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考研专业(农学考研专业课考什么)




农学考研专业,农学考研专业课考什么

“吾辈定自强”“未竟之业,吾辈续之”……

袁隆平爷爷一生的崇高理想和无私奉献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农学人。

但事实上,如今提到农学专业,不少家长和学生会把其归为“天坑”专业。主要原因便是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路径窄、工作环境差,以及待遇较低

据悉,农学毕业生的对口工作一般是种子、农药、化肥等方向的相关职位,还有去农业科研院所做学术,做销售,以及当大学生村官等。不过,毕业生若想在这些领域找到一份待遇不错的工作,确实很难。

由于目前农业市场对农学毕业生的吸纳能力有限,且很多领域需要的是行业专家而不是农学新人。对于农学本、专科毕业生来说,除了销售,其他基本都是供大于求。也因此,农学生只能不断内卷,通常都需要考研、考博,甚至是博士后。据最新的《农业类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超过一半的毕业生会选择国内升学或留学深造。

而提到工作,一直以来,农业工作者的日常,大概就是“要想出报告,常年蹲麦田”。

曾经,一位农学博士在农田里调研,被村民当成了没有好好学习,在城里找不到工作,只能回乡下种田混饭吃的学渣。还被很多家长当作反面教材教育孩子:“你看吧,不好好读书,以后就和他一样,只能靠种地为生。”

连袁老都曾在一次演讲中笑言,之前郊游时所见的并非是真实的农村,如若当时就见到了农村“又苦又累又脏又穷”的真实情况,他也不会学农了。

工作辛苦还不算什么,农学生的薪资也普遍低于其他专业。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9年的数据,分行业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中,农、林、牧、渔业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以39340元(年薪)垫底,换算下来大约是月薪3278元,远低于信息技术、软件等行业每月近14000元的平均工资。

因此,逃离农学,逐渐成为了这个专业的墓志铭。

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的数据显示,中国小农户的劳动生产率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4%,仅仅是欧美发达国家的2%,这也意味着我国很难在玉米、小麦、大豆等大宗农产品生产上获得竞争优势。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农业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据2018年的统计,中国农、林、牧、渔业中拥有高中以上学历的从业人员占比仅为0.7%,远低于所有从业者(18.2%)的比例。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朱信凯表示,想要加快推进农民的职业化进程,就需要尽快从传统农民、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等人员中培养出新型职业农民,使其成为提升、带动小农户的中坚力量。

为解决农业发展难题,今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明确表示加大涉农职业院校、涉农专业的建设力度。

因此,在大家都觉得“农学无望”之时,许多高职生“学农从农”的意愿却在不断增强

据《2021年中国高职生就业报告》数据显示,2020届涉农专业高职毕业生在农、林、牧、渔业的就业比例达48.7%,比2016届上升了5.1%。

同时,涉农专业毕业生中从农人群的就业满意度较高。数据显示,2016至2020届涉农专业从农的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均高于在其他行业就业的农学毕业生,其中,2020届从农毕业生的满意度更是达到了76%。

更重要的是,从农毕业生的平均薪资也在稳步增长,从2016届的3490元增长到了2020届的4272元,整体也高于学农未从农的毕业生收入(4192元)。

在工作三年以后,从农人群月收入优势更明显。报告显示,2017年“学农从农”的职校毕业生工作三年后的平均月薪为6440元,相比自身毕业半年后月收入(3723元),涨幅为73%,并且高于学农未从农的毕业生(三年后平均月薪6272元,相比半年后涨幅为70%)。

值得关注的是,2020届涉农专业高职生中,农村家庭毕业生选择从农的比例超过50%,且工作三年后其中的77.6%依然留在涉农领域工作。

事实上,职业院校目前70%以上的学生来自农村,因此,大力发展职业院校的农学专业也是改善我国农业困境的最佳方式。

对于来自农村的农学专业毕业生来说,回乡也是他们最好的选择。他们既能在自己熟悉的地方工作,又能将其掌握的专业技能和知识用于家乡的新农业发展,带着家乡百姓一起致富,为反哺农业经济贡献更多力量。

目前,农、林、牧、渔业对高职毕业生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且越来越多地区的“大学生村官”开始允许高职生应聘,越来越多的“准新农人”因此有了大展拳脚的机会。

尽管对于农学职校生来说,“专业工作岗位较少”的问题依然存在, 但随着国家全面推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人才需求会不断增加,广阔的前景正在展开。

农学考研专业(农学考研专业课考什么)

2023考研秘籍

跟我一起考研吗?马上关注我分享独家资料您