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交通大学研究生院,重庆交通大学研究生院官网
3月10日,重庆交通大学永川研究院揭牌,助力永川打造成渝地区有影响力的区域性创新中心。
去年7月,永川区政府与重庆交通大学签约共建重庆交通大学永川研究院,结成了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区域性创新中心的战友和伙伴。
双方合作以来,永川区政府与重庆交通大学务实推进合作,大数据产业园为研究院提供了场地和相关设施设备支持,区科技局牵头6次组织全区相关部门、企业与研究院对接,共同梳理永川区技术需求26项,其中11项已签订合同实施,技术合同交易近1000万元。
其中,重庆交通大学与在永企业中铁二十一局五公司深度合作,实施了永川城西片区路网和一环路改造、重庆地铁十号线二期重要节点工程设计总承包,以及渝湘高速多个路段和重点项目、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等项目。
此外,重庆交通大学永川研究院与永川区畅恒交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同研发了国内首套泡沫沥青设备及施工新技术,对比进口维特根泡沫沥青设备,采购设备价格降低500余万元,缩短工期20%左右,并有效解决了半刚性基层的反射裂缝问题,延长道路使用寿命。双方还共同研发转化厂拌热再生技术,对回收的铣刨料利用率达到了90%,生产成本降低了10%,2021年生产约5万吨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切实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拌和站的经济效益,共计实现产值约1200万元,实现纯利润70万元。
揭牌仪式上,重庆交通大学负责人表示,重庆交通大学永川研究院将聚焦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能建造、智慧物流、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等主攻方向,联合开展重大项目研究和科学技术攻关,共同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国家战略和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将与永川共建交通科技智库、技术研发基地,共享科研平台及先进设施设备,联合开展学生培养、人才交流、培训合作,实现资源协同、人才协同、技术协同、育人协同。
据了解,去年以来,永川区与城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互动频繁。去年,永川引进四川大学丁桑岚教授建设重庆绿色电池研究院,通过退役锂电池的绿色收回利用,有望培育100亿级储能产业。今年2月,永川区政府分别与西南大学、重庆大学签订全面合作协议,在人才培养、成果转化、协同创新等全方位开展合作。其中,西南大学生物技术研究院、1000亩蚕桑基地和智能养蚕工厂基本建成,僵蚕、基于蚕丝蛋白的化妆品、桑叶茶等高新产品中试取得成功,正在永川科技生态新城打造生物医药产业园。
永川为什么频频引进高校建设产业技术研究院?
该区负责人表示,当前永川正着力建设成渝地区重要的区域性人才高地、创新中心,基于永川欠缺国家级科技平台、国家级科技领军人才和基础研究能力相对较弱的实际,将永川区域性创新中心定位为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与此同时,永川是国家定位的现代制造业基地,41个工业门类中,永川就有36个,建成了国家高新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等三大国家级科技载体,以正在打造的“5+3”产业体系为例,不管是汽车摩托车、电子信息、智能装备、智能家居及材料、特色消费品等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还是生物医药及大健康、新能源、民用航空等新兴产业的培育,都意味着永川具备比较丰富的科技成果应用场景。因此,永川区域性创新中心建设就主要定位在政产学研用推动转型升级的协同创新,以及推动科学家创新创业培育新兴产业的成果转化上。
为了推动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永川区正致力于打造为科学家提供全方位支持的创新生态。科技基础设施方面,永川区将以项目为依托,新建30万平方米的双创场地,配套相关设施设备,让科技人员“拎包创业”。协同创新方面,构建“企业+技术经纪人+创新大数据平台+研发机构”的协同创新路径,技术经纪人精准梳理企业技术需求,通过创新大数据平台精准匹配,实现产学研协同创新,提升成长一批科技企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成果转化方面,构建“研究院+中试基地+产业孵化器+创投基金”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围绕全区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对接双一流高校、重点工科院校和科研院所,来永建设产业技术研究院,支持研究院建成专业公共中试基地,熟化科技成果,为科创项目提供创业指导和帮助,共同投资,共同发展,培育新兴产业。
重庆交通大学研究生院(重庆交通大学研究生院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