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考研(城市规划考研考什么)




城市规划考研,城市规划考研考什么

2022年9月3日,清华同衡学术周系列论坛首场之“高质量发展的城镇化与人居环境建设”在京成功举办。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总体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健以“城市高质量发展之空间战略与规划——实践与方法”为题作专题报告,从价值观引领、规划思维运用、系统性探索三方面,阐述了清华同衡在新发展阶段背景下,践行新发展理念,探索支持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规划方法。

王 健

清华同衡副总规划师、总体研究中心副主任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我们不断总结审视之前的和正在进行的规划实践,不忘初心,守正固本,不断创新开拓、勇毅探索,助力城市的更高质量发展。清华同衡在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总体规划及其相关研究的20多年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业务覆盖我国东、中、西和东北全范围,形成从全国到省级、区域、地市、县区、乡镇的全尺度贯通,具有典型性、普遍性和代表性。

01

价值观引领的实践研究

城市规划作为协调公共利益的重要政策工具,如何做出价值判断,依据什么价值观引领来形成解决方案,非常关键。清华同衡在规划实践中,秉持“以人民为中心”、响应国家战略和探索新理念的价值引领。

1、“以人民为中心”引领

价值观的核心是“以人民为中心”,这是统领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相应的具体内涵和目标举措是不同的,在新发展阶段要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人的素质提升和生活质量提升为核心,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不同发展阶段“以人民为中心”的内涵发展变化

2017年,清华同衡联合清华大学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承担了《中国城镇化大势与对策研究》课题,对“以人民为中心”的内涵和任务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响应“全体人民”和“全面需求”两个中心,协调人与环境、人与社会两大关系,从完善人本服务、营造健康环境、促进空间公平、倡导共享治理四个方面,建设环境健康可持续、社会公平包容、全体市民共建共享共治的人民城市总体思路。

课题:中国城镇化大势与对策研究(2017年)

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全面落实,清华同衡探索构建全流程的规划体系:以保障安全和品质提升为底线、以顺应人群需求规律为导向、以实现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为目标建立全方位价值导向,通过“评估评价-模式转型-价值转化-要素配置”规划全流程,基于针对不同人群需求、安全宜居要求和服务配置状况的综合分析和系统评估,探索“人口-资源环境-产业-城镇-乡村-土地”多元要素匹配的发展模式转型和生态文化多元价值转化路径,实现对各类要素的精细化、精准化配置,全面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人民为中心”引领的全流程规划体系

“以人民为中心”,需要以系统全面、具体深入的掌握各类人群真实现状和需求为基础。同衡在实践中会因地制宜地开展针对性工作,以“梓潼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为例:因统计数据内容和精度非常有限,采用手机信令大数据结合调查问卷的方式来弥补,特别是在问卷设计和调查方法方面开展大量细致的工作,使得样本与地方人群特征匹配度很高,调查效果显著;针对不同特征人员进行多因子交叉分析,准确掌握特定人群的特征和诉求,并把对真实诉求的回应贯彻到规划编制全过程中,让规划更好用、更管用。

梓潼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项目中的多因子交叉分析示意

2、国家战略响应

规划服务于地方政府治理与社会公众实际需求,需要基于国家视角进行战略谋划,与国家战略部署主线上下贯通,将所有规划行动统一到国家战略的实施上并成为国家战略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衡承担的《(全国)城镇空间格局和土地资源配置研究》课题,从国家战略视角出发,提出以全球城市、国家和区域中心城市为引领,以城市群和都市圈等发展优势区域为主体,形成多中心、网络化、开放式城镇布局体系,并强调空间要素资源配置策略要以严守粮食、生态、文化、能源、边疆安全等国家战略视角为基础。

课题:(全国)城镇空间格局和土地资源配置研究(2020年)

省级(区域)规划则承载着国家战略在省级层面的落实与向下位城市传导的任务。“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空间规划”将承载国家战略使命“三大定位”的重要功能空间落实到全域开放的空间格局中,明确不同地域的主体功能,以生态屏障、生态功能区和粮食主产区为基底,构筑都市圈、一体化发展区、城镇发展区、文旅融合发展区的协同发展格局,并明确提出了战略意图向下的传导机制。“河南省黄河流域国土空间规划”则用流域政策空间分区引导的方式,引导国家战略核心承载空间差异化布局,并分区制定管控政策和行动计划向下传导实施。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空间规划——空间格局模式图

同衡不仅积极响应国家战略,更参与到国家战略的制定之中。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联合参与中国工程院课题《基于生态环境承载力的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布局研究》,其中的相关观点和内容支撑了院士报告上报国务院。在《长江中游城市群实施规划前期研究》课题中,同衡提出的聚焦“三圈引领”、培育“成长三角”主轴、聚焦3个跨界合作地区、构建城市群生态格局等空间格局思路及实施机制的建议,都纳入已正式发布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中,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江中游城市群实施规划前期研究(2021年)

同衡还积极投身于国家级新区的规划建设中,包括雄安新区、北京城市副中心、广州南沙新区、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区起步区等。从国家战略意图最初如何在新区落实的整体谋划和空间格局构建,到后续各类实施型规划设计的深度参与,再到成为责任规划团队参与具体建设管理平台的搭建和运行维护等,全程服务国家战略在国家级新区的全面落地实施。

北京城市副中心总体城市设计(2016年)(左)广州南沙新区总体概念规划(右)

3、新理念实践探索

在实践中不断践行新理念,用新理念来解决发展中的各类问题矛盾,引领新发展格局的构建。

主题1:生态韧性

“生态福州”总体规划探索建立了一套“生态城市”的系统解决方案,并运用多种技术方法对城市热岛、通风廊道、生态廊道、生物通道等进行了研究和探索,是生态文明视野下城市生态空间规划实践的典型案例。

“生态福州”总体规划(2014年)

“宿迁城市发展战略规划”针对生态敏感、洪涝、地灾影响严重等因素,在区域层面探索生态优先的绿色发展路径,在市域层面引导韧性发展提升风险抵御能力,在城区层面以安全为基础优化功能和空间布局,探索了一条基于生态安全再认识的可持续人地关系协调发展之路。

“新疆巴州国土空间总体规划”面对因水土不匹配而带来的生态空间和农业空间矛盾冲突问题,秉持兼顾生态保护和民生保障的理念,从技术论证、工程措施和政策机制等多方面切入,进行多情景分析,探讨生态安全协调的用地结构优化综合解决方案。

“临海市城市总体规划”针对海滨城市受风暴潮影响洪涝易发的问题,对市域洪涝灾害、风暴潮影响和地质灾害进行重点风险评估,确定风险分区,系统性完善水系治理和内涝治理,提升城市安全韧性。

临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8-2035年)

主题2:绿色低碳

《中国城镇化的绿色化发展路径研究》课题对城乡绿色发展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在深刻解读城乡绿色发展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总体思路框架,明确核心理念、核心思路,重点聚焦四大尺度和五大领域、构建全面协同推进的核心路径。

课题:中国城镇化的绿色化发展路径研究(2017年)

伊春市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重点围绕绿色发展进行了三重探索,用三“术”——生态资源保护提升、价值转换和空间范式优化,予生态文明之道以起点、持续和承载,探索了一条生态空间系统构建、质量提升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之路。

伊春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

渝东“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示范区规划将生态和产业进行有机融合,提出自然资源进行直接和间接价值转化的路径,是践行让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之路的实践探索。

“山东省碳达峰碳中和发展转型策略研究”是基于达峰测算的省级双碳发展战略和政策建议探索,通过仿真测算,明确山东省实现“双碳”目标的重点任务、时间窗口和政策支撑;相关研究支撑了《国务院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出台。

“烟台市智能低碳城市规划”是我国首个智能低碳城市规划实践,围绕能源、产业、空间、技术和机制平台领域需要重点关注的五个方面,探索构建城市“双碳”空间框架,具有极高的推广借鉴价值。

山东省碳达峰碳中和发展转型策略研究(2021年)

主题3:魅力人文

在文化强国战略和美丽中国建设的大背景下,同衡开展了丰富的实践探索。“泰安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以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泰山的保护与传承为核心,强调联动区域构建环泰山核心圈,推动城市由依山而建到远山近水转变;系统化营造整体魅力人文空间,并对中国传统山水营城空间组织模式进行了创新探索。

泰安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2019年)

“武夷山市城市总体规划”探讨自然与人文完美结合的典范城市塑造,研究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下“双世遗”国际旅游度假城市规划的系统性实施路径。

在同衡持续深耕多年的千年瓷都景德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探索了文化空间与国土空间关系的全面重塑,构建全域全要素的文化保护利用体系,塑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城乡风貌、激活城市文化活力,推动景德镇走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发展的新路子。

景德镇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

主题4:城乡融合

“蓬莱市城市总体规划”将“蓬莱仙境”的城市名片与葡萄酒产业紧密融合,从全域视角构建一二三产融合的城乡产业体系,围绕城乡多元人群需求进行针对性设施配套和环境塑造,营造城乡融合的空间结构,推动城乡整体高质量发展。

蓬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8-2035年)

“远安县乡村振兴规划”以分析城乡发展趋势与人民需求变化为基础,从人、地、产、居、文五大乡村发展核心议题出发,构建县域乡村振兴规划编制技术体系,用系统思维解决乡村系统问题。

远安县乡村振兴规划(2020年)

主题5:科技创新

《国家科技创新功能网络体系研究》课题以创新规律研究为基础,从国家、区域、城市、功能区4个研究尺度系统提出全国创新功能体系完善引导策略,对科技创新功能与城市空间布局在趋势性、规律性、关联性等层面进行深入探索,对同衡开展相关规划实践提供了有效的指导。

国家科技创新功能网络体系研究(2016年)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空间布局规划”是对科技创新理念的具体实践,通过全球创新网络研究和区域统筹协调研究,明确战略价值和组织空间布局,系统谋划中关村未来战略发展。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空间布局规划(2015年)

02

实践中的规划思维运用

1、总体思维

在具体城市规划项目中,要将城市乃至整个区域视为一个有机生命体,构建全过程技术咨询支持的综合性解决模式:坚持战略引领,从发现和识别真实社会需求出发,按照“目标-问题-策略-布局-路径-机制”的系统逻辑,针对性地制定规划方案和实施政策措施,确保规划符合城市发展趋势和发展规律,能用、管用、好用。

在“省-次区域-市县”不同层级国土空间规划实践中,以总体思维为导向,围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进民生福祉和建设美好人居环境的目标要求,从战略、策略到实施,因地制宜地探索符合人口分布空间特征和新型城镇化模式的规划路径和方法,构建人产城文、山水林田等多元要素融合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总体思维导向的国土空间规划层级体系

2、协同思维

一是区域协同。城市发展要直面区域竞争与协同发展两大命题,强调从自身视角到融入区域视角,以优势互补促区域共赢;区域发展更需要建立协同思维,既有内部协同更有对外协同,涉及交通、生态、产业、功能、文化、设施、空间、机制等多方面。

临沂市2050空间发展战略研究(2019年)

二是多专业协同。面对城市与区域组成的复杂巨系统,需要多学科跨界跨领域的协同研究。通过多专业协作的工作组织模式凝聚合力,形成对复杂综合问题、重难点问题的集成攻关。以“河南省黄河流域国土空间规划”的工作组织为例,同衡联合5个厅属研究机构,涉及30多种专业领域背景的人员进行深度参与,从生态、水资源、环境承载、工程地质、防洪减灾、矿产资源、农业、产业、文化、城镇、治理等多领域多视角进行专业化的深度研究和综合性的集成攻关。

3、数字化思维

用数字化思维推动技术升维,践行新技术应用支撑科学规划和空间治理现代化,建立基于大数据的智慧化全三维、全数字化CIM平台。在数字化思维指引下,同衡在具体规划实践中进行了大量研究和应用。例如用情景模拟技术进行多方案推演模拟辅助规划科学决策,对人口、经济等要素流数据进行研究分析识别市场化规律和推演,开展多源时空大数据辅助规划设计在不同空间尺度的研究和应用等。围绕城市产业研究,同衡研发构建产业图谱相关技术,基于现状产业链分析、识别产业缺失环节和区域优势产业集群,进行产业延链、补链研究,并在具体实践中进行了应用。

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战略规划中的产业图谱分析技术应用

4、治理思维

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大背景下,规划的角色需要从技术成果向政策性空间治理工具转变。

“随州市城乡总体规划”实践中,以“面向实施、服务管理”为导向,探讨规划成果表达的改革创新,用图则、管控措施等方式,推动成果从技术文件走向治理政策。

随州市城乡总体规划(2016-2030年)

“株洲城乡统筹发展幸福区建设策略研究”提出落实战略目标的具体行动计划,构建“行动目标+工程项目+实施主体+近期计划”的具体行动体系来保障规划实施,发挥治理效应。在阜平县系列规划实践中,探索搭建规划综合服务平台和决策平台,推动多元主体广泛参与、强化规划技术统筹、全程参与综合把控,与规划编制同步形成一种空间治理模式,支撑政府决策、指导具体项目实施。

规划综合服务平台搭建示意

03

持续深耕的系统性探索

1、技术深研

清华同衡在实践中特别注重“政产学研用”一体化探索,针对前沿、热点、重点的专门领域,形成研究先行与实践探索互促的技术深研工作模式。

在国土空间规划领域,同衡整体搭建院级技术协同平台,以“课题研究、工作手册、成果标准、数据库标准”为基础构建标准体系,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和技术成果体系,院内协同各在编各级国土空间规划密切互动,推动同衡技术积累、提升同衡品质。

国土空间规划技术协同平台建设

在科技创新研究领域,与院外课题研究同步设立院内研究课题,将课题研究与各类实践项目融合互促,推动该领域的持续技术深研,进一步指导具体项目实践,并形成同衡专著《科技创新功能空间规划规律研究》。

在新型城镇化研究领域,与清华大学新型城镇化研究院开展紧密合作,从政策咨询、战略研究、试点评估、课题研究等多方面长期服务国家宏观决策与政策制定,同时面向各层级政府提供精准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将国家政策支撑与地方实践经验紧密结合,形成在该领域的持续深耕。

在城市群、都市圈、中心城市贯通性研究领域,联合清华大学新型城镇化研究院不断推进技术深研。城市群方面,参与国家标准与年度报告编写,支撑兰西城市群发展规划出台,持续承担相关课题研究;都市圈方面,长期服务国家战略制定,持续发布都市圈发展报告,承担的福州都市圈、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已获国家批复;提高中心城市发展能级和辐射带动作用的政策举措研究成果,支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编制;面向国家和区域各级各类中心城市发展需要,不断进行实践探索,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福州都市圈发展规划(左)与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右)

提高中心城市发展能级和辐射带动作用的政策举措研究(2020年)

2、服务深耕

在服务地方基地的深耕方面,清华同衡长期扎根服务首都北京,开展各类多样、广泛深入的实践和研究,承担很多区域的责师工作,是清华大学首都智库的重要支撑单位。

在广州,同衡尝试了另一种深耕模式。在广州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研究阶段,同衡积极参与,提出同衡观点、贡献同衡价值;通过两次广州战略研究、一次广州城市功能布局研究以及深度参与的南沙新区系列规划研究等为支撑,提供持续的深耕服务,跨度二十年之久;2021年同衡湾区分院在南沙成立,服务广州、服务湾区的深耕模式又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广州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2000年)(左)、广州市2020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咨询(2007年)(右)

广州南沙新区20年评估与优化研究(2021年)

同衡还在很多城市提供了另一种深耕模式:搭建规划协同平台,提供从战略决策到规划设计、方案设计、施工设计的一揽子咨询服务;搭建规划综合服务平台,为决策提供智力支持,全面助力地方发展。

结 语

清华同衡秉持“产学研一体化”,知行合一、守正创新、开拓前行,为城市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同衡的特有价值。

编辑/排版|王淑芸

封面图/图片|供稿部门

供稿|清华同衡 总体研究中心

城市规划考研(城市规划考研考什么)

2023考研秘籍

跟我一起考研吗?马上关注我分享独家资料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