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程度怎么填硕士还是研究生(文化程度怎么填硕士还是研究生学历)




文化程度怎么填硕士还是研究生,文化程度怎么填硕士还是研究生学历

修订凡例“凡例”是如何纂修宗谱的原则和说明。不仅仅在家谱中,各类地方志、史书等在修纂前必先制定凡例,应该说除了极个别特殊的家谱外,通常的家谱都有凡例。家谱中凡例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根据家谱递修次数,只做凡例增加的办法,即每次续修家谱,根据老谱凡例内容再增加新的凡例,所以有的家谱中凡例少则三四篇,多则七八篇;第二种是每次续修新谱,就在老谱凡例的基础上直接进行修订,无论递修到几修谱,凡例始终保持只有一篇。无论老谱凡例是如何修订的,续修新谱者在形式上只要继承老谱传统格式就好。凡例修订主要要注意以下几项内容:

(一)尽量保持老谱体例格式不变。家谱有它的基本体例与格式,比如卷首、卷一都为家族重要的信息,如新旧序文、凡例、历代修谱名单、诰敕、祖像、祠图、墓图、修祠记录等。其次一般是人物传记、各类科名录、仕宦录、艺文杂记等,再往后就是大部头的世系,最后为卷外附录、补遗、跋语、后记等。

大概都是先文后系,当然也有前后都是文稿,中间世系的谱。各类内容都有规范,即便世系也都是先渊源总图,然后是始迁祖至分房总图,再按各房世次分编。老谱体例能保持不变,也就是把续修新谱的基本内容大致划定了范围。现在新修的家谱中,特别是以一房或者一个小村坊所修的支谱,谱的内容、体例、格式上都有了很大的改变。

比如所有文字都由繁转简,格式由竖排改为横排,修谱者甚至以个人学识认为谱中看不懂的文稿,对当今时代无用的文稿进行删除,或者任意修改,甚至对老谱序言竟然出现选择性的录入与删除,最甚者莫过于修改谱名,直接取一个奇出怪样的谱名。古人修谱往往为了使子孙不忘根本,即便迁居某地了,修谱时还特意写上祖居地做谱名,而今续修新谱时都擅自修改,内容上更是五花八门,有的修谱者担心后世子孙看不懂谱,把天干地支、廿四节气、月份四季的别称、亲族称呼、科举官职等都在新谱内进行一一解释,这实在是多此一举。在现代网络科技发达的情况下,要查询一些名词是非常方便的,此类内容还尚且可以理解,毕竟是为了解读家谱之用。那么有的新修家谱内容就大肆的增加与本族无关的地方事业资料,

如介绍村庄、添加境域地图、姓氏图腾等。所谓的姓氏图腾图片,并非是古时候传下的图腾,大家只要上网查一下就知道,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个“姓氏图腾”,是一个叫王大有的艺术家创作的,而且他的创作只是根据现有的姓氏文字,结合甲骨文、图像等进行的艺术创作,是没有图腾传承科学依据的。同时,并非所有的姓氏都是以图腾发展而来,姓氏起源还有很多种,如国家名称、居住地、官职、职业、山川名称、先辈名字、父祖名号等。凡例修订务必谨遵老谱的体例与格式。

(二)是凡例修订要紧跟时代背景。我们现在所遗留下来的家谱,大多数是清末至民国时期的家谱,尽管民国时所修的家谱在凡例上已经较清代开明,但是还是有很多内容与当代时代背景不符合的。比如女儿信息进谱、比如“螟蛉子”、族人配偶名讳、生卒年月纪年法、学历、职务职业信息采录、人物传记等。

首先是女儿进谱,这是当今时代大势所趋的,但是要明确好如何进,是否列入世次,女儿进谱信息采录哪些?其次是螟蛉子,他们是指本族人收养的异姓人,当涉及新收养的子女隐私时,要如何妥善处理,这都要在凡例中明确好。

其次关于公元纪年法,一般就是以1949年为限,1949年及以前采用传统历史纪年法,即用皇帝年号加干支、数字纪年,如光绪、宣统多少年,民国则采用民国多少年,或者加干支的纪年法。1950年起则采用公元纪年法,但是我们农村至今关于生卒月日时,还在采用农历,所以凡例一定要规定好,或者采用农历,或者采用公历,那么采访的时候只要写明公历还是农历,编纂汇总的时候翻译成统一历法即可。至于学历、职业职务,或者职称,规定好一定的级别即可,因为现在受文化教育程度高,一般就以硕士研究生、乡镇街道级副职、副高级职称为限。

最后内容上,比如老谱中所留下来的祠图、墓图、祠产、宗规家训等,在凡例中也要进行说明。因为有的家族祠堂、祖坟已经不存在了,祠产更是不可能还存在的,宗规家训内容有的也已经不适合当代社会伦理道德的,应该如何处理,这些资料都是属于家族的重要历史,但又有许多地方不适用当今社会,因此要在凡例中说明作为历史资料留存,子孙在吸收汲取其精华的同时,务必去其糟粕。人物立传,也务必要有原则。

首先是生不立传,其次对过世人物选录的时候,也要有一定的原则,比如“官重政绩、文重著作、工重发明、民重贡献”,在古代我们社会的等级是“士农工商”,但商人往往可以通过纳捐获得“士绅”身份,最低的一般也能捐个国学生,高的可以达到“中宪大夫”等四品顶戴,较高的比如红顶商人胡雪岩,获布政使衔,高居二品。我们当今社会,很多家族在修谱过程中,一些捐资数额巨大的族内贤达,有时候会要求修谱者为自己父祖一辈立传叙事,但其父祖一辈往往是出身农、匠,其事迹才德过于平淡,这样的情况下,一是修谱人要坚持无德不立的原则,若要处置圆满,可以建议贤达以其父祖之名捐资宗族事业,这也不失为一个方便之门。

(三)是凡例修订要适当有所创新。我们在保持传统体例格式与紧跟时代背景的同时,也要根据当下社会发展的情况,在形式上做到有所创新。比如文字、文体格式,老谱资料要尽量保持原貌不变,而新的序文、艺文杂记等文章,可以采用白话文体,加以标点。至于文字是繁体还是简体,笔者认为全谱一定要统一格式,也就是只能选择一种,或者保持繁体竖排格式,或者改为简体竖排格式。

但是今人往往创新中不够统一,有的地方采用简体,有的又采用了繁体,导致繁简不一。比如有的谱,扉页题字所写是繁体横排,但顺序却是从左至右,这就不是很好。在文字、文体上,尽量保持繁体竖排格式,同时对老谱资料尽量不要去加标点和注释。生怕以后子孙看不懂,我们应该要相信本族的子孙后代的文化水平会远远超越我们当代,反之子孙如果对家谱没有兴趣,即便你现在给他加了标点,或者进行了断句,他依旧是看不懂,也不会去看的,如果想看的即便不断句,他自己也会学习看懂。再说标点加注,一是主笔人员水平是否够高,即便是水平高到可以断句,但现代标点符号能否标准的使用到古文当中?这些问题还都在其次,最难的是很多家谱的序言都是名人手稿,使用的是雕版印刷,此类文稿中,实在是难以加注标点,除非放弃使用原来的手稿版,重新打印成文字,这绝对是一个不明之举。当然我们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也需要做些创新,笔应该要采用一些当下科技手段,比如我们原先的祖宗像、墓图祠图等,都可以通过扫描,重新印入家谱,有的谱因为保护不善,有水浸虫咬、污迹残损的,都可以通过软件技术进行修补处理。

同时对于新加入的比如人物传记、艺文杂记等,有图像照片的,就可以配图入谱,但是这里要特别提到一点,任何人即便是立传,或者个人记功者,最多只能放张个人照,不要放全家福。人物传记有生不立传之说,但对于族内一些确实有嘉言懿行可述的宗贤,可以增设宗贤录,简单叙述他们的先进事迹,在人物传记外可以增设“道德篇、励志篇、创业篇”三类人物事迹记述,就可以将有绩可述的族内宗贤事迹进行及时记录,这样也可以激励族内子孙见贤思齐。另外比如页码,古人设置页码都是以内容为限的,比如一篇文稿是7页,从下一篇开始时又重新编码,所以出现查找难的现象。因此凡是新修家谱,页码都可以统一从头至尾,不必再以内容分别编码。

凡例的修订,首先肯定是由几个主笔人员,进行互相讨论研究后作出草案,然后召集家谱编委会成员进行讨论,特别是要广泛征求去实地收集世系的采访人员的意见,要根据他们所提出的意见与建议进行修改。通过讨论与修改以后,形成相对完善的凡例草案,最后提交修谱各支派代表的宗亲大会进行逐条解释,最后进行表决通过。当然即便是这样通过大会的凡例,在续修过程中,还是会碰到些与实际矛盾的问题,需要进行及时的调整与修改,但基本格调是可以作为续修家谱的基本工作原则。

文化程度怎么填硕士还是研究生(文化程度怎么填硕士还是研究生学历)

2023考研秘籍

跟我一起考研吗?马上关注我分享独家资料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