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杜克大学研究生,昆山杜克大学研究生申请条件2023
现代快报讯(记者 王新月 徐晓安)前不久,哈尔滨工业大学苏州研究院签约成立的消息引发关注,\” 中国最顶尖的 C9 高校全部落子苏州 \” 一时成为网络热搜。苏州作为地级市,在高等教育发展上曾存在诸多不足,但经过二十余年探索和追赶,从 \” 苏州名校少 \” 已经实现了 \” 名校聚苏州 \”。苏州是如何实现这一蜕变的?专家表示,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苏州良好且完整的产业基础,使得企业和高校之间能架起桥梁,更好实现科研成果转化,对苏州产业瞄准国际前沿发展有很好地支撑作用。
△哈尔滨工业大学苏州研究院签约现场
哈工大苏州研究院成立,C9 名校全部落子苏州
2022 年,关于哈尔滨工业大学(以下简称 \” 哈工大 \”)要来苏州布局的消息在当地传了很久,这个消息终于在当年年底得到了证实:由哈工大和苏州市、吴中区共同建设的哈尔滨工业大学苏州研究院正式签约成立。
\” 名校配名城 \”,这场签约可以说是 \” 双向奔赴 \”,双方合作有很大空间和很宽的领域。
苏州是制造业大市,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超 4 万亿元,当前正重点围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先进材料等优势产业,大力推进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建设。按照苏州市委市政府打造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的规划部署,2022 年初,吴中区将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明确为该区打造创新集群的核心产业,提出了打造机器人产业全国创新集聚 \” 第一区 \” 的目标追求。
哈工大则以机器人等工科学科优势享誉全国,被誉为 \” 工程师的摇篮 \”,许多优势学科和专业与苏州的主导产业、细分领域高度契合。据 \” 吴中发布 \” 消息,哈工大拟充分发挥在机器人及智能制造、航空航天、先进材料、电子信息、能源环保等领域优势力量,推动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基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高地建设。
在签约仪式上,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曹路宝表示,苏州将持续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巩固最佳比较优势,全力打响 \” 人到苏州必有为 \” 工作品牌,为哈工大及哈工大校友在苏州发展提供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
随着哈工大苏州研究院 \” 一基地、两平台、七中心 \” 的揭牌,此番标志着中国最顶尖的 C9 高校全部落子苏州,苏州已经集齐了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 9 所高校的 \” 拼图 \”。
△南京大学(苏州校区)
地级市如何发展高等教育?从 \” 苏州名校少 \” 到 \” 名校聚苏州 \”
作为地级市的苏州,辖区内的高等教育资源原本只有苏州大学、苏州科技大学等几所本地高校。但随着其经济产业不断升级发展,一跃成为全国经济总量排名前十的城市后,苏州对高等教育资源和高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自 2001 年苏州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作开始,苏州开启了 \” 拉拢 \” 名校的进化之旅。
△东南大学(苏州校区)
现代快报记者整理发现,当前在苏州招生的名校所属校区、合办高校或研究院已有不少。2004 年,苏州市政府、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与西安交通大学联合共建西安交通大学苏州研究院。截至目前,已有 6000 多名本、硕、博在职学生从苏州研究院毕业。2012 年,中国人民大学正式设立苏州校区。目前有国际学院(苏州研究院)、中法学院、丝路学院三所学院在苏州办学。2018 年,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毕业生整体就业率达到 99.7%。2021 年,苏州与东南大学签约,东南大学苏州校区落户苏州。计划到 2025 年,该苏州校区在校学生总规模达到 4500 人左右 ……
作为 C9 高校之一的南京大学,苏州校区在 2022 年开始招生。据了解,南大苏州校区首批招收本科生约 500 名,硕士、博士研究生共 100 余名。在南京校区完成一年的培养后,于 2023 年入驻苏州校区。苏州校区将重点打造人工智能与信息技术、功能材料与智能制造、化生医药与健康工程、地球系统与未来环境、数字经济与管理科学等 \” 五大学科群 \”。
2022 年 9 月,西交利物浦大学太仓校区启用,总面积约 546 亩,能容纳最多达 10000 名学生和 1200 名教职员工。西浦太仓校区设有智造生态学院、人工智能与先进计算学院、产金融合学院、智能机器人学院、物联网学院、文化科技学院、芯片学院 7 个行业学院。根据规划,到 2025 年,西浦太仓校区将为当地每年输送不少于 2000 名具有国际视野、专业知识的高层次创新人才。预计到 2026 年,西浦太仓校区的在校学生人数将超 8000 名。
△苏州大学未来校区启用当天现场
西交利物浦大学由西安交通大学和英国利物浦大学合作创立,自 2006 年在苏州建校以来,被誉为 \” 中外合作大学的标杆 \” 和 \”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探路者 \”。
昆山杜克大学也是具有特色的中外合办高校,该校由美国杜克大学与中国武汉大学联合创办,于 2013 年 9 月获得中国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立。昆山杜克大学在 2014 年 8 月迎来了首批学生,包括硕士研究生,以及来自杜克大学和国内外一流高校的本科生,接受一学期的交流学习。2018 年 8 月,昆山杜克大学迎来了首届本科生,开启了四年制本科学位教育。
此外,现代快报记者注意到,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自 2002 年开发建设以来,着力于汇聚国内外优质教育科研资源,打造了一条 \” 名校走廊 \”。梳理发现,区内目前已集聚 33 所中外知名高校(研究院)、15 家 \” 国家队 \” 科研院所,在校生规模近 8 万人,以及 5000 多家科技型企业。除了 5 家本地院校,区域内目前有西交利物浦大学、东南大学 – 蒙纳士大学苏州联合研究生院、中国人民大学中法学院、苏州百年职业学院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4 家,办学层次涵盖博士、硕士、本科、专科。还与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高校合作建立新加坡国立大学苏州研究院、牛津大学高等研究院(苏州)、哈佛大学韦茨创新中心等国外高校研究院、创新中心 15 家,与国内高校合作建立校区、研究院、技术转移中心 16 家。
专家:双向奔赴,名校名城携手并进
苏州作为地级市,在高等教育发展上虽然存在先天性不足,但经过二十余年探索,苏州已然找到了一条发展高等教育资源的路子:通过产业优势、多元灵活的合作以及城市持续不断的投入等方式不断吸引高校来苏布局。
目前,苏州名校聚集,高等教育资源集聚度在全国排名靠前,成为了一座 \” 高教强市 \”。苏州市社科院院长王俊对此用 \” 双向奔赴 \” 来概括。她在接受现代快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高校是人才、科技等创新要素最集聚、最活跃的地方,那么高校云集的城市往往也就是科技创新活跃的地方。苏州重视实施名城名校融合发展战略,大量引进高校。
\” 高校的到来,不仅仅是一个知名院校响亮称号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会培养大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这对促进城市发展有明显作用。\” 王俊表示,苏州对高校的重视不仅仅体现在口头,更重要的是实实在在地提供了支持,比如土地资源、科研政策等方面。
除此之外,王俊说,高校是科研成果产生的地方,但是这样的科技创新存在科技和经济 \” 两张皮 \” 的问题。\” 高校不懂企业需求,企业诉求没有高校科研帮助解决。所以需要一个连接点,即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苏州就帮高校和企业之间搭建了一个桥梁。苏州整个产业基础良好且完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有技术突破的诉求,高校可由此‘对口’研究,把科技成果转化为企业的需求。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从而在苏州产生了良性循环。\”
王俊认为:\” 这会形成溢出效应或连锁反应,使得更多名校愿意来苏州,人才和科技创新在这里汇聚。科研成果转化在苏州落地,对苏州整个产业的发展带来促进作用,特别是让产业瞄准国际前沿发展有很好的支撑作用。\”
(部分图片由苏州发布、李志翔提供)
昆山杜克大学研究生(昆山杜克大学研究生申请条件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