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考研(自然地理考研科目)




自然地理考研,自然地理考研科目

思维 导图

保护濒危物种

一、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生物是地理环境的产物,又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主要表现在:

(一)常见的新陈代谢过程影响大气及土壤的成分结构

生物常见的新陈代谢过程包括有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分解作用等,这些过程对地理环境要素的影响如下:

(1) 光合作用改造大气成分

光合作用通常是指绿色植物(包括藻类)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CO2)和水(H2O)合成富能有机物,同时释放氧的过程。

其意义有:

一是完成了自然界规模巨大的物质转变,它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

二是完成了自然界规模巨大的能量转变,把太阳投射到地球表面上的一部分光能,转变为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三是从根本上改变了地面上的生活环境,每年从光合作用中可以放出大约4700亿吨的游离态氧,这就把原先没有氧的地面改变成为有氧的环境,改变了大气成分。

原始大气主要成分有二氧化碳、甲烷、氢和氨,而不是氮和氧,后因生物生命活动的参与,氮和氧浓度大增,二氧化碳含量大减,逐渐变成现今空气的化学组成状况。

(2)呼吸作用保持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含量平衡

呼吸作用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逐步氧化分解,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其意义有:

一是能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促进生物的生长;

二是能为体内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保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含量平衡。

(3)分解作用补充土壤肥力

分解作用是有机物质的逐步降解过程,它由多种生物共同完成。

分解过程比较复杂,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机械作用阶段:由于物理的和生物的作用,动植物遗体被分解成为颗粒和碎屑,即碎裂。

二是生物异化作用阶段:腐生生物在酶的作用下,把有机物碎屑转变成为腐殖酸和其他可溶性有机物,即从聚合体变成单体,然后腐殖酸和其它可溶性有机物缓慢分解,逐步变成生产者可以重新利用的无机物。

三是淋溶过程:可溶性物质被水淋洗出来,进入土壤,为土壤有机质的重要来源,补充土壤肥力。

▲淋溶过程

在自然界中,这三个过程是交叉进行、相互影响的。

一般认为,氧因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而富集;氮一部分是由于细菌分解各种氮化物而被释出来的。

(二)其他新陈代谢过程影响水体化学成分

新陈代谢是指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以及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变过程。

生物对地表水、地下水化学成分起制约作用,表现在有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从水中吸收某些化学元素和化合物,而释放出另一些化学元素和化合物,进而影响了水体的化学成分。

(三)生物对地理环境具有指示作用

生物的指示作用是指自然地理要素之间存在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关系,掌握了它们之间有规律的联系,就有可能利用一个要素的特征去认识另一个要素的存在,或者反映出所在环境的主要特征。

一是植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如:水生植物——莲(荷花)的生长环境。

▲荷花

由于在生长过程中有充足的水源,所以它长得叶大柔嫩,但根扎的很浅;而骆驼刺生活在沙漠地区,属旱生植物。

由于沙漠中缺水,所以骆驼刺的叶子变成细刺,并且根扎的很深,有的深达十几米,根系十分发达。

▲骆驼刺

二是动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动物有以下的身体特征来适应环境,如:寒冷地方居住的会长出厚厚的毛皮 ,以防热量散失;

▲蓝狐(北极狐)

与环境相似的颜色,即保护色,如变色龙;装成与栖息环境相似的形态,或模仿另一种昆虫,即拟态,如枯叶蝶;以鲜艳的颜色来警示其他动物,即警戒色,如鲜艳的蘑菇是有毒的。

▲变色龙

二、地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气候

温度

任何一种生物,都有它的最低温度、最适温度和最高温度,相应形成生物生长的“三基点”。例如,水稻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是25°C-35°C,最低温度是8°C,46.5C就要死亡。

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生物的生长速率与温度成正比,在多年生木本植物茎的横断面上大多可以看到明显的年轮,这就是植物生长快慢与温度高低关系的真实写照。过高或过低的环境温度,对生物都会造成危害。

▲数木年轮

在一定范围内,生物对高温或低温都会产生一定的适应能力。

高温危害植物首先是破坏代谢的协调,使呼吸作用剧烈,不少植物通过很强的蒸腾作用来降低植物体的温度使之免受过热的伤害。

动物对高、低温的适应与植物不同,当环境温度条件改变,不适合其生存的时候许多动物则会本能地采取各种措施,比如迁移、休眠和其他一些适应方式。

昼夜温差影响植物生长的速度及品质,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农作物的营养成分、糖分的积累。

▲砂田种西瓜

光照

光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得以生存和繁衍的最基本的能量源泉,地球上生物生活所必需的全部能量,都直接或间接地源于太阳光。

光照强度对植物细胞的增长和分化、体积的增长和重量的增加有重要影响。光照强度会促使动物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制约着器官的正常发育速度,影响着动物的活动和热能代谢。

不同生物物对光强有不同的反应,因而可分为喜光植物、喜阴植物及喜光性动物、避光性动物。

喜光性动物往往具有正趋光性,避光性动物常有负趋光性。土壤无脊椎动物几乎全是避光性的,如蚯蚓。

▲蚯蚓

不同光质对植物色素形成、向光性、形态建成的诱导等影响是不同的。

红、橙光主要被叶绿素吸收,对叶绿素的形成有促进作用,红光有利于糖的合成,蓝光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

▲光和植物的关系

降水

雨水是植物生长发育期间的主要水分来源。

降雨的生态作用:

随着不同的降雨强度、降雨时间的长短、土壤内水分状况,以及地表植被的覆盖情形而变化。

一般来说,强度较小、分布均匀的细雨对植物有利,而骤雨降落后,大量成为地表径流而流走,渗到土壤中的很少。

雾和露在干燥地区可被浅根系植物所利用,以补充土壤和空气中水分的不足。

同一纬度,降水从沿海到内陆减少,植被呈现出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同一地点,降水多的年份树木生长好,年轮宽。

风对生物的作用,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

风是植物花粉、种子和果实传播的动力。

▲蒲公英种子

风力还能促使环境中氧气、二氧化碳和水汽均匀分布,并加速它们的循环,形成有利于植物正常生活的环境。

风对植物的有害影响,主要表现在使植物变形,特别在干风作用下,可以使植物体的向风侧蒸腾大量水分,使体内水分平衡受到破坏,叶片菱蔫,枝条枯死,形成不对称的“旗形树冠”,这种现象在海滨、山区森林的上限和北方森林的北界都很普遍。

其次,大风携带的砂粒打击树木,损伤树皮,还能使树根暴露,强风可使树干弯曲,造成“风倒”、“风折”等灾害。

▲柽(cheng)柳

风主要对陆生动物起作用,它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动物的生活方式、迁移和地理分布风对于飞行动物,如昆虫、鸟类和蝙蝠等的生物学特性和地理分布影响较大。

▲北美帝王蝶迁徙

(2)地形

阳坡、阴坡

山地的坡向对生物的生长与活动具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南北坡之间常常表现出鲜明的对比。

▲不同坡向植被差异

就北半球广大的中高纬度地区而言

南坡较北坡

日照条件好、温度高

湿度小、蒸发量大、土壤风化强

因而一般土壊有机质较少

也较为干燥和弃薄

是喜光、耐早的阳生植物的适生环境

北坡则多时寒、时阴、喜湿的植物

但是,在低纬度地区

南北坡生境的差异随着纬度的降低而减少

以至消失

垂直差异

南北坡综合环境条件的差异,还明显地反映在植物的垂直分布上。

一般来说

北半球同一树种或植被类型的垂直分布

北坡常低于南坡

▲珠穆朗玛峰垂直地带性分异

而在同一海拔高度

南坡植物成分中常有较南(喜暖)的植物种类

北坡植物成分中则常有较北(耐寒)的植物种分布

迎风坡、背风坡

受地形的阻挡

山脉两侧植被截然不同

如安第斯山脉南部

大陆西岸迎风坡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东岸背风坡为温带荒漠和草原

▲迎风坡、背风坡

天山北坡为西风迎风坡有森林

南坡背风坡则没有

▲天山山脉北坡水汽来源

(3)土壤

土壤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质,陆栖动物都以土壤为立脚点,它们在土壤上行走、活动和觅食,土壤是土壤动物的生存环境。

“万物土中生”,说明生物与土壤之间的密切关系。

土壤质地

根据土壤的机械组成,通常将土壤质地分为沙土、壤土和粘土三大类。

土壤质地直接影响土壤水分、温度、空气和养分状况,因而间接地影响动、植物的生活。

壤土是土壤中质地最好的一类,多具有团粒结构,既利水通气,又能涵养水分,保持肥力,有利于好气微生物将有机物分解、转化成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的无机养分,壤土是肥力较高的土壤,它为植物生命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生活条件,适于绝大多数植物生存。

粘土矿物质粒径小,土壤结构紧实、粘重,保水保肥能力强,但透水透气性能差。土壤里常常缺乏氧气,植物根系发育不良,因此,只适于浅根性植物生长。

土壤空气

土壤通气条件好,则好气性细菌和真菌活跃,有机物质分解迅速,并可完全矿质化,成为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的养分,但形成的腐殖质较少,不利于养分的积累,而且养分的有效率也不高。

所以土壤通气不良和过分通气都不利于生物生存,最好是具有一定的通气性,使好气分解与嫌气分解能同时并存,既有利于腐殖质的形成,又使植物有效养分得到充分利用。

土壤温度

土壤温度一方面直接影响植物种方发和扎根出苗。

▲植物出苗

另一方面,也制约着各种盐类的溶解速度、土壤气体交换和水分蒸发、土壤中各种微生物的活动以及土壤有机物质分解的速度和养分的转化等。

因而问接地影响植物的生长,土壤温度还影响植物根系的生长和呼吸,以及根系的吸收能力,一般来说,根系的呼吸强度和吸收能力是随土温的降低而减弱的。

土壤水分

土壤水分是不可缺少的生态因素,水分在土壤的组成要素中,给与生物的生命活动以最大的影响,许多植物和土壤动物的分布,是受土壤水分的多少和存在的形态所制约的,植物所需要的养分,只有溶于水中才能被植物所吸收。

土壤中所进行的许多物质转化过程,如矿物养分的溶解与转化,有机物的分解与合成等,也只有在水分存在并直接参与下才能进行土中水分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植物生长发育。

土壤中水分多了,空气就要减少,植物根呼吸就要减弱,长期下去会造成息,导致植物体死亡。

水分过少,土壤出现严重干早时,土壤中的重力水和毛管水完全消失,只剩对植物生理无效的吸附水,使其生长变慢甚至停止,量后导致植物体死亡。

三、生物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气候

森林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森林茂密的地区,空气湿度大,气温日较差小林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森林茂密的地区,空气湿度大,气温日较差小。

▲森林

(2)地貌

一方面加快岩石的风化过程,改变地貌形态;

▲生物风化过程

另一方面又具有保持水土的作用,保护了原始地表形态。

▲水土保持(山西)

地面有植被覆盖,可使雨水一部分阻止于枝叶之间,逐渐蒸发,同时增加了地表的糙度,使降至地面的雨水流速减缓,流径加长,有利于雨水入渗,增加土壤含水量,减少地表径流。

(3)土壤

生物因素是影响土壤发生发展的最活跃因素由于生物的作用,才把太阳能引入成土过程,才使分散在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中的营养元素有了向土壤聚集的可能,才产生了腐殖质,形成了良好的土壤结构改造了原始土壤的物理性质,从而产生仅为士壤所固有的肥力特征。

▲腐殖质

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说没有生物的作用,就没有土壤的形成过程。

四、生物多样性

(1)概念及类型

生物多样性是指所有来源的活的生物体的变异性,这些来源除其他外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包括物种内、物种之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它包括多个层次或水平,目前国际上公认生物多样性通常包括三层含义,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2)影响因素

①水分和热量

高温多雨,水热条件优越的地区

生物种类丰富

②自然环境

气候复杂的地区,生物种类丰富

水域环境复杂,水生生物丰富

地形复杂,起伏大的地区,生物种类丰富

③环境变迁与突发事件

如地质时期的冰期导致多样性减少

陨石撞击地球导致恐龙灭绝

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导致

生物多样性减少

环境变化导致食物缺乏等

④天敌与外来物种的干扰

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⑤人类活动的破坏与干扰

最主要原因是

人类的滥捕滥猎

人类的生产和活动及污染排放破坏生态环境

如食物链的破坏

对动物栖息地的破坏

动物食用被污染的食物等

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⑥饵料

饵料与生物数量、种类呈正相关

⑦生存空间

面积大小影响数量

空间的复杂性影响种类

封闭程度影响独特性

⑧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越全面

越多层次

生物量越多

生物多样性越多

(3)保护措施

就地保护

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比如,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就地保护。

▲新疆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是有代表性的自然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的天然分布区,包括自然遗迹、陆地、陆地水体、海域等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

自然保护区还具备科学研究、科普宣传、生态旅游的重要功能。

▲青藏地区自然保护区

迁地保护

迁地保护是在生物多样性分布的异地,通过建立动物园、植物园、树木园、野生动物园、种子库、基因库、水族馆等不同形式的保护设施,对那些比较珍贵的物种、具有观赏价值的物种或其基因实施由人工辅助的保护。

▲种子库

迁地保护目的只是使即将灭绝的物种找到一个暂时生存的空间,待其元气得到恢复、具备自然生存能力的时候,还是要让被保护者重新回到生态系统中。

建立基因库

人们已经开始建立基因库,来实现保存物种的愿望。

比如,为了保护作物的栽培种及其会灭绝的野生亲缘种,建立全球性的基因库网。

大多数基因库贮藏着谷类、薯类和豆类等主要农作物的种子。

▲国家基因库

构建法律体系

人们还必须运用法律手段,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来保护生物多样性。

比如,加强对外来物种引入的评估和审批,实现统一监督管理。

建立基金制度,保证国家专门拨款,争取个人、社会和国际组织的捐款和援助,为实践工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经济支持等。

沼泽是陆地上潮湿积水、喜湿性植物大量生长并有泥炭堆积的地方。我国沼泽分布很广。面积较大且分布集中的地区有东北的三江平原、西北的柴达木平原、四川的松潘草地及藏北羌塘内陆河流区等。仅四川松潘草地的沼泽面积便达到2700km²。

沼泽的成因

沼泽形成思路

  • 沼泽形成的一般思路:

1. 来水多:降水多或冰雪融水多;

2. 去水少(即水的支出少):

①向“上”无法蒸发;

②向“下”无法下渗;

③向“四周”无法排出;

④河道堵塞水无法“下流”(凌汛等)

湿地类型

  • 湿地成因按空间分布共分六类:

热带地区、高原地区、高纬度地区、干旱地区、河流、河口地区、沿海地区湿地。

1

热带地区

(1)来水:降水丰富,河网密布,水系发达;

(2)去水:

①向“下”无法下渗:土质黏重,地表水不易下渗;

②向“四周”无法排出:地表植被丰富,涵养水源的能力强;地势低洼,排水不畅而成为湿地。

如热带雨林气候区刚果盆地的沼泽、热带季风气候区苏门达腊岛东部广布的沼泽、热带草原气候区的潘塔纳尔湿地等。

2

高原地区

(1)来水:因降水丰富或高山冰川融水较多而地表水较丰富;

(2)去水:

①向“上”无法蒸发:因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弱;

②向“下”无法下渗:海拔高气温低,冻土广布而水难以下渗;

③向“四周”无法排出:在高原的低洼处易积水而形成湿地。

3

高纬度地区

因本身降水少,地表有水的原因则主要从

(1)去水方面思考:

①向“上”无法蒸发:因气纬度高气温较低,蒸发弱;

②向“下”无法下渗:因纬度高气温低而冻土广布而水难以下渗,

③向“四周”无法排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④河道堵塞水无法“下流”(凌汛等)。

4

干旱地区

干旱地区因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1)来水方面:主要考虑有高山冰雪融水、山地降水、河流水、湖泊水方面;

(2)去水方面:主要是考虑地势低洼,排水不畅从而形成沼泽。

5

河流、河口地区

河流本身就是湿地

(1)来水方面:主要考虑在外流区的河流往往在上中游降水量大,也可能有多条支流汇入,下游流量较大;

(2)去水方面:下游多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海水的顶托,下泄不畅而形成湿地。

6

沿海地区湿地

沿海地区出现湿地主要是水量丰富、河网密布、地势低洼长期积水所致。

(1)来水方面:沿海主要考虑降水多和海水的淹没;

(2)去水方面:主要考虑沿海地区地势低洼,排水不畅而形成。

沼泽的形成途径

  • 浅水湖泊的沼泽化

大多数湖泊可因机械沉积作用和生物沉积作用而逐渐淤积成沼泽。机械沉积作用首先在入湖河口处形成三角洲,并逐渐向湖心扩大,从而使湖底填高,水体变浅,湖泊缩小,直至变为沼泽。

潮湿气候区的湖泊中植物往往呈同心圆状分布:湖滨生长陆生植物,湖岸浅水区生长浅水植物,湖水较深处生长深水植物,湖心生长漂浮植物。植物死亡后的遗骸都堆积在湖底,使湖泊逐渐淤浅,面积缩小,植物带逐渐从湖边向湖心移动,最后整个湖泊变为沼泽。

  • 海岸带的沼泽化

因潟湖或海湾淤塞,潮浸漫到沿海的地平地区,滨海区局部地壳上升、海水积留而逐渐形成沼泽。

  • 河流泛滥地的沼泽化

河漫滩或三角洲的低洼地带,由于积水难以排出而形成沼泽,如黄河口天津一带的渤海湾,海滨沼泽是由黄河三角洲沼泽化而成的。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 泉水涌出地的沼泽化

泉水涌出的地方,因地面终年潮湿而成沼泽。

  • 积水地段的沼泽化

在地下水位极浅的地段,排水不良的广阔平地以及局部低洼的地方,大气降水难以排除,因而地面长期积水,形成沼泽。

  • 森林和草地的沼泽化

森林区地面有大量枯枝落叶,地面水难以下渗,且蒸发不畅,造成地表潮湿,使地面转变成沼泽,尤其是在低温的森林地区,地下常有终年不化的冻土层,地表潮湿,很容易发生沼泽化,这一情况在我国小兴安岭的森林中常见。

在草原地区,草原植物繁殖快,形成厚实的覆盖层,氧和水便难以进入土壤,土壤中出现大量腐殖酸,并生长大量喜湿植物,如苔藓,莎草,芦苇等,它们吸蓄水分,增加湿度,形成沼泽。

在上述沼泽形成途径中,以浅水湖泊沼泽化、海岸带沼泽化以及河流泛滥地沼泽化最为重要,且规模可以很大。

试题链接

1. 巴拉那河发源于巴西高原东南部,流域水量充沛,河口处年平均径流量为1.74万m³/s,是南美洲第二大河流。巴拉圭河是其重要的支流之一,巴拉圭河流经巴拉圭盆地,流域内分布着世界上最大的湿地——潘塔纳尔湿地。下图示意巴拉那河流域部分地理要素分布情况。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关于潘塔纳尔湿地的成因,不正确的是( )

A. 地势低洼,排水不畅

B. 流域面积广,汇水范围大

C. 河网密布,径流丰富

D. 冻土发育,阻滞水分下渗

(2)巴拉圭河洪峰流量多发生在3~5月,其主要原因是( )

A. 受赤道低压控制,大气降水多

B. 沿途湿地、湖泊的调节作用

C. 周围地势高,地表径流流速快

D. 上游地形平坦,河流流速慢

(3)下列关于巴拉那河水文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水量季节变化较大

B. 总体上自东北向西南流

C. 上游流速较下游快

D. 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答案】 1. D 2. B 3. B

【解析】

(1)由图文资料可知,潘塔纳尔湿地的成因是巴拉圭河流经巴拉圭盆地地形区,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地表容易积水;流域面积广,汇水范围大,流域水量充沛;地处亚热带,河网密集,地表径流丰富。所以ABC与题意不符;潘塔纳尔湿地地处热带地区,不可能有冻土发育,故D项符合题目要求。故本题正确选项为D。

(2)巴拉圭河流域属于热带草原气候,11月~次年2月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丰富,但受沿途的湿地、沼泽的滞洪作用,使洪峰流量多发生在3~5月,B项正确;该地区受赤道低压控制的时期主要是11月-次年2月,故A错;周围地势高,地表径流流速快,会促使洪峰迅速推进至下游地区,故C项与题意不符;由图可知,河流上游流经丘陵和山地,地形起伏较大,地形不平坦,D错。故本题正确选项为B。

(3)巴拉圭河流域属于热带草原气候,水量季节变化较大,A正确;河流的流向属于水系特征,不属于水文特征,故B符合题目要求;河流上游流经丘陵和山地,地形起伏较大,下游流经平原、盆地,上游流速较下游快,C正确;河流上游流经丘陵和山地,地形起伏较大,流速快,落差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D正确。故本题正确选项为B。

2. 江苏滨海湿地是中国乃至世界为数不多的典型的原始海岸湿地之一,围垦是滨海湿地人为干扰的主要因素,其直接改变了滨海湿地景观自然演变的过程和方向,下图示意江苏省不同年份围垦边界向海洋推进的距离。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时期围垦边界向海洋推进( )

A. 射阳段推进距离最大

B. 东台段推进速度最快

C. 1979~1991年推进最快

D. 2003~2015年推进最慢

(2)与如东相比,射阳、大丰、东台围垦边界向海洋推进明显的主要原因有( )

①洋流作用②河流作用③风力影响④海岸线形状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3)江苏滨海湿地围垦过程中面积增长幅度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可能是( )

A. 建设用地 B. 水产养殖 C. 水稻田 D. 牧场

【答案】 1. D 2. C 3. B

【解析】

(1)读图可知,曲线间垂直方向上纵坐标变化反映围垦边界向海洋推进状况。图示时期内大丰段推进距离最大,推进速度最快,故A、B项错;

整个边界推进速度1991~2003年最快,C错;

2003~2015年最慢,D项正确。

故本题正确选项为D。

(2)根据所学知识,射阳、大丰和东台段海岸线较如东平直,利于围垦,故④正确;受黄海沿岸洋流的影响大,泥沙淤积速率较快,滩涂资源丰富,大量的优质滩涂提供了充足的围垦空间,使得射阳、大丰和东台段围垦边界向海洋推进明显,故①正确;由材料可知围垦沿海岸线向海洋推进,和河流作用无关,不受风力的影响,故②③错误。

故本题正确选项为C。

(3)本题考查湿地发展的方向。建设用地不属于围垦的范畴,A错;

围垦滨海湿地发展水产养殖成本较低发展速度最快,占用湿地较大,B正确;

滨海湿地土壤盐度较高,种植水稻,成本较高,发展速度慢,占用湿地较少,C错;

江苏人稠地狭,不适合发展牧场放牧业,D错。

故本题正确选项为B。

3. 根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为北京市水系和主要湿地公园分布示意图。

(1)北京湿地主要位于区域的东南一侧,指出主要原因。

(2)列举湿地对北京城市的主要作用。

南海子湿地公园是明清时的皇家苑囿,近年来被开发成为城市湿地公园,其周边地区成为写字楼和中高档住宅的密集地区。

(3)简述南海子湿地公园未来发展关注的方向。

【答案】

(1)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东南水系汇聚(排水不畅)。

(2)防汛抗旱(调节径流、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调节气候;美化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答出3项得3分)

(3)突出特色,发挥历史文化的优势;服务于周边(南城)的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加强水污染的治理。

【解析】

本题以北京市湿地为背景,考查了湿地的成因、功能和北京湿地的发展方向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1)北京西部为山地,属于太行山脉,北部也为山地,属于燕山山脉,东部和南部是平原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东南平原地势低平,河湖众多,水系汇聚,排水不畅。

(2)湿地具有多重功能:保护生物多样性,防洪抗旱调节径流,改善水质,调节小气候,涵养水源(湿地具有调节改善水源流量和水质的作用),以及提供食物及工业原料,提供旅游资源等。北京的湿地功能可从这些方面回答。

(3)南海子历史上是北京最大湿地,是辽、金、元、明、清五朝皇家猎场和明、清两朝皇家苑囿,“南囿秋风”早在明朝时就与西山晴雪等列为“燕京十景”之一,因此要突出其历史特色;湿地河湖多,北京是温带季风气候区,植被生长茂密,如果环境保护好,会呈现风景如画之美,因此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加强水污染的治理,创造良好的环境;湿地公园把经济开发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服务于周边(南城)的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

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荷兰沿海低地是由沼泽、河流、三角洲等组成的瓦登海湿地景观体系。泥炭是一种经过植物遗体沉积所形成的天然湿地产物,是一种海绵状不稳定的土壤类型,并含有很高的有机质及养分。厚达数米至数十米的泥炭土层,覆盖了荷兰沿海低地的大部分区域。为了增加土地面积,荷兰进行了长期的泥炭开垦,通过排水将湿地转化为泥炭圩田,为了保护排干的圩田免于洪水和风暴潮的威胁,在圩田外建设圩堤,在河流两岸加高堤防,并通过水渠排走圩田内部多余的积水,但是近年来却“堤越高,灾越大”,关于圩田开垦以及防洪模式的争议越来越大。下图示意荷兰地理位置及瓦登海沿海湿地。

(1)说明荷兰瓦登海湿地景观形成的自然过程。

(2)分析圩田开垦导致洪涝灾害增加的原因。

(3)针对“堤越高,灾越大”的问题,提出合理的治理措施。

【答案】

(1)瓦登海沿岸地势低洼,河流沉积形成河网密布的三角洲;海水在海岸附近沉积形成了沙岛,并构成了与外海分离的水域;在海水和河流共同沉积作用下这些海水水域逐渐变浅成为沿海低地;这些低地存积了降水、河流水和海水,构成了沼泽、浅滩等瓦登海湿地景观。

(2)泥炭土是海绵状土壤,易因排水而沉降;土地沉降使陆地高程逐渐接近或低于海平面,排水困难,风暴潮危害增加;河流流速减慢,沉积加速,河流水位上升,洪涝灾害增加。

(3)把部分较低的圩田转化为蓄洪区储存洪水;增加河流沿岸滩涂、沼泽等低地作为滞洪区;恢复自然河道,提高河流泄洪量;恢复海岸带自然植被作为抵御风暴潮的缓冲地带。

【解析】

题目通过荷兰沿海沼泽湿地的分布和开发,考查区域湿地景观的形成及合理开发问题的分析能力。

(1)阐述荷兰瓦登海湿地景观形成的自然过程,主要从荷兰的地形、河流、气候等自然地理环境分析。由材料可知荷兰沿海湿地是由沼泽、河流、三角洲构成的,首先考虑地势平坦,海水以及河流沉积作用形成了大量沿海低地;海水在海岸附近沉积形成了沙岛链,构成了与外海分离的水域,更有利于河流泥沙的淤积;当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较丰富,蒸发较弱,低地容纳了大量降水,河流水和海水形成了瓦登海湿地景观。

(2)分析圩田开垦导致洪涝灾害增加的原因,主要从湿地特征和开发方式造成的影响分析。泥炭为不稳定海绵状土壤,圩田排水造成下沉,导致陆地与海洋高差减小,陆地排水不畅,风暴潮发生几率增加;河流流速减缓,泥沙淤积,水位抬升,洪涝灾害增加等。

(3)分析阐述荷兰瓦登海湿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由题意可知荷兰在防治水患问题上一直采取的是大堤阻挡的方式,随着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这一方法不能持久,所以应该考虑疏导的方式,给洪水留出空间。所以可以通过退田还湿、增加蓄洪区、清淤河道等工程措施和恢复海岸生态等生物措施进行治理。把部分较低的圩田退田还湿,转化为蓄洪区储存洪水;增加河流沿岸滩涂、沼泽等低地作为滞洪区;恢复自然河道,清淤河道,提高河流泄洪量;恢复海岸带自然植被,提高保护海岸、防风消浪作用,作为抵御风暴潮的缓冲地带等。

岸线发育系数(简称SDI)是反映湖泊几何形态的指标,其值越大表示湖岸线越曲折。我国某内陆咸水湖,拥有丰富的湖岸线资源,部分湖岸区域沙漠化现象较为明显。下图示意该湖1973—2017年水位和SDI值变化。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2021广东,8,3分)导致1973—2004年SDI值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①水下地貌体出露②湖岸土地沙化加剧

③湖盆区构造沉降④人类活动强度减弱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2021广东,9,3分)2010—2017年SDI值的变化指示了该湖 ()

A.湖岸线长度变短

B.沿岸区域土地沙漠化加剧

C.湖泊的面积稳定

D.沿岸区域生境多样性增加

“十二五”期间,江苏省累计造林31.5万公顷。江苏省人工造林主要有以用材为主的杨树林,以防护和绿化功能为主的杂阔林,以果品生产为主的经济林。下表为“‘十二五’期间江苏省造林类型结构表”。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类型

面积比重(%)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杨树林

25.0

18.7

18.5

15.6

13.7

杂阔林

44.7

48.4

52.6

53.6

55.8

经济林

20.6

21.5

21.9

22.7

23.4

其他

9.7

11.4

7.0

8.1

7.1

3.(2018江苏单科,23,3分)“十二五”期间江苏省林业发展战略的核心目标是(双选) ()

A.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B.提高造林存活率

C.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D.提高林地生产力

4.(2018江苏单科,24,3分)“十二五”期间江苏省造林结构的变化可能导致(双选) ()

A.生物多样性增加

B.森林覆盖率降低

C.果品供应能力下降

D.木材供需缺口加大

5.(2020山东,16,1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西走廊西大河流域的永昌盆地介于永昌南山与永昌北山之间(如图),海拔1 875~2 106 m,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盆地内分布有若干块湿地,这些湿地的形成是地形、地质条件及地表水、地下水共同作用的结果。金川峡水库位于盆地最低处,是当地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水源地。

(1)从地形、地质角度分析湿地的成因。(6分)

(2)说明永昌盆地内湿地对金川峡水库的意义。(6分)

6.(2018课标Ⅰ,37,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河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下图)。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

(1)河流排水受阻常形成堰塞湖,乌裕尔河排水受阻却形成沼泽湿地。据此推测扎龙湿地的地貌、气候特点。(6分)

(2)分析从乌裕尔河成为内流河至扎龙湿地面积稳定,乌裕尔河流域降水量、蒸发量数量关系的变化。(6分)

(3)指出未来扎龙湿地水中含盐量的变化,并说明原因。(6分)

(4)有人建议,通过工程措施恢复乌裕尔河为外流河。你是否同意,并说明理由。(4分)

7.(2017上海等级考,29—32,20分)“水到白洋阔连天”,被誉为“华北之肾”的三百里白洋淀,在建设雄安新区过程中成为生态保护重点。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白洋淀(淀为浅湖)是华北地区主要的淡水湿地分布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白洋淀流域人口激增,工农业发展较快,大量开采地下水,上游大批水库截水,毁林开荒,水土流失严重,河道淤积,入淀水量明显下降。

白洋淀及周围地区地理简图

白洋淀蒸发量年内变化

(1)2017年4月1日,我国正式发布设立雄安新区的重要决定。从人文地理角度,概述白洋淀所在的雄安新区的区域开发优势条件。(4分)

(2)从气候的角度,分析白洋淀1、2月和5、6月水位偏低的原因。(6分)

(3)概述白洋淀在调节、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具体表现。(4分)

(4)20世纪80年代以来,白洋淀几度面临“干淀”困境。为解决这一困境,雄安新区在建设中可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6分)

参考答案

1.A 2.D 3.AC 4.AD

5.答案(1)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表水自西南向东北流动,补给湿地;盆地内有断层分布,地下水沿断层出露;位于永昌盆地低洼处,易于积水。

(2)湿地位于水库上游,在洪水期能削减洪峰;湿地受地下水补给,(枯水期)为水库提供较为稳定的水源;湿地可以对泥沙、污染物等进行过滤、沉淀、吸附、降解,净化入库水质。

6.答案(1)地势平坦、开阔。气候较为干旱(蒸发能力强)。

(2)降水量基本不变化,蒸发量逐渐增大,二者数量关系由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最终变为降水量等于蒸发量。

(3)变化:水中含盐量逐渐增加。

原因:河水不断为湿地带来盐分(矿物质);随着湿地水分蒸发,盐分(矿物质)富集(最终饱和)。

(4)同意,可防止盐分(矿物质)富集;减少泥沙淤积;扩大鱼类种群规模;减轻水体富营养化。

不同意,应减少对自然的干扰;保持湿地水量稳定;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食物链完整(保护丹顶鹤);防止湿地环境变化。

7.答案(1)交通:公路、铁路网络密集,交通便捷;临近北京空港,航空运输便捷;科技:临近北京,便于引进先进的产业、技术和人才;政策:政府政策扶持。人口:现阶段人口较多,城市开发程度低,开发成本低,发展空间广阔。

(2)1、2月:此时受冬季风控制,降水量较少。5、6月:此时,夏季风未到,降水量较少;气温回升快,蒸发量较大。

(3)气候:调节气温,使得气温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减小;增加蒸发量,增加降水量。水文特征:调节河流径流量,使得径流量季节变化减小,洪峰推迟;涵养水源,使得河流含沙量减少。生物:保持生物多样性。

(4)开源:引黄河水入白洋淀(跨流域调水);海水淡化;合理开采地下水;等。节流: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发展节水农业(滴灌或喷灌);防治水污染;等。综合自匠心地理等

更多优质地理产品推荐

关键词搜你需要的热门文章

防失联的另一个地理公众号

写在最后:

期待同学们在下方留言打卡

自然地理考研(自然地理考研科目)

2023考研秘籍

跟我一起考研吗?马上关注我分享独家资料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