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实践(考研实践报告)




考研实践,考研实践报告

“小到国道旁撒什么花种更容易成活、共同富裕样板村的游客栈道标语如何设计,大到保障全民核酸全镇动员、因地制宜发展支柱产业激活乡村振兴,都让人深感公务员练好基本功,不断向实践求知求学的重要性。”这是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硕士研究生黄炯芮在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温圳镇实岗锻炼一个多月的心声。

在此之前,家在江西省一地级市的她,从未有过在乡村长期生活的经历。从带着一丝畏难心理,到“眼睛下看、身子下沉”地在温圳镇下村、调研,写下近三万字的实践日志,黄炯芮在温圳镇的这一个多月,注定要留下难以忘记的一笔。

今年暑假,中国人民大学首期“治国理政”计划研究生分批奔赴福建宁德、泉州和江西南昌开展实岗锻炼,来自全校28个学院的66名硕博士研究生,或在市直、县直单位深度参与工作,运用专业所学积极建言献策;或走进乡村振兴第一线,亲身体验基层治理的酸甜苦辣。黄炯芮即是其中之一。

黄炯芮(左二)在江西进贤县基层实岗锻炼。受访者供图

立志从事公共服务事业,“下沉”到家乡

从中国人民大学出发,一路向南飞奔1500公里,穿越五六个省市,就能到达位于江西省南昌市东南方向的进贤县温圳镇。温圳镇是一座千年古镇,古时是江西四大米市之一,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交通便利。

这里是中国人民大学“治国理政”计划实岗锻炼的目的地之一。2022年5月,中国人民大学党委研工部正式启动“治国理政”实岗锻炼计划,面向全校选拔政治坚定、德才兼备且有志于从事公共服务事业的研究生骨干,通过课程培训、研讨交流、实岗锻炼、经验总结等环节,帮助他们深入了解国情、社情、民情,深刻理解党政机关运行机制和社会治理模式。

“我本科时主修历史,辅修外交学。当时真的是怀揣一份‘治国理政’的热忱。”没想到读研期间有了这样的机会,想以后往公共事业方向发展的黄炯芮如愿成为了“治国理政”实践计划的一员。

根据学校安排,参与计划的研究生要到基层开展为期至少8周的实岗锻炼,部分博士研究生主动要求在基层锻炼实践的时间延长至一年,期间完成毕业论文和相关学术研究的田野调查、素材搜集等工作。计划正式启动后,研工部组织开展了多次课程培训、研讨交流,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以公共服务、廉洁从政、公文写作、基层调研报告写作、公务礼仪为主题举办讲座,并邀请基层工作校友作案例分析和经验分享报告。

十名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在江西省进贤县进行实岗锻炼。受访者供图

6月30日,10名研究生奔赴江西进贤县开展实岗锻炼,其中9人担任乡镇党委书记助理,1人担任经开区主任助理。临近出发,黄炯芮知道了自己将要去的地方是进贤县温圳镇,“从地理位置和成长经历来说,我算是半个南昌人。进贤距离我的家乡不足100公里,但这是我第一次走进它。”此后,对温圳镇了解不多的她开始查阅相关资料。

到达进贤县的第一时间,实践团成员到温圳镇杨溪李家村、文港镇、李渡镇和江西进贤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园等地,实地考察中国毛笔文化博物馆、美联泰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和致邦住宅工业集团,深入了解进贤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变化、新成就。

“来的第一天,温圳镇党委副书记周帮就向我详细介绍了这儿的历史文化和目前产业发展情况,希望我能在这两个月中多到镇里转转、多去村里看看,自身有所成长的同时,为温圳镇文化名片和乡镇品牌的打造出谋划策。”此后,黄炯芮多日跟随周帮“跟班学习”,这也给了她更多的启发,“要结合自己的专业所学以及当地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故居修缮和基于乡村旅游开发古村落等方面有所助力。”

黄炯芮和同学们一起调研进贤县的产业发展情况。受访者供图

从专业视角为李瑞清故居修缮还原提供方案

“清风随中散,高义感平原”。

8月3日,坐落在温圳镇杨溪李家村的李瑞清故居第三次修缮完工,并对外开放。故居门口的这副楹联格外引人注目,这是与李瑞清曾并称“南曾北李”的中国近代著名书画家曾熙所写。

李瑞清纪念馆门口的楹联是其好友曾熙书写。受访者供图

李瑞清是进贤县温圳镇杨溪李家人,清末民初诗人、教育家、美术家、书法家。他是南京大学的前身——两江师范学堂首任监督(校长),办学七年,致力于整顿教务、学风,延聘中外师资,改革学科和课程建制,创设图画手工科,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是中国近现代教育的重要奠基人、现代美术高等教育的先驱、现代高等师范教育的开拓者。其教育救国的思想,“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的教育理念,也是南京大学历史上最早的校训。

“这副章草清风高义五言联的知名度并不高,我们曾想过把它换成李瑞清本人的书法作品。但放眼李瑞清一生,其不仅是官员、教习、书画大家,更是名士硕儒。这副楹联落款采用‘闲居玩古,不交当世’的钤印,出自《后汉书·蔡邕列传》,也表达了曾熙作为其至交好友的知音之评。”对于这副楹联是否适宜放在纪念馆,黄炯芮与老师、同学一起讨论过多次,翻阅资料考据出处,反复思量其内蕴是否与该展相契合。

最终这副楹联,呈现在李瑞清故居的修缮展陈方案中。事实上,李瑞清纪念馆中,许多展陈设计和展板文字都藏着黄炯芮的想法和努力。在温圳镇实岗锻炼的日子,李瑞清纪念馆的修缮是黄炯芮的一大任务。

2012年,杨溪李家村被评为中国首批传统古村落。身处其中的李瑞清故居此后历经两次大型修缮,并长期作为温圳镇对外展示耕读传家和尊师重教历史的一张文化名片。

“杨溪李家村自然景观较好、自身建筑风貌基本完好、民俗民风传承得也好。所以我之前对李瑞清故居心里有一个期待。”但实际情况仍有些出乎黄炯芮的意料,故居留存的多是一些古旧的木质结构和建筑物,内部悬挂陈设缺少文化性质的物品,“其实拍卖市场上所见李瑞清的书法真迹、相关藏品都可以收纳进来,丰富故居的历史厚度。”

为迎接8月份当地与南京大学开展的校地合作,协助当地分管相关工作的镇领导还原李瑞清故居的相关展陈、梳理李瑞清的生平,成了历史专业出身的黄炯芮来到温圳镇接到的第一个重磅任务。

“我本科的时候也有过设计名人生平展的经历。所以接到这个任务之后,我当时想的是怎样才能把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当地的历史文化的实际情况、人文底蕴结合起来。”黄炯芮发挥了自己在历史人物历史考据方面的专业素养:李瑞清一生五十余载春秋辗转多地,但根脉是在进贤县温圳镇,展览应侧重于展示李瑞清其人作为杨溪村乡贤名士的成就,成为后人表达敬仰之情的场所。

黄炯芮从南京大学纪念李瑞清先生逝世一百周年书画文献展与进贤县纪念李瑞清逝世100周年学术研讨会的相关资料入手,查阅了大量相关新闻、学术论文和文集、书画册。

首先要把李瑞清这个人介绍清楚,做了什么事情、在哪些领域有建树;考虑到名人曾经居住的场所比较多,要突出在杨溪李家村的特色,发掘李瑞清的族谱;梳理与李瑞清有过重要往来的同僚……从浩如烟海的历史资料中考究要点和细节,黄炯芮在心里有一条清晰的线索。从7月初进入温圳镇到8月3日李瑞清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黄炯芮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在这件事情上。

“这些日子我感受到一种真实的快乐,源自从专业视角为杨溪李家李瑞清故居的修缮还原提供方案规划……”在实践日志上,黄炯芮写下了自己的感受。

基层经历“不会劝退我”,更多的是反思

协助修缮李瑞清故居之外,黄炯芮还参与了很多基层事务性的工作,比如党建工作、“两整治一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路域环境整治、农业特色产业提升)、全员核酸检测等等。

对很多人而言,核酸检测大多是拿身份证扫码登记、张大嘴巴,很快就能完成的事儿。但作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全员核酸检测涉及前期准备、事中检测、事后转运样管等一系列环节。

“之前我以为核酸检测主要涉及的是医疗机构。但现在发现全员核酸检测落实到乡镇一级的时候,往往需要动员镇政府上下所有干部,一群人一条心一整天专注于落实做好这一件事。”在温圳镇实岗锻炼的40天里,黄炯芮经历了两次全员核酸检测,切实感受到了基层干部的辛苦。

全员核酸检测需要提前在样管上贴好标签、录入信息,如果通知来得比较晚,镇里的干部就要加班到晚上九、十点钟才能完成;考虑到夏天天气炎热,核酸检测开始时间一般比较早,作为工作人员就得更早,清晨三四点钟就要到达指定位置做好准备;核酸检测结束后,还要将所有样管从不同的村里集中到镇政府,再按规定数量装箱,转运到县……

负责转运工作的黄炯芮第一次体会到了核酸检测样管转运的效率问题,“疫情防控常态化下,转运效率直接关系到个人的核酸检测结果能不能及时出来,也关系到整个疫情防控形势。”如何才能提高转运效率?如何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诸如贴标签、录入信息等人工环节?如何才能发挥当地医疗器械企业的资源优势?黄炯芮一边在基层锻炼,一边思考。

基层干部不易,基层工作的每一个细节里都透着他们面对群众的诚心和破解难题的智慧。这是黄炯芮在基层的另一个感悟。

黄炯芮跟随当地的工作人员走访调研。受访者供图

“在基层面对的是不同的群众或个体,他们每个人的具体问题和要求都可能不同,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我感触非常深的一点是乡镇、村的领导干部,都十分重视群众工作的方法。”黄炯芮说,自己有次跟随镇里的领导干部去看望农村离任的“两老干部”时,有退休的老领导对不能继续享受生活补助待遇有情绪。

对于农村离任的“两老干部”,江西一直有生活补助的相关政策,但根据最新的政策文件,已享受乡镇企业退休、“五保”供养和养老保险待遇的不再享受该生活补助政策。“我之前的想法比较单纯,既然是干部,思想觉悟肯定要高一些。不符合领取补助的条件,理应主动退出。”但黄炯芮也发现,这些有情绪的老干部家里,或多或少生活上都存在困难。

“这个时候我就发现其实镇领导做思想工作很讲究方式方法,跟老干部一起回忆当年他们做群众工作的样子,用心去共情。也会认真地分析政策,然后在自己职责范围内,最大程度地为老干部争取一些权益。感情是最不能伪装的,老百姓心里有杆秤,谁在真心为他们办事,他们心里像明镜似的。”黄炯芮在镇干部与群众的一次次谈话中,感受到了基层工作的不易与技巧。

在近20天的下村考察中,在温圳镇领导的引导下,黄炯芮从不同角度看待基层问题,将在实践中看到的落实细节与宏观层面的国家政策结合,体味基层工作的酸甜苦辣。这些在基层感悟的点点滴滴,黄炯芮都写在了实践日志里,40天的时间已写下近三万字。

这次基层实践经历会“劝退”你吗?

面对这样的疑问,黄炯芮给出的答案是“不会劝退,反而会让我反思”。在黄炯芮看来,这次实岗锻炼,让自己真的沉入基层,也摆正了姿态,“我们就是服务者,作为一名乡镇干部、村干部,我所能做的事情就是维护好大家的利益,解决大家的困难。只有位置摆正了,才能真心实意深入到群众中去,群众也才能把我们当成自己人,向我们交心、讲真话,所有的工作才有推进下去的可能。”

在基层遇到的问题、困难,都在让黄炯芮反思:要把好事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从群众切身需要来考量,不能主观臆断,不能简单化、片面化。假如日后我要投入到基层治理的公共服务中去,那我所做的每一个决策、每一项事务都要更谨慎一些、再谨慎一些。

“惟知跃进,惟知雄飞。”

这是黄炯芮写给自己的一句话。目前,实岗锻炼已进入倒计时,她想做好一名来到进贤县找寻真知的“时代答题家”。

黄炯芮在进贤县政府留影。受访者供图

新京报记者 杨菲菲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柳宝庆

考研实践(考研实践报告)

2023考研秘籍

跟我一起考研吗?马上关注我分享独家资料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