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与传播考研(新闻与传播考研考什么科目)




新闻与传播考研,新闻与传播考研考什么科目

新闻学产生于新闻实践,传播学则是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学科以及新闻学相互融合的产物。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的“新闻与传播学译丛·大师经典系列”在反映新闻学研究的部分代表性成果的同时,将具有其他学科渊源的传播学早期经典作为重点,采取观点上兼容并包、国别上多多涵盖、重在填补空白的标准,推介20世纪前期和中期新闻学的开创性著作和传播学的奠基性著作,帮助读者去认识和关注其思想的原创性及其内涵的启迪价值。

丛书自出版以来,一直深受关注,持续出版超过10年,现已累计出书24种,最新一 本是帕梅拉·J.休梅克、蒂姆·P.沃斯所著的《把关理论》,一 起来了解一下吧!

01

传媒规范理论

01

把关理论

[美]帕梅拉·J.休梅克、蒂姆·P.沃斯 著

孙五三 译

978-7-300-30532-5

59.80元

2022-05

把关人是媒介在公共生活中的重要角色之一:人们通过中介将数以亿计的信息转化为容易掌握的一定数量的媒介信息。这一过程不仅仅决定了选择什么信息,同时决定了诸如新闻这类信息的内容和性质。

《把关人理论》一书描述了这一有力的过程,正是通过这一过程,事件才得以被大众媒介所报道。此书还解释了有的信息如何以及为什么会通过把关而有的信息则会被拒于门外。这本书对于理解即使是单一的、微不足道的把关决定会如何聚集在一起并且塑造出观众对于世界的看法非常有益,并指出在这一过程中什么因素是最为重要的。

即将上市

02

传媒规范理论

[美]克利福德·G.克里斯琴斯 西奥多·L.格拉瑟

[英]丹尼斯·麦奎尔 [芬]卡勒·诺登斯特伦

[不详]罗伯特·A.怀特 著

黄典林 陈世华 译

黄典林 校译

978-7-300-30100-6

长期以来,在主流传播学中,对媒体和传播现象的考察以经验性的实证科学研究为主,基于哲学和伦理学对传媒和公共传播实践的理论基础进行纯理论剖析的规范性研究则相对比较匮乏。与那些只有在读者精疲力竭地读完全书才会看到一点点理论总结的著作不同,在《传媒规范理论》中,从第一章到最后一章,理论问题始终处于中心地位。

在这一领域,作为最早的奠基性作品,由弗雷德·西伯特、西奥多·彼得森和威尔伯·施拉姆合著的《传媒的四种理论》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但随着冷战的结束,以及20世纪下半叶信息传播技术的突飞猛进,当今世界的传媒格局和制度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诞生于20世纪中期的四种理论模型显然无法适应已经变化了的传播现实。由著名媒介伦理学者克利福德·G.克里斯琴斯教授等人合著的本书就是这个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理论探索中相对较新的成果。该书主要从政治哲学和伦理学视角系统阐述了西方语境下媒体实践,尤其是新闻实践的道德基础,并提出了四种主要的媒体角色,即监测、促进、合作和激进角色。

《传媒规范理论》堪称《传媒的四种理论》的新时代续篇。《传媒规范理论》采取了一种新的研究理论问题的方式,这种新的理论方法能够适应当前全球传媒技术发展的现实。

03

传媒规范理论

01

做新闻:现实的社会建构

[美]盖伊·塔克曼 著

李红涛 译

978-7-300-29728-6

《做新闻》是20世纪70年代异军突起的新闻生产社会学研究中的里程碑式作品,也是一代代研习媒介研究的学者无法绕过的“高峰”。1999年《新闻与大众传播季刊》邀请大量学者评选20世纪最重要的新闻与传播研究著作,《做新闻》位列35种经典之一。

作者运用现象学社会学、社会建构论等理论视角,从新闻工作所受到的限制(constraints)和新闻人能够调用的资源(resources)入手,对新闻生产过程的常规化以及内在的权力关系运作进行了浓墨重笔的描绘。全书建立在深入而系统的经验调查基础之上,对城市日报、地方电视台和市政厅新闻中心的实地观察贯穿1966年至1976年。

尽管《做新闻》出版已经四十年,但其理论洞见愈发闪烁出光辉。有学者对《新闻与大众传播季刊》2000—2002年间高被引文献做引用分析后发现,塔克曼的《做新闻》、赫伯特·甘斯的《什么在决定新闻》(Deciding What’s News)及吉特林的《整个世界都在看》(The Whole World is Watching)处在整个共引网络的核心位置,而它们所代表的现实的社会建构(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这一视角在与框架分析逐渐融合之后仍然深刻影响着今日的新闻传播研究。

04

《全国新闻》:电视与受众研究

[英]戴维·莫利、夏洛特·布伦斯顿 著

李鹏 译 陈瑜 校

978-7-300-30025-2

《〈全国新闻〉:电视与受众研究》一书首次将戴维·莫利和夏洛特·布伦斯顿所著的两部经典文献《日常电视:全国新闻》与《全国新闻:受众研究》共同编纂成册出版。作为对英国广播公司(BBC)时政新闻电视杂志《全国新闻》节目的研究成果,上述两部研究报告分别在1978年和1980年正式出版,并且在研究中创新性地实现了“文本分析”和“受众研究”的有效结合。

在为此研究项目而写的一篇专题性引言中,莫利和布伦斯顿阐明了两部研究报告的产生因由,并回溯了《全国新闻》节目的研究历史轨迹。该项目具体研究方案由英国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负责实施,莫利和布伦斯顿详细叙述了该研究计划的内外部过程,并对媒介研究和受众分析理论的发展流变进行了阐述。

在两部经典文献之后,本书收录了《日常电视:全国新闻》与《全国新闻:受众研究》的再版评论和学术回应,同时将《全国新闻》节目首席主持人米歇尔·巴拉特对于这两部著作的评论也囊括进来。

05

新闻社会学(第二版)

[美]迈克尔·舒德森 著

徐桂权 译

978-7-300-28165-0

2020-08

《新闻社会学》为当代新闻媒体的起源、结构、符码、文化以及运作实践提供了一种犀利而全面的阐释。它也回答了新闻如何影响社会的问题,特别是新闻对政治的影响。迈克尔•舒德森还质疑了大众、学术界和新闻界自身对于媒体的误解。《新闻社会学》的最终目标不是调解有关媒体的争论,而是致力于界定问题所在,并描绘出新闻机构在现代公共意识的形成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06

作为文化的传播:

“媒介与社会”论文集 (修订版)

[美]詹姆斯·W.凯瑞 著

G.斯图尔特·亚当 潘忠党 作序

丁未 译

978-7-300-26641-1

定价:¥68 元

2019-04-15

《作为文化的传播》是文化研究领域的经典作品,精选了作者詹姆斯·W.凯瑞的论文和演讲稿,从文化角度研究传播手段和现代技术、媒介与社会。作者超凡的洞察和富有见地的评论,在学术批评家中是少有的。他在书中考察了美国新闻业的历史和现状,创造性地提出传播的传递观和仪式观,为美国新闻传播学的研究开辟了新路径。

《作为文化的传播》第一版的中文版曾于2005年推出,作者从人类制造符号、建构现实、维系传统这样的文化角度重新构想传播与传播研究,为我们展开了一幅集壮观、有趣、人本、理想为一体的新画卷,得到不少中国传播学者的精神共鸣,对拓宽中国传播学研究的视野产生了深远的意义。本书为全新修订版,加拿大教授G. 斯图尔特·亚当和著名华人学者潘忠党教授做了学术导读。

07

新闻:幻象的政治

[美]兰斯·班尼特 著

杨晓红 王家全 译

978-7-300-25555-2

《新闻:幻象的政治》在1983年首版时就成为政治传播研究的里程碑作品。从那时起, 此书一直是政治传播学领域的经典之作。在每一版中,班尼特都把自己以及其他学者关于政治传播最新的研究成果融入书中。班尼特对于材料的论述也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新闻与政治的互动是复杂、混乱、充满惊奇和矛盾的。

作为一个国家政治信息体系的核心,新闻如何发挥好为民主服务的功能?为了探讨这个重要问题,本书从两方面进行了审视:政治人物如何设法让自己想要传达的讯息成为新闻;记者和媒体如何报道新闻。新闻消费与生产方面发生的重大变化是新闻业新旧时代交替的推动者,在第九版,班尼特讨论、分析了这些变化。

08

人际影响

[美]伊莱休·卡茨 保罗·F·拉扎斯菲尔德 著

张宁 译 刘海龙 校

978-7-300-20915-9

《人际影响》首版于1955年,报告了在美国伊利诺伊州迪凯特市所做的先驱性研究的结果。 这项研究验证了保罗·拉扎斯菲尔德无意中的发现,即源自大众媒介的讯息在传播 过程中经由了“意见领袖”的中转——他们在其所处的人际网络中为其他人筛选、 解释并扩散自己的所见所闻。

本项经典性的研究聚焦于日常生活中的决策制定过程 (公共事务、时尚、电影观看、消费行为),为大众媒介与人际影响间互动关系的 后继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本书的第一部分是一篇带有背景性的论文,详细论述了 初级群体对于大众传播的令人惊异的现实意义。匹兹堡大学的彼得·西蒙森(Peter Simonson)写道:“《人际影响》或许是战后大众传播研究领域最富影响的一本著作, 同时,它也是一本具有历史意义和持续影响力的标志性著作……相对于其他专著, 它使得在这一领域中我们所熟知的主流范围更为坚实,后来的研究者们必须去直面它, 不管最终他们是要摆脱这一范式,或是去遵循它,但都无法回避。” 在这本出版50周年的纪念版中,伊莱休·卡茨讨论了迪凯特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论基础,并且对他的合作者兼导师保罗·拉扎斯菲尔德的知识遗产予以了评价。

09

传播与劝服:

关于态度转变的心理学研究

[美]卡尔·霍夫兰 欧文·贾尼斯

哈罗德·凯利 著

张建中 李雪晴 曾苑 译

彭增军 校

978-7-300-20258-7

卡尔·霍夫兰是美国实验心理学家,是将实验心理学引入传播学研究领域的第一人,毕生研究人的心理对人的行为的影响、劝服与态度的关系、态度的形成与转变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应聘担任美国陆军总部心理实验室主任,率领专家小组指导和研究美军的思想训练计划,研究军内教育电影对提高士气所起的作用。

1946年到1961年间,霍夫兰回到耶鲁大学,主持“传播与态度改变计划”,完成了超过50项实验,出版了一批关于态度问题的耶鲁丛书。1953年出版的《传播与劝服》一书,描述了这些研究的理论框架和结果。

10

人民的选择

选民如何在总统选战中做决定

(第三版)

[美]保罗·F·拉扎斯菲尔德 等 著

唐茜 译

展江 彭桂兵 校

978-7-300-14909-7

《人民的选择》作为美国学术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之一,为大众传播研究在研究方法和研究设计上做出了开创性贡献。本书通过对1940年美国大选中的民意进行研究,深入浅出地阐释了媒介效果、人的社会属性和选战期间的人际联系,提出了在今天新媒体时代越发受重视的“两级传播流”和“意见领袖”等概念,从而成就了本书的学术价值,奠定了主要作者拉扎斯菲尔德作为“工具制造者”的传播学先驱地位。

11

比较媒介体制:

媒介与政治的三种模式

[美]丹尼尔·C·哈林[意]保罗·曼奇尼 著

陈娟 展江 等 译

978-7-300-14139-8

《比较媒介体制:媒介与政治的三种模式》拟定了一个针对媒介与政治体制的关联进行比较分析的框架。建基于一项针对欧洲和北美18个民主国家媒介制度的调查,哈林和曼奇尼辨识了媒介体制与形塑其演变的政治变量之间的变异的主要维度。他们进而辨识了媒介体制发展的三大模式——极化多元主义模式民主法团主义模式和自由主义模式——来解释为什么媒介在上述每种体制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探究目前正在改造它们的种种变革力量。

12

全球公民社会?

[英]约翰·基恩 著

李勇刚 译

郭之恩 肖伟光 等 校

978-7-300-15255-4

怀着对恐怖主义、排外潮流以及各种抗议的忧虑,作者检视了关于全球化的各种相互矛盾的论点,追溯了全球化的历史起源、当代意义及政治潜力,展示了全球公民社会的话语所暗示的政治图景。出于对全球公民社会观念的捍卫,作者强调新的民主生活方式的必要性,并说明这种生活方式如何与一些新进程联系在一起,这些进程包括涡轮资本主义、社会运动和世界民主的政治机构等。《全球公民社会?》为当代政治思想及新的全球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13

传播学概论(第二版)

[美]威尔伯·施拉姆 威廉·波特 著

何道宽 译

978-7-300-12214-4

威尔伯·施拉姆(Wilbur Schramm)的《传播学概论》是美国传播学的奠基之作,在中国和世界各地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E.M.罗杰斯这样评价施拉姆:“如果能够以某种方式抹掉施拉姆对传播学领域的贡献,世界上就不会有传播学这样一个学科了。”

《传播学概论》(第2版)共15章,分别论述传播的历史、功能、过程、符号、代码和途径;传播的媒介、渠道和影响;媒介的结构、功能、经营和知识产业;传播者、受传者和把关人;媒介的社会控制、显著影响和隐性影响、媒介在儿童和成人社会化中的作用;以及信息革命等内容。

14

中国新闻舆论史

林语堂 著

王海 何洪亮 主译

978-7-300-09189-1

《中国新闻舆论史》集中体现了一代大师林语堂的新闻传播思想。书中介绍了我国古代几次舆论高潮的特点,剖析了舆论自由的权力是构筑民主社会基础这一观点。尽管报刊的发行量很大,但这对新闻自由却是一种嘲讽,文明进步所带来的裨益只有动物王国可以享用,而人类还远未触及,除非人们受到伤害的时候有申诉和抗议的自由。

15

模仿律

[法]加布里埃尔·塔尔德 著

何道宽 译

978-7-300-08802-0

法国社会学家塔尔德(G.Tarde)最早对模仿进行研究,1890年出版了《模仿律》一书。他认为模仿是“基本的社会现象”,并提出了三个模仿律:

1.下降律:社会下层人士具有模仿社会上层人士的倾向。

2.几何级数率: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模仿一旦开始,便以几何级数增长,迅速蔓延。

3.先外后内律:个体对本土文化及其行为方式的模仿与选择,总是优先于外域文化及其行为方式。

16

报纸的良知

[美]利昂·纳尔逊·弗林特 著

萧严 译

展江 李青黎 校

978-7-300-06023-1

《报纸的良知》为美国新闻伦理和新闻学案例研究的早期经典著作之一,作者为具有多年新闻实践的新闻教育名家,在近距离观察和体验报社新闻业务的基础上,以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加上高屋建瓴式的审视,使这本书既具有职业伦理学意义和史料性,又具有切合实践的可操作性,对于建构中国的新闻伦理学体系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

17

传播学简史

[法]阿芒·马特拉 米歇尔·马特拉 著

孙五三 译

978-7-300-08994-2

作为一部学术史,《传播学简史》对传播和媒介研究方面的主要理论和方法的发展进行了经典的概括。它既没有按照编年方式撰写,也不存在一条线性的发展线索,而是通过追溯包括哲学、史学、地理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文化学、经济学、政治学、生物学、控制论以及认知科学等多学科在传播领域的“张力和对抗”,把握学科发展的态势。

18

传播与社会影响

[法]加布里埃尔·塔尔德 著

何道宽 译

978-7-300-06579-3

《传媒与社会影响》是塔尔德的选集。涵盖了塔尔德思想的各个方面,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刑法学、犯罪心理学、统计学、传播学界的研究者都可以从中“各取所需”。塔尔德对公众与群众、公共舆论与大众传播的论述至今犹如洪钟巨响,具有振聋发聩的震撼力量。

19

传媒的四种理论

[美]弗雷德里克·S·西伯特 等 著

戴鑫 译 展江 校

978-7-300-08795-5

《传媒的四种理论》作为新闻理论研究史上经典的文献之一,为研究和了解在不同的历史、社会背景下兴起的几种不同的传媒理论及传媒制度,提供了一种分析框架。本书的作者将传媒与其所属的社会的政治思潮、政治结构、个人和社会关系等联系起来,显示了研究传播的一种综合视角。

20

机器新娘:

工业人的民俗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 著

何道宽 译

7-300-06024-2

这是一本超前的书,它是最早研究广告的学术专著。这是一本创新的书,它形式新颖,语言俏皮,图文并茂。这是一本隽永的书,它常读常新,回味无穷。马歇尔·麦克卢汉是20世纪最富有原创性的媒介理论家之一。他那独特的人格魅力、非凡的感知能力把他推上了国际舞台,使他成为信息时代的先知。《机器新娘》初版于1951年。有了这本书,麦克卢汉的现代大众传播最杰出、最风趣批评家的地位,就确立下来了。

21

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

[美]哈罗德·D·拉斯韦尔 著

张洁 田青 译

展江 校

7-300-04701-7

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过去几年,《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的作者便以价值中立的态度、对人类首次“总体战”中英、法、德、美等主要交战国的宣传策略及其效果进行了全面和高度理性的分析。

《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对充满着谎言和欺骗的战时宣传的揭示最初引起了学界和公众的恐慌,有评论家称之为“一本马基雅维利式的教科书”,呼吁“马上予以销毁”。如今,历史已经赋予它美国传播学开山之作的不朽地位。

22

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

[美] 新闻自由委员会 著

展江 王征 王涛 译

978-7-300-05464-3

《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是美国名叫新闻自由委员会或称哈钦斯委员会的团体发表的报告。这一团体接受了当时时代公司的亨利·卢斯的建议和资助,对美国新闻自由的现状和前景展开了一项调查,其研究范围包括了当时美国的广播、报纸、电影、杂志和图书等主要的大众传播媒介,同时对新闻界的业主的良知、责任,以及这些责任对于形成公众舆论的普遍益处进行了讨论。最终形成了一个总报告,这便是《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

23

传播的偏向

[美]哈罗德・伊尼斯 著

何道宽 译

978-7-300-30100-6

《传播的偏向》集结了一些略文经修订的旧文。集结的目的是便于读者翻检,同时也便于以更加详尽的形式支持我在《帝国与传播》中提出的主题。《传播的偏向》试图回答一篇心理学文章提出的一个问题,在《传播的偏向》中,伊尼斯用大量的篇幅描写了学习过程中的口头法和书面法的对立。在《挑剔的批评》一章中,他解释说:“我偏向于口头传统,尤其是希腊文明中反映出来的口头传统。我认为有必要重新把握其神韵。”

24

帝国与传播

[美]哈罗德·伊尼斯 著

何道宽 译

978-7-300-30100-6

《帝国与传播》是加拿大媒介思想家和经济史学家哈罗德·伊尼斯创作的传播学著作,于1950年首次出版。

《帝国与传播》着眼于媒介的巨大影响力甚至它改变帝国的能力。该书提出了“传播的偏向”这一概念。媒介的重要性使之依据自身特性转化为倚重时空的不同偏向,从而表现为一种新形式:知识垄断。一方面,媒介由知识垄断这一中间环节进而影响社会权力结构以及文明兴衰。另一方面,知识垄断是一个不断形成又消解的循环过程,背后永恒不变的推手是权力。媒介偏向与知识垄断相互影响,文明不断以新的形式延续。

下单新闻与传播学大师经典

部分参与京东618活动,价格优惠

新闻与传播考研(新闻与传播考研考什么科目)

2023考研秘籍

跟我一起考研吗?马上关注我分享独家资料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