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培训学费,考研培训学费可以抵扣个税吗
还有一个月左右,全国研究生考试的初试就要进行了。对于已经下决心要上岸的考生,眼下正是最紧张的复习阶段。最后这个月的“冲刺”,很可能决定着应考时超常发挥还是落榜。
近年来考研报名数量可以说是呈现阶梯式增长,我们看看下图中的数字就能感受到,考研的竞争有多激烈。相比高考录取率,研究生考试也就只有三成上下。有些群体还没尝试,报完名却选择了放弃。
“这不是浪费资源吗”,考研迎来弃考高峰
弃考这件事,可能不是所有学生都经历过的。即便是日常的考试,大多数人尚且抱着试试的心态照常参加。选择报考研究生考试的同学,大概在学习能力上对自己还是有些信心的。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每年考研时,都有相当一部分考生主动放弃。例如去年就有46万考生放弃。而这届考研报名总数再次达到高峰,五百多万人当中又有多少人会弃考呢?
根据考研相关机构的预估,23届研究生考试中,弃考率将迎来高峰,估计或有百万考生选择放弃。比例约占不到两成。
这种趋势引发不少人的关注和探讨,笔者记得,某位作者对于考生弃考举动的批评,引起很大反响。他质疑“这不是浪费国家资源吗”。
这样说的理由是,考研的过程不仅只有学生在准备,考试局、各地考场安排、考务人员的培训和聘用,这些都是耗费成本的。实际上考生所交的报名费,不能涵盖全部。
国家为了让普通家庭的学生有机会考研,会在这方面予以适当支持,尽量降低报名成本。可是明明报考了,却连考场也不来就放弃,相当于考务相关安排造成了浪费。
很多家长也表示不解,认为“现在的大学生缺乏必要的大局观念,做事随心所欲”。不过,笔者认为,弃考现象不能全说成考生的问题。还有很多原因是别人没有体会的。
弃考现象增多,并不全是考生的责任,还有其他现实原因
不用说大家也都能猜到,学生之所以会弃考,大部分人的原因是“没准备好”。既然对自己的实力做出了“不可能上岸”的判断,何必非要走过场呢。
从这个角度上看,没复习到位的同学,直接弃考可以说是“及时止损”。虽然考场已经为他们准备的座位,但是后期不需要让阅卷老师继续投入精力、不用等着系统出成绩。
我们再深入点分析,为何有那么多人“没准备好”,其实很可能是报名的时候出于临时决定。那么,既然没有考虑清楚,为啥要草率报名呢?
了解到就业情况和研究生考试的录取倾向,就很容易理解。大学生找工作的难度在升高,职场满意度在下降。有些同学即使降低标准,现实的难题还是超过了自己的想象。
所以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大四没有找到合适岗位之后,才决定考研。而研究生考试中,同等条件往往应届生比往届生更吃香,所以有些同学即使没有下决心,也会想着留条后路而报名。
当代毕业生的出路变狭窄之后,同学们首先考虑的必然是自己用什么方式能实现更顺利的发展。现实问题面前,只谈“家国情怀”和是否浪费资源的问题,并不合适。
其次,有些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大学生,也可能弃考。他们同时报名了编制类考试,一旦上岸则会放弃考研。毕竟拿到“铁饭碗”才是实实在在的,考研最后不也是为了有份好工作吗。
部分学校或专业的学费上涨,也是重要的弃考理由
读研的学制虽然只有2.5至3年,但是家长需要投入的教育成本可不低。哪怕是公办院校里最普通的专业,学硕研究生每年学费也要八九千。算上生活费供下来大约至少六万。
换成专硕研究生,每年三四万的学费就更是常事了。而且,部分学校或专业的学习成本,还有上涨的情况。包括一些重点大学也有这种现象。
中国政法大学新生入校时就有很多同学不来报到,他们之中有很多就是“高学费”专业的。已经考上了尚且会放弃,很多家庭条件一般的考生,考虑到分数没优势、经济没实力,就自动弃考了。
【结语】读研是需要理性决策的问题,考生的实力、家长的能力,都不能忽视。如果已经准备了,不要轻易放弃。同时,去考场时也别忘了提前留意管理标准,以免因此被拒绝入场。
考研培训学费(考研培训学费可以抵扣个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