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考研(编剧考研有哪些学校)




编剧考研,编剧考研有哪些学校

人物名片

徐弘:90后,高中就读嘉兴一中,目前定居在南湖区,是一名成长在南湖畔的青年影视编剧。

“淡眼看人生”——这样形容徐弘这位90后女生,似乎会令人疑惑。论年纪,她正值青年;论性格,她活泼健谈。可是跟她聊完之后,觉得这句“淡眼看人生”十分妥切,生活上,她非常的“宅”;工作上,她是一名需要书写各色人生的影视编剧。

为了寻找写剧的灵感,徐弘喜欢‘潜伏’在各大微信群和社区论坛观察、收集别人的故事,或深入采访各行各业。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与我们新闻记者的工作性质无异,一样地在了解别人的人生,客观地记录某件事情;但又完全不同,她的笔下文章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她写了很多人的人生,也过着自己坚持想要的生活。

“肆意书写人生”

徐弘,1991年出生,大学专业英语。众所周知,英语专业平时课业多,学业重;尽管如此,她仍能抽出时间来写小说。从小到大,她就十分喜欢写作,擅长用文字书写各种故事。大学期间,她在文学原创网站上连载了好几部小说,成为签约作者。

快毕业时,同学们考研的考研,找工作的找工作。有一天,同学突然问她:“你那么喜欢写小说怎么不做编剧?”虽是无心一问,她却放在了心上。可是编剧这个行业离她那么遥远,考研似乎成了进入那道门最方便的‘捷径’。就这样,徐弘开始着手准备考研。

一旦做了决定,个性利落的徐弘立刻就开始查找资料、比对学校。与其他同学不同的是,她是“三跨”考生——跨专业、跨学校、跨地域,其中的难度不言而喻。

“我当时既想选非理论研究的类型,又要与实际写作相关,最后翻遍所有学校,决定考上海戏剧学院的戏剧影视剧编剧专业(MFA)。”

也就在那年,徐弘参加了第二届中国好剧本大赛。虽然是年纪最小的参赛选手,却一路过关斩将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认识了许多影视剧创作的前辈和媒体平台,为日后的职业发展打下了人脉基础。

几经辗转,徐弘成为上戏的一名学子。如今想来,读研的那段日子是惬意的,生活与学习都格外充实。徐弘介绍,跟一般专业不同,她所学的专业注重实践。研一把学分修满后,老师就带着他们深入江浙沪周边的农村和基层去考察采风。除了学习考试之外,中期作品和毕业作品也很重要,尤其是毕业作品,不仅需要创作文本,还要编排出来使之落地。

徐弘的毕业作品《轮回》是一个话剧,科幻题材,结合爱情故事探索人性。从最初定下题材到最后完成成品,徐弘做了多次改动。除了两万多字的文本,还要找演员把自己的作品表演出来。最后,她邀请了上戏本科的几位学弟学妹,在上戏的小剧场举办了一场朗读会,完成了毕业作品的演绎。

研二课业不太重时,徐弘还去台湾交流学习。“很幸运,在我交流的学校,台湾剧作大师王友辉正好在那里做导师,在那里我跟着大师学习了半年,学到了很多东西。”

学习之外,实践也是徐弘在校期间不可或缺的经历。从2016年开始,徐弘跟着知名编剧师姐做影视剧项目,从策划、大纲、到分集剧情、写剧本等,接触了各个环节,对项目流程逐渐熟悉。

也是在那时,她参与创作了许多题材的电视剧。令她印象深刻的是,当时有一部都市情感题材的电视剧《温暖的弦》,这部剧有部分剧情发生在英国。因为本科专业是英语,所以徐弘对英国和这个国家的文化非常了解,她在写这一部分剧情时得心应手。

“我记得有一集是我写了男女主角在英国时发生了一些故事,有提到英国诗人拜伦的诗,这一段也获得了制片人的认可,说是写得特别甜,很浪漫、身临其境。这给了我很大的信心,也更加明白要写好剧本,不仅要有强大的想象力,也要扎根于生活,从生活中寻找灵感。”徐弘说。

编剧笔下书写的人生各异,主角涉及到的行业也各有不同。隔行如隔山,为了更好挖掘人物性格、贴近人物生活,徐弘常常要混迹各大论坛找线索,一旦发现有合适的人选,就要深入采访,做好材料准备。

“记得有次我们准备做一个飞行员题材的电视剧,后来找了一个朋友约了他熟悉的飞行员,整整一桌,大家坐在一起互相敞开了聊天、采访,把他们工作和生活上的事情都大致听一遍。”徐弘说,“不仅如此,我还要把市面上所有讲飞行员题材的电视剧也都要看过一遍,才会下笔。”

“生活需删繁留简”

在嘉兴,从事独立编剧的人并不太多,这个工作在上海、北京等地很常见,但在这里,一说起“编剧”,许多人都会好奇他们的工作状态。在聊天中,徐弘也分享了独立编剧这个行业的现状。总体来说,2018年影视剧行业进入“寒冬”以来,编剧这个行业也经历了大洗牌,相比以前,更多有思想、有文笔且多专业发展的人来做编剧,影视剧的内容质量也好了许多。

据介绍,如今许多电视剧会找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编剧,有一个主要编剧来把控剧情走向和语言风格,提高品质和效率。“因为写剧本真的算一件比较费心费力的事情。”徐弘说,“不仅要保证情节流畅,逻辑通顺。中间如果加入新角色或者减掉一个角色,那么前后很多集就要进行删减改编,这是一个大工程。”

去年,徐弘接了一个编剧项目,与人合作创作一个古装玄幻大IP,目前剧本已经进行了一半。一旦进入了创作状态,徐弘就把自己关在家里,写作的时候需要绝对的安静,思维必须高度集中,不能有半点打扰。这时候,她喜欢吃高热量食物,巧克力、蛋糕、奶茶等,热量越高,越能让她有更强的战斗状态和灵感。高产状态时,她一天可以写6000-10000字,甚至达到20000字。

平时,徐弘喜欢看电影和做饭。她说她是一个非常注重仪式感的人,虽然做饭次数并不频繁,但隔三差五的,她会用好看的厨具做饭菜,摆盘、拍照、慢慢享用。在徐弘的个人公众号里,一张美食照片、一段电影观后感、一篇近日生活的记述,都能找到她热爱生活拥抱生活留下的印记。

工作要求她需要了解各行各业人的生活,但平时,她很“宅”。“我喜欢拿着手机在各个微信群里‘水’着。”徐弘笑着说,“水”代表“灌水”,指毫无意义的聊天,但谁知道呢,一个个灵感也许就会从字里行间冒出来。

还在读研究生时,学校就在上海最繁华的地段,一出门就是延安西路和华山路,步行去静安寺只要十多分钟。但徐弘也不太出门,除了去剧院看戏,她总是宅在宿舍写稿子。毕业后,她接了一个网络剧项目,就断了继续找工作的心思,一心一意开始写剧本。

既是自由职业,又不爱热闹,徐弘经常关在家里几天几夜。尽管有时候项目压力很大,也经常失眠,但逐渐的,徐弘慢慢找到状态和平衡。“我热爱,所以我坚持。我时常安慰自己,没有哪一份工作是没有烦恼的。我现在所遭受的一切,起码是在做我所热爱的事业。那么,一切都将值得。”徐弘在自己的公众号里写下这样一句话。

徐弘住的地方离南站也非常近。这是她当初选择从上海回到嘉兴的一个“策略”。研究生毕业后,她在上海待了一年,有项目时会跟同事们聚在一起开会,写剧本时也是宅在家里不会出门。久而久之,她突然发现:“反正都是宅在家中写稿,不如回到嘉兴,生活成本小了,而且交通优势明显,去几个大城市也非常方便。”

实际上,有次徐弘在接一个北京的项目时,心态上就发生了变化。“因为甲方在北京,多数沟通都在线上,偶尔开会也是一路北上,跟我人在上海还是嘉兴,没有多大区别。”

加速她从上海回“嘉”的导火索是2019年初家中父亲做了一个小手术。“虽然没什么危险,但看他从手术室里出来的画面,内心深处还是忍不住生出一股父母已经老了的想法。”尽管个性比较独立,但父母是徐弘的软肋。她思考了两天迅速决定从上海搬回了嘉兴。

回到熟悉的城市,熟悉的家乡,她的日常依然是宅在家写稿。在嘉兴生活的节奏比上海慢得多,面对周围早已结婚生子的老同学,她多多少少在心里面有些不太适应。“我感觉自己才出校门,怎么别人二胎都生完了。”她开玩笑。闲暇之余,她与三五好友,走在熟悉的街头小巷,寻觅童年的味道,吃上一笼最爱的烧麦;逢年过节,陪伴休假的父母走亲访友,觉得很心安:“小小的故乡,用温和宽广的胸怀,包容了一个像我这样从大城市归来的游子。”

三十岁的姑娘,正值一生中最美好的年纪,二十岁很稚嫩,三十岁,刚刚好。“当初选择离开上海,是自己选择的路,就要义无反顾地走下去。不过,人生那么短,也不排除有朝一日,我又会选择去上海发展。谁知道呢?我们可是……令人无法捉摸的90后。”徐弘在自己的公众号里这样写道。

是的,生活需要删繁留简,找到当下那条最适合自己的路,走下去,就是独一无二的人生。

禾点点记者 沈焕娉


编剧考研(编剧考研有哪些学校)

2023考研秘籍

跟我一起考研吗?马上关注我分享独家资料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