克莱普纳广告教程》第15版,拉塞尔、莱恩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06年版

(03)《广告社会学》,拉尼奥著,商务印书馆98年版

(03)中国会展研究30年文选,张敏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

(03)会展蓝皮书:中外会展业动态评估研究报告,张敏主编,社科文献出版社,2012、2016、2018;

(04)《大数据时代》,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思•库克耶,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1月版;

(04)《技术赋权:中国的互联网、国家与社会》,郑永年著,邱道隆译东方出版社,2014年2月版

注:如有,参考书目可以用最新版。

博导介绍

(一)新闻学

郝一民 教授

研究方向:新闻理论、中国文化传播

科研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代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的生成研究”(16ZDA219)

近期论文:

1. 基于共情理念的中国新叙事——出版业对外传播的一个深度理念问题

2. 新闻出版对外传播的融媒思维路线与策略

3. 马克思主义新闻价值观:结构、意义、实践性

4. 中国话语体系的新闻价值观建构与实践

5. 文博类电视节目创新形态及创优内涵浅论

王晴川 教授

研究方向:广播电视研究、新闻传播理论与实务、媒介发展战略与文化产业

近期论文:

1. “沉默的螺旋”与“喧嚣的螺旋”

2. 《红色传承》:传承红色基因 记述峥嵘历史

齐爱军 教授

研究方向:新闻理论、媒介文化

科研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特色新闻学话语体系的知识逻辑和演进机制研究”(19BXW005)

近期论文:

1. 构建以马新观为方法的媒介批评体系

2. “理想型”视域下的延安新闻学再认识

3. 反“客观主义”话语实践再省思

4. “理论变成物质力量”: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路径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5. 引“声音/发声”入媒介社会学——尼克·库尔德利“声音/发声”观及其理论意义

周宇豪 教授

科研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百年传播话语体系变迁研究(1919-2018)”(18ZDA315)

近期论文:

社会治理现代化视域下融媒体话语建构功能

与时代同行:现实题材电视剧《扫黑风暴》的创作导向与思路

(二)传播学

沈荟 教授

研究方向:新闻史、国际传播、人际传播

近期论文:

1.看电影:实践范式下的媒介理解及其想象力

2.拿布夫人自述与宁波1840年风鸢号事件新考

3.“学术性新闻”:马克思在《纽约每日论坛报》的社会历史写作

李喜根 教授

研究方向:媒体信息传播及其社会影响、网络传播行为与传播效果、新媒体技术对信息传播的影响、媒体使用与健康行为

近期论文:

1. 国际冲突中的舆论较量:理论、路径与策略

2. 探索数字新闻理论发展与创新路径

3. 网络时代媒体影响力:媒体效果研究视角

4. 国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媒体报道原则

(三)广告学与会展学

杨海军 教授

研究方向:广告理论与广告史、品牌理论与文化产业、新媒体与社会治理

科研项目:

教育部规划基金《上海近代百年广告史研究(1840-1949)》(13YJA860022)

近期论文:

1. 资源配置与新电商运营的创新范式

2. 民国时期上海“月份牌广告”画家群研究

3. 天天快报:注意力经济新范式的创造者

牛盼强 教授

研究方向:科技创新与媒介产业发展、文化产业管理(影视传媒、广告会展等)、会展与活动策划。

科研项目: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课题“上海新媒体科技传播效果评价与提升研究”(2018BXW001)

近期论文:

1. 智媒时代新闻再定义:新闻是增量信息的有效呈现

2. 我国品牌展会评估的思路研究

3. 我国新媒体科技传播效果评价研究——以科技类微信公众号为例

(四)智能传播研究

严三九 教授

研究方向:新媒体与媒介融合研究、媒介经营与管理研究、广播电视新闻研究、传播心理研究

科研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构建三维一体的全媒体传播体系研究”(20AZD058)

近期论文:

1. 智能分发平台的信息茧房现象伴生的合法性风险探究——基于理性主义视角

2. 县级融媒体参与社会治理的政策逻辑与实践面向

3. 智能传播时代全媒体出版路径探析——基于场景的视角

4. 强化编辑把关 改善公共信息传播效果

5. 5G背景下短视频内容生态重构探析

包国强 教授

研究方向:传媒经营管理及文化产业、新媒体与网络治理及应用传播

科研项目:

2021年上海市社科规划项目“基于高质量发展的上海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研究”(2021BXW006)

近期论文:

1. 民营网络平台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影响机理与推进路径

2. 网络时代国有文化企业主体地位巩固研究

3. 新时代中国特色媒体社会责任体系简论

4. 中国传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构建——基于AHP-熵权法

5. 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构建与路径选择

易前良 教授

研究方向:新媒体与社会变迁研究、新媒体理论研究

近期论文:

1. 物质性:媒介技术理论化及其与数字媒介研究的勾连——基于媒介理论与STS之比较

2. 平台研究:数字媒介研究新领域——基于传播学与STS对话的学术考察

3. 平台化背景下我国网络在线内容治理的新模式

上海大学研究生成绩查询(上海大学研究生成绩查询入口)

2023考研秘籍

跟我一起考研吗?马上关注我分享独家资料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